改變,才有未來!浙報關注溫州大酒家戰疫突圍

2020-05-05   浙江新聞溫州

接聽電話、打包盒飯、研究菜品⋯⋯「五一」期間,溫州大酒家總經理池趙煉沒有讓自己歇口氣。襯衫、廚師袍、休閒便裝,他一天至少換 3 次衣服,習慣了在各種角色間切換自如。

「疫情來勢洶洶,餐飲業壓力前所未有,只有學著改變自己,才有活下來的機會。」池趙煉說。

當頭一棒發生於正月,溫州大酒家已預訂的1000多桌酒席悉數遭到取消,留下了價值數十萬元的庫存原料。與其他餐飲酒店低價甩賣庫存原料不同,在此之前從未有過線上布局的溫州大酒家,緊急上線了外賣平台,推出成品和半成品套餐。

為儘快打開線上銷路,池趙煉挨個給親戚、朋友打電話,請求他們把外賣平台連結發送到各小區業主群內。

彼時,正處於疫情嚴管控時期,進出小區不便,池趙煉每天與留守酒店的廚師一起,一干就是幾個月。

非常時期人手緊、物流不暢,池趙煉既當前台服務員,又客串外賣小哥。近的地方蹬自行車,遠的地方開 車,因為疫情管控,套餐無法入戶,只能放小區門口,累得氣喘吁吁的他,還不忘一一給客戶道歉。隨著一些企事業單位逐步復工,池趙煉又順勢推出盒飯業務,售價25元一份,最遠賣到龍灣瑤溪,驅車來回48公里。在身為黨員的他看來,自救的同時,也是對社會責任的一種履行。

線上銷路就這樣一點點拓寬。如今,僅盒飯一項,溫州大酒家平均每日售出500份。疫情發生前,溫州大酒家一個月的營業額達到130萬元,線上為零。如今每月線上營業額穩定在30多萬元,線下堂食也在逐步恢復。

趕在堂食正常化前,池趙煉又多了一個新身份。連日來,他指揮裝修工人改進包廂、更換牆紙⋯⋯以溫州街巷名命名的包廂、處處透著古風的大堂,巧妙嵌入甌窯、甌繡、甌塑、甌劇等經典甌文化元素。作為一家主打甌菜的國有餐飲企業,池趙煉一心想把溫州大酒家打造成一個甌菜展示窗口,通過不斷擦亮品牌增強發展韌勁。

線上的布局也在緊鑼密鼓繼續推進「。我們針對不同年齡段市民,研發新的菜品,推出不同的套餐組合,並著手招募新媒體文案、運營團隊,進一步做好甌菜推廣。」池趙煉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