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當前,公眾需要知識,社會需要科普。自新冠肺炎疫情爆發以來,江岸區科協主動作為,切實擔負起科協人的職責,站在疫情防控科普第一線,通過線上線下多種渠道,開展全方位、多層次、廣覆蓋的應急科普宣傳,為疫情防控插上「科普之翼」,為打贏疫情防控狙擊戰貢獻科協力量。
突出原創,打造防疫應急科普高地。
為進一步加強對新冠肺炎防控知識宣傳普及,江岸區科協、區委宣傳部聯合華中科技大學生命科學與技術學院專家教授,根據國家衛健委發布的《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診療方案(第四版至第七版)》,針對人民群眾普遍關注的疫情防控問題,圍繞「認識冠狀病毒」「不同場景防控知識」「疫情期間膳食及運動指南」「疫情期間心理疏導」等板塊,策劃推出新型冠狀病毒知識原創科普漫畫12期,採用圖文並茂的手繪條漫,通過情景展示,深入淺出地普及防疫科學原理,引導人民群眾科學應對疫情,助力疫情防控阻擊戰。
科普漫畫在「大江金岸」、「江岸微鄰里」等區級官媒首發,平台累計閱讀量突破5萬;《疫情期間孩子發熱,家長該怎麼做?》登上「學習強國」平台,累計閱讀量逾8萬;《疫情下的心理健康防護》及《疫情期間,怎麼吃更健康?》等作品被新華社、新浪、騰訊新聞、搜狐、封面新聞等多家媒體轉載報道,累計閱讀量超過280萬;《社區如何防控新型冠狀肺炎傳播》及《居家如何預防新冠肺炎》被中國應急管理部官方採用。搶占了指尖上的科普陣地,滿足了人民群眾獲取疫情防治科普知識的需求,擴散效應明顯,傳播力度大。
發揮優勢,彰顯應急科普信息化效應。
2月10日,武漢市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指揮部發布第12號通告,在全市範圍內所有住宅小區實行封閉管理,居民一律不得外出。疫情期間,居民隔離在家不能到戶外和社區服務大廳閱覽,江岸區科協迅即委託武漢夢暴科教設備有限公司,在短時間內推出「科普e站」手機版科普信息化平台,有效解決了這一難題。廣大居民無需外出,無需關注二維碼或下載APP,只要通過微信、QQ等打開連結即可快速獲取「科普e站」上的各類信息。
目前該平台涵蓋熱點區、政務區、多功能專題區、雜誌區和科協專區5大欄目,多功能專題區下設「武漢防控」、「科學防疫」、「疫情數據」、「科學避謠」、「科普百科」等多個子欄目。江岸區科協安排專人每天及時發布中央、省市區有關疫情防控重要部署和指示精神、疫情防控通知公告,科普中國、健康中國、人民網等平台權威發布的疫情科普信息。積極發動轄區各街道秘書長、社區志願者、科普志願者等,利用微信朋友圈,各類微信群、QQ群,廣泛推送手機版科普信息化平台,確保將最權威防疫科普知識第一時間傳遞給居民,切實發揮應急科普穩民心、強服務、齊戰疫的作用。
整合資源,實現應急科普全覆蓋。
江岸區科協加大防疫科普宣傳力度,統籌轄區科普e站、戶外大型LED顯示屏等科普設施,累計推送科普中國、科學闢謠平台和官方媒體提供的疫情相關科普內容500餘篇。通過轄區全媒體科普視窗,遠程實時更新節目表單,不間斷播出科普視頻、政策通知、應急科普、自製科普節目、科普中國資源等內容400餘條。科普受眾多達100多個社區,數十萬居民。
按照市區統一部署,江岸科協人於1月27日即全員下沉社區防控一線,全力開展防「疫」工作,堅守崗位,履職盡責,在防控中廣泛宣傳防疫科普知識。通過「區—街道—社區—網格」層次式開展科普宣傳,引導居民正確理性看待疫情,增強自我防範意識和防護能力。發動江岸區、街科協工作人員、社區科普志願者,在全區150個社區,張貼家庭消毒、科學防護、心理調適等相關內容系列科普挂圖,發放《新冠肺炎防控漫畫(城鎮版)》、《應對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心理調適指南》等科普讀本,利用科普「小喇叭」大街小巷反覆播放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防控知識,普及疫情防控措施。組織江岸區居民積極參與「抗擊新型冠狀病毒 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武漢市網絡科普知識有獎競答活動,參與人數達10萬人次。
來源:江岸區科學技術協會
通訊員:安文斌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JlIYHEBrZ4kL1Vi6v4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