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故事 | 59歲大學志願老師感動社區

2020-03-13     武漢科技報


「別急,您需要什麼慢慢說,牙膏、降糖藥、蔬菜……好的,我這就給您記錄。」3月13日上午9點,記者在武漢市青山區鋼都花園122社區居民委員會看到,志願者方英正在為有需求的社區居民進行認真詳細地登記。

方英是武漢城市職業學院一名返聘教師,今年59歲,現租住在青山區鋼都花園122社區。2月8日,學院群發出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志願者通知,倡議在武漢的老師積極報名加入「戰疫」。方英看到消息後,毫不猶豫報了名。「剛開始,老公和兒子是反對的,擔心我年紀大,抵抗力差,容易感染病毒。」方英說,起先學校建方艙醫院的時候,她就沒有報上名,心裡有些愧疚,通過耐心地溝通,老公和兒子答應了,並表示一定做好她的後勤保障工作。

2月13日,方英被安排到青山區八吉府街社區當志願者,負責4個村的村民摸排統計、宣傳勸導等工作。「您好,我是社區黨建辦志願者,您是否通過廣播了解新冠疫情宣傳、武漢對小區進行封閉管理、有沒有在家量體溫,體溫正常嗎……」每天上午8點半到下午5點半,方英要一個一個的給社區居民打電話詢問。「大多數村民態度很好,也很理解我們的工作,但也有少數村民嫌我們每天打電話問同樣的問題,態度有些不好。」方英說,呆在家裡不能出門,時間長了,村民心裡多少會有些煩燥,要理解。對村民進行耐心地安撫、解釋後,還不忘囑咐他們,非常時期,勤洗手,戴口罩,沒有特殊事別外出。像這樣的電話,方英每天要打70個,最多的一天打了80個電話。村民吳先生說,病毒無情,人有情,方英對我們說話都是細聲細語,很溫柔。如冬日的暖陽,讓我們感到很溫暖。

2月15號,方英接到學校通知可以就近下沉社區服務後,她通過房主聯繫上122社區書記王彥,通過自我介紹,有著志願者經驗的方英被編入社區保供組,負責疫情物資簽收、幫助社區居民購買生活用品、藥品等信息登記,同時還加入到社區物資搬運、送蔬菜上門等服務中。

「我老伴的降壓藥為什麼還沒到?太不像話了。」3月10日上午,社區張婆婆來到居民委員會質問方英。一問才知因採購員疏忽,張婆婆老伴的降壓藥漏買了,方英連忙安慰張婆婆,承諾今天一定為她買到降壓藥。下午,降壓藥就送到了張婆婆手中。「我知道你們工作忙、很辛苦。上午是我的態度不好,還是要感謝你們。」張婆婆道起歉來。對此,方英表示非常理解,生病了誰都著急。

「社區幫居民購買的蔬菜到了,請大家幫忙搬一下。」方英老當益壯,二話不說,沖在隊伍最前面。與20多歲的年輕人一樣,左右手拎起10斤重的4袋蔬菜。「我住在3棟7樓,年紀大了腰痛,我團購的蔬菜能送上門嗎?」「好的,馬上就給您送去。」一趟下來,身著防護服的方英悶出一身的汗。「我要出去,給我的爸媽送點生活用品。」「現在小區實行封閉管理,您把電話和詳細地址告訴我們,我們安排志願者幫您送。」方英總是耐心地勸導一些語言過激的居民,盡最大努力為他們解決問題。「您也要注意身體,別累壞了。方英老師不服老、不服輸的志願者精神,對我們也是一種激勵。」社區書記王彥說。


來源:武漢科技報

記者:肖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Bhgj1HABgx9BqZZID3jt.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