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確診病例,我18天沒出門!揭秘疫情下的廣州小區

2020-02-13     樂居二手房

截止到2月8日,小區確診9例、小區醫院確診3例、107名密切接觸者隔離觀察......

近日,居住人口達20萬人的大型小區祈福新邨被推上風口浪尖。

圖片來源:祈福新邨公眾號

·2月9日,祈福新邨微信公眾號發布聲明,稱截止到2月8日,祈福新邨其中3個小區出現了確診病例,合共9例:其中繽紛匯小區3例(含3座1例,5座1例,其中3座及5座同屬一個家庭,8座1例)、祈福名都5例(含7棟4例其中3例為同一家住戶、8棟1例);活力花園一期3號樓1例)。

·2月10日,祈福醫院公眾號發布公告,稱即日起醫院暫停發熱門診。

·2月10日晚間,廣州市番禺區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領導小組發布情況說明表示,截至2月10日,祈福醫院共發現3例新冠肺炎確診患者;經過流行病學調查已有107名密切接觸者按規範進行集中醫學觀察。

·2月11日,廣州番禺發布公眾號發布消息,番禺區派員督導祈福新邨優化新冠肺炎社區防控管理,小區實施封閉管理。

疫情當前,小區內住戶的生活正處於一種什麼狀態?小區物業又有何作為?樂居分別採訪了祈福新邨的多位業主,我們一起聽聽他們的感受。

業主高度戒備 心理壓力倍增

_

「剛開始只有一兩例的時候,還不是很恐慌,畢竟這麼大的社區,但最近幾天都有新增,心理壓力越來越大。」

業主L先生住在祈福新邨綠怡小區,而目前確診的病例主要是在繽紛匯、活力花園和祈福名都的電梯房,所以L先生所處的老區尚算「安全」。

「自從年初九從清遠回來後,除了下樓扔垃圾後,幾乎沒出過門。而且一天僅一個人出去丟垃圾,回來後馬上換衣服消毒,熱水洗手。」對於此次疫情,L先生全家高度戒備。

但讓他疑惑的是,關於小區確診的病例,小區在其官網上是一直有公示消息,但數據與外面消息一直存在偏差。

好在,小區確診多個病例後,小區安排了保安在小區門口量測體溫,也有在小區裡面挨家挨戶派發防範疫情的傳單。

圖片來源:祈福新邨公眾號

最後,L先生還向大家呼籲,我們都要做好自己,而不是靠別人來保護,不出去給社會添堵,保護好自己和家人,他堅信疫情總會過去。

K同樣是祈福新邨的業主,他對目前的狀態頗有微言。

「小區沒有及時公示確診病例,要去問工作人員才說,目前已經有三個組團已經有確診病例。」

K認為,小區很大且人員複雜,物業從一開始重視程度就不夠,導致疫情蔓延。他強調,物業防控不力,沒有及時跟蹤隔離從湖北回來的業主,在輸入性病例已經開始出現二次傳播後,物業才開始在公共區域大面積消毒。

祈福新邨部分業主群聊天記錄

物業、交通協警檢查每一台進入小區小車的後備箱

2月11日,小區內開始使用大型霧炮車消毒,引發業主討論。

祈福新邨部分業主群聊天記錄

談到自己目前的生活狀態,K表示很想回去工作。「我受夠了自己做的飯菜,太難吃了。」

出門全副武裝 只想恢復正常生活

實際上,除了祈福新邨,截止到2月11日,全廣州有超過189個小區已確診病例,小區與衛計委之間通告的時間差,讓許多業主直言不滿。

D小姐居住在黃埔的萬科金色夢想,小區內有一家四口被確診,小區物業要等居委正式通知,才能告知住戶。但居委的通知遲於衛計委的公示,這中間有時間差,許多住戶無法接受。

「其實小區內有沒有確診,我們年輕人都會加強防範,有確診反而是好事,讓家中的老人更加注意。」K小姐表示,家裡的奶奶每天只出門買一次菜,每次出去都會頭到腳全幅武裝,包括長長的一次性鞋套和雨衣。

個人防範固然要做好,但物業方面也要把好關。在物業這點上,D小姐還是比較認可的。「物業的措施一直都有,包括小區消毒、避免接觸電梯按鈕、出入量體溫、開車檢查後備箱、出入辦通行證、為隔離業主買菜等等。」

D小姐的朋友圈截圖

談到目前的狀態,她表示從年初二開始已經沒出過門,現在只想儘快恢復正常的生活。

小區封閉,無房遣返?切勿過度解讀

家,本應是最安全最溫馨的地方,如今的疫情卻讓小區變得人心惶惶,為此,廣州市防控新型冠狀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工作指揮部在2月7日發布3號通告,要求廣州所有居住小區(村)實施封閉管理。(相關報道)

通告特彆強調,所有居住小區(村)實施封閉管理。加強人員(車輛)出入管理,限制非本小區(村)業主、住戶或使用人及車輛進入物業管理區域(包括但不限於快遞員、外賣員等人群及其車輛)。

無獨有偶,北京、上海、深圳、佛山等多個一、二線城市陸續出台文件,要求小區實行封閉式管理,河南省駐馬店市更是通告每戶每5天只能1人外出一次採購生活用品。

將小區封閉管理,從源頭杜絕病毒輸入,本應是好事,但近日事情又往奇怪的方向發展。

這一切源於多地發布了對外地人員的勸返、遣返通知。

其中無錫發布的7號通告,當中稱來自湖北、浙江、廣東、河南、湖南、安徽、江西7個省份的人員,一律勸返,但在錫有自有住房的可進。

發布類似政策的還有揚州。揚州市政府發布的《關於進一步加強疫情防控期間外來人員流動管控的通告》中明確,凡是沒有本市[含各縣(市、區)、功能區]居民身份證、不動產權證的人員,一律暫緩來揚。

以上城市的政策內容,被不少自媒體及網友解讀為:無房遣返。

@來自山裡的孩紙紙:有家不能回,還要住酒店,一天150,還回去幹啥,整的錢都交房費了

@變瘦變美要暴富:沒有工資,手續費自理,房租必須按時續租,還不讓住,一群站著說話不腰疼的人。

@百足小乖鼠:估計就是現在追責追到社區管理了,社區街道恨不得把自己的轄區都清空保證沒新增了。但是業主不好動,只好先拿租客開刀

@建築狂人:現在要更加深刻理解買房的本質,就是入股這個城市,購買城市配套的醫療教育等資源,就是城市的股東,和租房的性質完全不同。

但事實是否真的如此?樂居君認為,「無房遣返」,其實還是對政策過度解讀了。網絡上不少網友都表示,其實不僅是租客,在疫情期間,就連業主要進出小區亦非易事。

@Destiny成成:不用回了,根本不給進,我本地人跨區進小區都不給進。說啥都不行,不給進小區。

@_火禾:不要說外地,就本地人出了城想回家都不問來處一律隔離十四天

@帕瓦羅其實沒有弟:這個政策只是特殊時期限制人群回流的一種手段!不要總是曲解

@知愚:在長沙有房,現在武漢鄉下,已回快20天了,還不是長沙天天電話,生怕我們回,我理解有人怕,我原意回去自我隔離,可誰管你,生意沒辦法做,車貸,房貸,未來不知道會怎樣,戰勝了病毒,卻輸了生活。

@scott4u:是應急響應的措施有些過頭了,現在已經在糾正了。能理解這些措施的主要目的是防範病毒的傳播擴散。

實際上,多城官方文件用的都是「勸返」、「暫緩入城」等詞語,並沒有提到強制遣返,目的還是希望減少人員流動,控制疫情,大家不要再被網絡上過度解讀的信息帶偏了。

最後,樂居君想問問大家,針對此次疫情,你所在的城市或小區都採取了哪些防控手段?你對此有什麼看法?

歡迎下方評論區與我們分享!

來源:樂居財經

【關注樂居二手房,獲取更多購房資訊】

文章來源:樂居財經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WIxrPnABjYh_GJGVqken.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