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與明星「齊名」,卻當了26年「配角」 ——高明1號輔警羅燕文

2019-09-25   高明公安

高明公安

有溫度、有愛的警隊(51期)

基層的「初心」系列

羅燕文,楊和派出所輔警,熟悉的人都叫他「羅記」。這一暱稱來源於香港著名歌手羅文。

他說,「叫我羅記太抬舉我了,自己恰恰相反,沒有崢嶸歲月,有的只有平淡。」

輔警的工作一做就是26年,羅燕文在最好的年華甘當「配角」,內心始終銘記著當年面試官說的話,「做好這份工作要『鐵腳馬眼神仙肚』,行得路、眼光厲、挨得餓,你得唔得?

No.1

被洪水圍困,斷糧三天

「那是高明有史以來最大的洪澇啊,三天都沒吃上飯!」羅燕文談起往事時略顯激動。

1994年的夏天,暴雨一連下了幾天,楊和鎮多條河流水位急劇上漲。6月21日,人和鎮大沙圍馬蹄堤段告急,眼看洪水就要衝進來。派出所組織全部警力,幫助村民轉移物資。

民警冼文東帶著羅燕文來到獨崗村,勸說村民火速轉移,並幫忙將家具家電轉移到安全地帶。

一直忙到凌晨,他們再次挨家挨戶檢查,確保最後一名村民都已經撤離。可是,等他們想撤出的時候,已經來不及了!洪水一下子就湧進村子,兩人被困在了村子裡。

洪水一下子就湧進村子,入村的主路都被洪水淹沒,水位已經沒過脖子,後山宛若孤島,出村根本不可能!

他們只好往山上躲避。好在找到一間破房子,於是就在床板上睡了一覺。

洪水整整持續了三天,身上帶的食物很快就吃完,肚子餓得咕咕叫。

等到洪水退去,村民陸陸續續回到村子,看到剛從山上走下來的冼文東和羅燕文,才意識到兩人為了幫助大家轉移,錯過了撤離的最佳時機!

洪災造成糧食短缺。村民找出一個西瓜,硬是要塞給他們。羅燕文遲疑著,不敢接。因為他知道,村民也缺糧食。

旁邊的冼文東似乎看到羅燕文的顧慮,說道:「吃吧,別辜負好意。」這時,餓極了的羅燕文才狼吞虎咽起來了。那時,他真切體會到,警民之間如魚和水的關係。

No.2

那年十八,警號001

羅燕文永遠也不會忘記,26年前第一次穿上制服的樣子,那時他剛滿18歲,意氣風發。

1993年,羅燕文高中畢業,面臨著就業的選擇。聽說派出所在招聘治安隊員,他就興沖沖跑去報名,並順利錄取。雖然月薪只有250元,同齡人大多不願做,他卻做得很開心。

起初,治安隊員的工作就是夜間巡邏。工作日夜顛倒,勞神勞力;遇到窮凶極惡的人,還有安全隱患。在很多人看來都是一份「吃力不討好」,性價比不高的職業。

有人問他,為什麼要選擇一份又累工資又低的工作呢?

他說,因為我喜歡。

每天0點到5點半,當值的羅燕文都會準時出現在路面上,近路的步行,遠路的開摩托車。

羅燕文拿著警棍、電筒,走街串巷,看到深夜在路上遊蕩的人,總要上前盤問幾句,還真能抓獲藏有扳手、螺絲刀,意圖不軌的人,職業初期的榮譽感油然而生。

2004年,當時的人和派出所組建了第一批輔警隊伍,資歷最老、工作經驗最豐富的羅燕文,被任命為輔警隊隊長,警號「FJ7001」。

No.3

第一課,竟然是盜賊給上的?

回想26年的輔警生活,羅燕文第一時間想起的,是一次失敗的抓捕行動。

剛到派出所工作沒幾天,轄區里發生多起盜竊電纜案,羅燕文奉命參與伏擊行動。夜幕降臨、夏蟲齊鳴,大家都一動不動的趴在草叢裡蹲守。

蹲守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不能發出聲響,忍受酷熱和蚊蟲叮咬。可第一晚,盜賊並沒有出現。第二晚、第三晚……就這樣,羅燕文幾乎每天晚上都會去村子蹲守,直到一周過去了,目標終於出現,連日的疲憊馬上消失不見,大家頓時興奮起來。

這是羅燕文第一次真正上「戰場」!羅燕文既緊張又興奮,自己年輕有氣有力,抓住一兩個人不算什麼難事。

當盜賊爬上電線桿後,拿出剪刀準備往上剪時,羅燕文沖了出去,將其拉下來按倒地上。

可帶回派出所後,盜賊一口咬定,自己爬電線桿只是「照田雞」。由於當時偵查手段相對有限,加上沒有其他的證據,最後只得將這名盜賊放走。

因為自己的衝動,因為經驗不足,導致了行動失敗,羅燕文陷入了深深的自責。他才明白,抓賊並不是想像中那麼簡單。

「靠一股蠻力不行,還要沉著冷靜,與違法犯罪分子鬥智斗勇。」羅燕文對這份工作有了更深刻的體悟。

No.4

憑職業敏感發現劫匪

時間過得很快,1995年3月的一個夜晚,天氣很冷,下著小雨,羅燕文如平時一樣夜巡。回程的路上,羅燕文經過楊梅街時,看見3名撐傘男子匆匆往鎮外走去。也許是處於職業敏感,他多看了一眼。

回到派出所剛沒多久,所內就接到一起警情,一間商鋪被搶劫了。羅燕文想起了路上見到的那3人,大膽提出那可能就是劫匪!

民警根據事主提供的線索,結合羅燕文提供的外貌特徵,馬上順著嫌疑人逃跑方向追去,在一個公交站前將3名男子截停。

一搜,果然在他們身上發現被搶財物。這一起搶劫案從報案到偵破,不到1小時,大家都對羅燕文欽佩不已。

還有一次,梧州鞋模廠的貨車經過獨崗村路段被搶劫了,當時已經入夜,狡猾的嫌疑人逃竄進後山,在民警的帶領下,羅燕文協助搜山,衣服都劃破了多處,最後成功將藏在深山的劫匪抓獲。

參加巡邏工作11年來,羅燕文共協助抓獲犯罪嫌疑人380餘人,幫助群眾挽回直接損失60萬餘元。

No.5

三次落榜,卻依舊追夢

1998年,羅燕文第一次參加警察招錄考試。但考試這件事對於高中畢業的他來說,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晚上要通宵巡邏,他就壓縮白天睡眠的時間,惡補理論知識。

遺憾的是,前後考了3次,全都落榜了。

一年又一年,羅燕文最終超過了招警的年齡。當年一起做治安隊員的同事,有人考上了警察,有人辭職創業當了大老闆。而26年來,派出所的輔警換了600多人,甚至連派出所所長都換了10任,他還是堅守在這裡。

他總是自嘲自己沒用,做了26年,仍是輔警。

其實,羅燕文也不是沒有動過離開的念頭。有人勸他,在派出所當輔警,工資低又危險,這是何苦呢,做什麼也比這個強啊。有老闆曾出高薪,聘請他到企業負責安保工作;有親戚叫他去開大貨車,收入比輔警翻倍;有朋友動員他出來一起創業,只要能吃苦早就發財了……但他都一一婉言拒絕了。

「在派出所時間長了,就有了感情,有家的感覺,捨不得離開了。」羅燕文說。

工作之餘,羅燕文是大家的球友,也是派出所的「廚神」。那時,周末的飯餐成了一群大男人的噩夢。羅燕文就自告奮勇,從買菜到煮飯,數十人的飯全由他一手包辦,每個周末都是如此。

「他們那群人沒一個懂做飯。」羅燕文笑道。

No.6

在平淡中尋找自我價值

在轄區,不管羅燕文走到哪裡,都能聽到一聲親切的「羅記」。這些年,派出所里所有的輔警工作崗位,他幾乎都干過,巡邏、接處警、內勤、辦證、消防……雖然十分瑣碎,也不引人注目,但他都兢兢業業。

在他看來,輔警是公安隊伍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不可或缺的。他用自己多年的經歷,告訴年輕輔警,只要認真干、用心干,就能找到自己的價值。

幾年前,一對在高明務工的夫婦急匆匆跑進警務室,稱眼看就要開學了,想要趕緊辦好居住證,不然孩子可能都沒辦法報名上學。

「孩子讀書要緊,千萬不能耽擱。」羅燕文趕緊登記核對了相關信息,第一時間送到了辦證部門,開通綠色通道辦理。證件出來後,羅燕文立即打電話讓工作人員單獨提出來,自己開車去拿,同時通知那對夫婦前來拿證。

最終,孩子順利報名上學。這對夫婦後來還帶上孩子,專程到警務室感謝羅燕文。

類似這樣的「小事」,在羅燕文二十多年的工作中實在是太多了,很多他自己都記不起來了。但轄區群眾都記在心裡,一提起「羅記」,大家紛紛豎起大拇指。

「羅記,又來檢查出租屋啦,你上次叫我清理的雜物,已經全部搬走了。」一位房東見到羅燕文過來,熱情地打招呼。

現在,在人和警務室工作的羅燕文,每天主要的工作是檢查消防、調解糾紛、治安巡邏,一如過去26年,繁忙而充實。

閒暇時,羅燕文喜歡泡上一杯淡茶,聽一聽老歌,最愛的還是那首羅記的《江湖路》:怕什麼刀光劍影,把風花雪月留在心中,無怨無悔我走我路,走不盡天涯路……

關注並標星/置頂「高明公安」

每天打卡看高明公安新鮮資訊

統籌:花果山

編輯:小武、土川美人、如花

審核:琿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