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完成救助任務的援鄂醫療隊分批踏上歸程。湖北人民深情相送,道路兩旁、陽台之上,他們揮舞著國旗、彩帶,用最大的音量,喊出對白衣天使們由衷的感謝。全國各地也都在以最高禮遇迎接英雄凱旋,機場「過水門」、網友「雲接機」、警車全程護送、沿途市民自發鳴笛致敬、英雄的笑臉點亮全城……無論走到哪裡,凱旋的英雄都是最美的風景!
懸壺入荊楚、白衣做戰袍。疫情暴發之初,數萬名醫護人員以生命赴使命,毅然奔赴火線。有人身體不適,拐著拐杖在ICU里戰鬥;有人悄悄出征,直到家人在新聞中看到她滿是口罩勒痕的面容……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中,白衣戰士捨生忘死、日夜奮戰,以實際行動踐行了「疫情不退,我們不退」的承諾,以醫者仁心詮釋了責任擔當,以血肉之軀鑄就了鋼鐵長城。他們是當之無愧的「最大的功臣」,是新時代「最可愛的人」,他們值得這份最高的禮遇,最深的敬意。
「幸得有你,山河無恙。」「謝謝你們為我們拼過命。」舉國上下感謝、感激抗疫英雄,是萬眾一心、眾志成城的生動體現,更是對集體主義、家國情懷的感念與敬仰。有人問,在這個時代,我們該追什麼樣的星?這次疫情讓很多人找到了答案:最閃耀的群星,就是那些在替我們負重前行的人。崇尚英雄才會產生英雄,爭做英雄才能英雄輩出。從這個角度講,最高禮遇,其實也是一堂「硬核」思政課。感恩白衣天使,崇尚逆行英雄,也是整個社會在經歷磨難後獲得的一種精神歸真。
致敬英雄,更要守護英雄。「誰都怕,但我們如果不衝上去,誰上去呢?」「不能哭,哭花了護目鏡沒法做事了」……一個個感人的故事裡,我們看到了白衣戰士的無畏,更看到了他們的平凡與質樸。這些真情流露,以及那些印痕傷口乃至病痛犧牲,無不提醒我們:再堅強的戰士也是人。他們並非天生「恐懼絕緣體」,也會疲倦、焦慮、無力。相比普通人,他們更需要支持、理解,更需要保障、關懷。「不計報酬、不論生死」是英雄的誓言,但之於社會,卻是值得深思的課題。讓白衣天使更有「職業尊榮」,讓英雄名利雙收,不僅關乎奉獻者自身的榮譽感、獲得感,也是向全社會傳遞一種守護英雄的鮮明導向。
「我們愛你們,不只在今天,而是在以後的每一天。」有人喊話援鄂護士趙英明的老公,會長期「雲監工」他做家務;還有人「雲監督」醫護人員的補助發放情況,確保點滴關懷落到實處……疫情終會過去,期待這種相互守護的場景會一直延續,將對英雄的關心關愛融入每一個日常。
*本文由樹木計劃支持,長安觀察出品,首發在今日頭條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