風雨彩虹 鏗鏘玫瑰 ——記通榆縣樹滿街道育才社區黨支部書記曹曉丹

2020-04-20   白城日報

從除夕夜到3月10日,她沒有休息過一天;每天從清晨到午夜,她沒有一刻安閒。她帶領社區工作人員投入到沒有硝煙的戰場。她,身患甲狀腺癌,弱小的身軀迸發出最大的能量,面對突如其來的新冠肺炎疫情,不畏險重急難,步履始終鏗鏘,目光依然剛毅,真誠的笑容、滿腔的熱血在轄區居民中撒播溫暖與希望。她是居民的定心丸、戰「疫」的排頭兵。她就是通榆縣樹滿街道育才社區黨支部書記曹曉丹。

在家中,她是女兒,是妻子,是母親,但在抗擊新冠肺炎疫情中,她是防控一線的領頭雁。她用拳拳赤子之心擎起一片藍天、守護一方家園,用自己的實際行動,生動展示了「巾幗不讓鬚眉,紅顏更勝兒郎」的社區書記風采。


曹曉丹(中)與社區工作人員核對外地回家人員


以社區為家,吹響戰「疫」衝鋒號

在這場沒有硝煙的疫情防控阻擊戰中,她沒有榮耀的戰績,只有日復一日的宣傳、摸排;她沒有響亮的名字,但轄區居民都知道她是社區領頭人。

疫情就是命令,社區就是戰場,時間就是生命,防控就是責任。「這是一場沒有硝煙的戰『疫』,是同時間賽跑、與病魔較量,考驗我們的時候到了。我們要精誠團結,堅決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曹曉丹如是說。疫情發生以來,曹曉丹帶領所轄社區的黨員幹部積極響應,迅速行動,在防疫一線奔走、宣傳、摸排、隨訪……築起了一道疫情防護牆。樹滿街道育才社區轄區內共有居民4708戶、11646人,劃分14個網格,存在著片區大、人員多、小區密集等挑戰。曹曉丹從未因困難重重而退縮,鼓勵大家,爭取為儘早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爭貢獻全力。

在曹曉丹的帶領下,社區黨員、網格員、轄區單位志願者等全員響應。她淡定自若、駕輕就熟地排兵布陣,用最短的時間以雷霆之速確定社區的疫情布防方案並實施。第一時間組織召開會議,啟動應急預案,制定周密的疫情防控工作方案,成立社區新冠肺炎防控工作領導小組,建立宣傳隊、排查隊、突擊隊。她在第一時間啟動值班備勤機制,加強落實春節期間值班制度,暢通信息報送渠道,一旦接到疑似疫情報告,按照程序流程及時上報。她發動所有的網格長帶著縣政府對通榆人民的《告知書》和街道社區關於防範疫情《致居民的一封信》,迅速到自己轄區,挨家挨戶入戶登門發放。時刻提醒廣大居民做好防護措施,號召居民春節期間不串門、少去公共場所、取消聚餐。網格長、工作人員、志願者都被她的幹練所折服,群情激揚、眾志成城,決心要當抗擊疫情的最美「逆行者」,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

社區是疫情防控的主力軍,黨員是衝鋒陷陣的先行者。除夕夜,為協助公安機關查找一位在武漢讀大學的孩子是否返回通榆及現具體住址,曹曉丹連餃子都沒包上。大年初一,她剛把熱騰騰的飯菜端上餐桌,手機鈴聲就急促地響了起來,是街道通知緊急開會的電話……她就是這樣,用孱弱的身影化作激越的衝鋒號,激勵轄區黨員幹部和居民群眾勇戰疫情。


曹曉丹(右)為外地回家人員進行登記,講解隔離要求


衝鋒在前,敢當戰「疫」指揮員

對於曹曉丹來說,社區就是她和「戰友們」的「主戰場」。

新冠肺炎疫情來勢兇猛,防控難度很大。為此,曹曉丹說得最多的一句話就是「我是書記,最危險的地方讓我來。」沒有豪言壯語,只有肺腑真情。她是這麼說的,更是這麼做的。

她親自安排部署各網格長入戶記錄、統計每戶居民詳情,填寫一戶一表,對轄區居民進行地毯式排查是否有外出湖北或湖北籍親朋前來的情況,組織工作人員對轄區內的賓館、酒店進行上門摸排,重點關注有無湖北籍人員入住,做到不漏一戶、不落一人。為了更好預防新型冠狀病毒,她安排轄區物業對小區各個區域進行清潔消毒,增加電梯轎廂、樓梯和公共圍欄扶手等清潔消毒頻次。

曹曉丹深知,要打贏這場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阻擊戰,僅僅靠社區工作者是不夠的,必須要廣泛參與,要堅持群防群控。她組織工作人員通過層層轉發官方正向信息進行廣泛宣傳,在所轄小區內張貼宣傳資料。發動群眾開展強大的宣傳攻勢,組織小區巡邏隊利用大喇叭詳細地講解、宣傳疫情防控知識,發現外來車輛及外地口音人員及時向社區報告。在所轄區內停止一系列群眾活動,社區活動中心按要求進行關閉。在社區辦公一樓通過滾動屏、公告欄等形式向居民宣傳做好預防工作,引導居民勤洗手、戴口罩……

「在這個特殊時期,我們心裡可能都有顧慮,關鍵時刻社區要衝到一線,我們黨員更要挺身而出,條件雖然艱苦,但抗擊疫情不能等,我們都要行動起來。」堅定有力的聲音,無不彰顯著共產黨員的本色。曹曉丹始終把疫情防控工作作為踐行初心使命的主戰場,衝鋒在前、戰鬥在前,為轄區群眾築起了一道「安全屏障」。

轄區68棟樓4708戶11646位居民,如何嚴格管控有效抑制疫情侵入,如何讓疫情防控的相關知識家喻戶曉,如何解決疫情期間轄區內的鰥寡孤獨、老弱病殘戶的生活困難?怎樣才能依靠社區僅有的力量鑄就抗擊疫情的牢固防線,保障居民的健康安全?問題接二連三,這些毫無疑問給疫情防控帶來巨大挑戰。面對人員緊缺,曹曉丹沒有退縮、沒有埋怨,咬緊牙關,沉穩指揮,衝鋒在前,寧願把自己多排一個班次也要守住每一個出入口。面對個別小區多個出入口封閉,有些居民不理解、不配合,她總是第一個上去解釋、勸導,縱使有時一肚子委屈也要默默承受,始終保持著陽光的心態,耐心細緻地做好居民服務工作。

社區辦公大樓是疫情防控的大本營,只有自己「乾淨」了,居民才能放心地跟你接觸。曹曉丹要求社區辦公場所一定要做好防護,要求每天對辦公樓的各個角落進行消殺、樓外設置統一的廢棄口罩垃圾箱等。隨著疫情的發展變化,社區的工作也變得更加紛繁複雜。但憑藉街道領導的大力支持、同事們的凝心聚力,和她多年積攢的豐富社區管理經驗,練就了她臨危不亂的定力!藉助她聰明的大腦,使育才社區的組織工作有條不紊的向前推進。

堅守使命,是無悔的選擇。疫情一日不除,共產黨員一日不退。白天,她率領網格長、志願者穿行在轄區的各個街區。居民樓前、小區住戶家中、大大小小的商鋪,處處都能看到她忙碌的身影。曹曉丹經常對「戰友們」說,我們敲開的不僅是居民的家門,更是敲開了群眾的心門,我們要把黨和政府的關懷傳遞到居民心裡,他們才會更安心。

越是重要關頭,越能映照初心;越在關鍵時刻,越顯擔當精神。晚上,當人們進入夢鄉,社區的辦公室里還是燈火通明。一天的數據需要統計上報,一天的工作需要梳理,隨時還會有突發的事件需要處理,往往把事情做完才發現已經是第二天的黎明。她每天都要告誡親人朋友居家別出門,而自己卻義無反顧地去排查、去宣傳,近距離清理重點隔離家庭生活垃圾,為他們送去生活所需。

曹曉丹是全縣社區書記中的普通一員,正是全縣上百名這樣的基層書記傳遞愛的溫暖,才構築起了疫情防控一線牢固的「防疫牆」。


曹曉丹(右)在小區卡點詢問工作人員聯防聯控工作開展情況


心系居民,做好戰「疫」勤務兵

習慣了忙碌、習慣了奔波的曹曉丹,早已把社區當做自己的家,她深愛著這片土地,更愛著這一方群眾。

她常跟同事說,我們要做好宣傳員,要讓疫情防控的正面宣傳深入到每個居民的心裡;我們還要做好統計員,要精確統計出轄區有多少省內外來通榆人員,有多少從重點疫區來的人員,每個人到達的時間、途經路線,這樣才能為政府提供決策的依據;我們還要做好快遞員,對居民的需求要準確地速遞到位;我們還要做好衛生清潔員,要安全及時處理隔離人家的生活垃圾。同時我們更是心理疏導員,疫情期間居民的情緒極不穩定,我們要耐心解答他們的疑難,平復他們易怒的心理。

疫情防控期間,轄區外來人口不斷增多,回鄉返城者來源複雜,這些人有的需要居家隔離,有的要送到集中隔離點隔離,還有的發熱門診篩查出來的人也需要社區網格員去接回。居家隔離者的日常生活全都需要社區來管,每天送菜、送米、送藥,清理生活垃圾,隔離人員的壓力,鄰里的恐慌都需要心理疏導。尤其每天清理生活垃圾是最危險,也是最髒最累的事情,還要把重點疫區返回的隔離家庭的生活垃圾收集起來集中特殊銷毀。他們沒有N95口罩,沒有防護服,只有一個普通的口罩。大年初一,轄區內有從武漢回來的一家3口居家隔離,社區必須得安排一個人專門給他們清理垃圾。曹曉丹毫不猶豫地自告奮勇,向街道申請報名。街道黨委書記王勇說:「你身體不好,年齡還大,能行嗎?」曹曉丹說:「使命大於生命,我是共產黨員,必須先來!」她在沒有任何防護的情況下,戴著普通口罩,每天去清理垃圾。隨著復產復工的到來,外來人口數量急劇增加,居家隔離的生活垃圾也越來越多。僅3月3日一天,曹曉丹就樓上樓下清理了20多袋生活垃圾。

沒過幾天,從武漢回來的這家孩子突發高燒,被緊急送往醫院,經檢查不是新冠肺炎,但需要住院治療。曹曉丹抓緊安排工作人員協助辦理入院手續,到病人家中取來住院急需用品、孩子的學習用品,幫助居家隔離的家屬購買醫藥用品、生活用品。轄區有一名北京返鄉人員,在居家隔離期間因患心腦血管疾病需要用藥,曹曉丹得知後,親自給他去醫院買藥,然後送去。轄區內隔離居民曹立超是獨生子,在隔離期間母親病危,需要馬上到醫院搶救。曹曉丹接到他的求助電話後,第一時間報給街道辦事處,得到縣主管單位特事特辦的許可,開闢了一個「綠色通道」,使曹立超順利地為母親辦理住院手續,並使其母親得到第一時間救治。因為搶救及時,其母親現在已經由重症監護室轉移到普通病房了。轄區內隔離居民車磊的愛人正值懷孕期間,身體不適,急需到縣醫院檢查。曹曉丹知道後,立刻聯繫120救護車,並陪護她到醫院檢查。結束後,又護送她安全到家,杜絕了中途其他人員的接觸。父母雙亡的日本留學生李雪婷,其姐姐居住在育才社區。日本發生新冠肺炎疫情後,其姐姐找到曹曉丹,想讓妹妹回國。曹曉丹馬上安排網格長通過網絡查詢居民登記信息,未果。李雪婷姐姐心急如焚。曹曉丹看在眼裡,急在心上。她全力以赴,聯繫前任社區主任、網格長,聯繫李雪婷高中班主任,甚至聯繫到其姐夫的單位。最後確認,李雪婷從9歲開始就跟姐姐一起生活,曹曉丹馬上安排人員到她姐夫單位開具證明。最終社區同意接收,遠在異國的孩子得以順利回家,與唯一的親人團聚。

為有需求的群眾提供暖心服務。曹曉丹用自己的實際行動,讓社區群眾感受到了黨和政府的溫情與關愛。

疫情發生以來,曹曉丹的工作量、壓力越來越大,身體經常出現不適,巡查的時候有時心慌氣短,感到眩暈。每每這樣,她都是服完藥繼續工作。這些天,她沒有睡過一個安穩覺,沒有好好吃過一頓飯。她瘦了,本來就病弱的身軀看起來更加單薄。蒼白的臉頰,疲憊的雙眼,沙啞的聲音,但她還是走路帶風,對待每一項工作任務毫不懈怠。一次,在去重點隔離家庭清理垃圾,在結冰的路上重重地摔倒在地,她的心口發悶,眼前發黑,真想就那麼躺一會兒,好好休息一下,可還有下一戶隔離家庭等著她,強忍著疼痛爬了起來。她知道非常時期誰也不能缺席,更不能倒下!

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憑藉著這些特殊的身份定位,轄區所有網格長都兢兢業業、勤勤懇懇、任勞任怨、有條不紊的工作,即使遇到居民不理解,他們都能把委屈的淚水偷偷地咽下。她帶領全體工作人員努力做到工作極致精細,圓滿完成著一項項艱巨的任務。

截至3月4日,育才社區所轄區域內,累計解除隔離156人,處在隔離期內有38戶67人,累計送去集中隔離10人,排查縣外返鄉人員1168人。這些看似簡單的數字背後,是無數社區工作人員冒著被感染風險,在常常被歧視、被嫌棄的種種現實情況下,用他們的雙腳、雙手,行萬里路,敲千家門,一個個排查出來的,凝結了社區人的辛勤汗水、委屈的淚水,當然也有熱心居民暖心的白糖水。他們提供的大量第一手數據,為決勝這場疫情的最後勝利起到了重要的參考作用。

位卑未敢忘職守,丹心鐵血鑄防線。疫情還沒有結束,防控任務仍然艱巨,疫情防控工作更是一刻也不能鬆懈,只有把社區的疫情防控工作做好做實,才能把新冠肺炎疫情的傳播鏈條及時打斷,才能打好、打贏這場疫情防控的人民戰爭、總體戰、阻擊戰。曹曉丹把社區當做自己家,把愛奉獻給居民,用實際行動踐行「人民為先」的錚錚誓言,她以無私的奉獻書寫責任和擔當。如今,曹曉丹和她的同事們還在與時間賽跑,跟疫情較量,用他們柔弱的身軀築起一道道紅色防線,守護著萬家平安,繼續演奏為民服務的絢麗篇章。

因為,他們懂得,他們的名字叫「中國共產黨黨員」,他們的使命就是為人民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