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青島功能區試點改革備受關注,青島高新區作為經國務院批准設立的國家級高新區,亦在此次功能區試點的範圍內。隨著城陽區委書記王波兼任青島高新區工委書記,表明城陽區和高新區將進入一個良性互補的融合發展階段,未來可期。坊間有消息:青島高新區將重歸城陽管理。對此,有關部門一直未出面闢謠,官方答覆是:目前,高新區正在根據市委、市政府統一部署進行機構改革,具體信息會在官網或官媒發布,請留意觀看。
政務網站上大家對紅島的歸屬很關注
無論是否回歸,一直備受關注的高新區樓市再次與城陽樓市扯上了關係,就連高新區北側的上馬某項目(屬城陽區)置業顧問推銷時也有了底氣:「不要只關注高新區,現在我們都屬城陽,現在不買,後期就漲價了!」
對於近年來熱度不減的高新區樓市,成為眾多開發企業和購房者關注的重點。尤其是近年來的各項市級配套的規劃與落地,更刺激了購房者神經,夯實了開發企業拿地的決心。買房者趨之若鶩,以至於出現買房需要搖號的政策。開發企業除了早些年「拓荒」的世茂、北科建、招商魯商,近年來的海爾、海信、金茂、中海、碧桂園、融創、保利、綠地、卓越、新城等大鱷紛紛前來報到,搶占高新區各個角落。
根據統計,目前高新區(含紅島街道和河套街道)在售、待售新建商品房項目共計26個,產品豐富,有高層、小高層、辦公、公寓、洋房和別墅,89-110㎡戶型較少,超過120㎡戶型占比較多。這些在售、待售項目分布較為集中,東部有中歐國際城、世茂公園美地等,南部有保利紅島灣、新城紅島灣等,中部有中海紅著、騰訊雙創小鎮,西部有碧桂園翡翠城、海爾海爾產城創珺璽等。
作為青島樓市三駕馬車之一,城陽樓市近年來略顯落寞,隨著老膠南、膠州、即墨樓市的崛起,城陽樓市漸漸退出「三國爭霸」的劇情,就連原本屬於城陽的高新區樓市,也有取而代之的跡象。
但不管如何,城陽樓市的底蘊還是有的。城陽東依嶗山區,南接李滄區,西臨膠州灣與膠州市相鄰,北與即墨區毗連。域內經濟發達,經濟居青島區市第三,山東區市第四,素有「山東產業後院」的美譽。相比高新區,城陽發展較早,目前片區內醫院、交通、商業、教育等配套相對成熟,開發企業入駐的也較早。
根據統計,目前,城陽區在售、代售的新建商品房項目共計54個,產品相比高新區更加豐富,戶型選擇餘地也較大。雖然項目較多,但是成交量卻比高新區少了很多。根據數據統計,2019年前9個月,城陽區新建商品房成交9532套,而高新區成交11235套。在剛剛過去的10月份,城陽新建商品房成交945套,高新區成交1216套。
高新區領先的不僅僅是成交,房價方面也有向城陽看齊之勢。前9個月城陽區新建商品房成交均價為15749元/㎡,高新區成交均價為13813元/㎡,同比分別上漲1.58%個13.17%。而剛剛過去的10月份,城陽新建商品房成交均價為16018元/㎡,同比下降6.73%;高新區的成交均價為12751元/㎡,同比上漲2.24%。
城陽上漲,高新區漲得更多,城陽下跌,高新區還在漲,如此,怪不得上面的置業顧問有底氣了。
不僅如此,作為首批試點的國家級功能區之一,高新區未來將發揮自身新、改革、科技等優勢,集中做好產業,對於原本面積不大的高新區來說,後續住宅用地供應相對減少,當供應小於需求的時候,高新區房價是否會進行調整呢?
在高新區目前在售、待收的26個項目當中,住宅項目僅有15個,不少項目後續已沒有可開發地塊,大多是在吃「餘糧」。而近年來,與高新區相鄰的、同屬於城陽管轄範圍的白沙灣板塊和上馬板塊,土地市場比較活躍。白沙灣板塊走的是高端路線,無論是產品類型、面積還是單價,都是高於城陽平均水平,而上馬板塊與高新區相比,無論在產品還是價格上幾乎一致,或許,未來購房者的置業方向或許會發生偏移,但是,高新區樓市的熱度還將持續,至於持續多長時間,拭目以待吧。(更多青島樓市規劃資訊,請關注微信公眾帳號:qdlsg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