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真是魔幻的一年。而2020年的4月2日這一天,又是魔幻中的魔幻。
這一天,瑞幸承認財務造假22億。
整個世界驚呆了。
瑞幸股價盤前大跌80%。美國律師發起集體訴訟。
中國證監會宣布展開欺詐調查。美國證監會開始大面積調查中概股。赴美上市的創業公司,跌倒在路上。
而在同一天,就在這同一天,王石宣布,向清華大學捐贈2億股萬科股票,市值約53億元,成立「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
這可能是中國企業家向大學單筆捐贈的最大一筆財富。
蒂姆·庫克,比爾·蓋茨,世界衛生組織紛紛表示祝賀。
一家中國企業,以「閃電戰」的速度欺詐22億,讓世界極度失望;
一家中國企業,以「全拿走」的態度捐贈53億,讓整個世界肅然起敬。
哎。真是魔幻。
今天,不說失望。今天,我們說希望。
至少,中國也有不被錢綁架的企業家。
1.王石哪來的53億?
這53億,是萬科的,還是王石的?
吳曉波在《激盪30年》里,把1984年稱為中國企業家元年。
這一年,柳傳志創立了聯想,張瑞敏創立了海爾,王石創立了萬科。
但是,中國的第一部《公司法》,直到1993年才頒布。
1984年-1993年之間,公司的治理結構,是讓今天很多人費解的。
比如萬科。
1988年,萬科的前身,「深圳市現代企業有限公司」,決定從一家純國企,改造為股份制的「深圳萬科」,國家依然占股60%,另外的40%由企業持有。
40%歸企業,這裡說的「企業」是誰呢?是王石嗎?是幾個核心創業者嗎?
不是。就是企業。
這當時價值480萬的股份,就歸一個今天聽來,非常費解的虛擬主體:企業。
這就是「企業股」。
這種現象,不僅發生在萬科身上,還發生在大量那一代的創業者身上。
後來,隨著《公司法》的頒布,很多公司逐漸把「企業股」,具體分配到個人身上,完成了現代化治理結構的改造。
但是,萬科的王石等創始團隊,放棄了對這40%「企業股」分配。
對此,王石自己的解釋是:
一方面,我不願落入「小富即安」的窠臼。
企業的發展和壯大需要不斷增資擴股,沒有資金跟進的管理者,有可能自己就成為企業做大的阻力。
在現實的財富和做大企業的理想當中,後者在我的心目中分量要更重一些。
另一方面,公司上市之初在經營上也遇到了一些困難。
放棄唾手可得的財富。
王石生生把自己從「創始人」,做成了「職業經理人」,讓自己從此無緣出現在任何財富排行榜上。
因為增資擴股的需要,這40%的股份,不斷稀釋,但也不斷增值。
到2010年的10月底,這筆「企業股」的價值,已經上升到了9.68億元人民幣左右。
2011年,王石寫了一封題為《給2011一個禮物》的信,希望萬科「具體」的員工們同意,把這筆屬於「虛擬」企業的錢,捐贈成立一家社會企業。
這家社會企業的章程里寫到:
任何個人或組織,都不得從企業股資產中索取投資回報。
企業股資產及其衍生財富,只能最終用於公益方向。
然後,王石不放心,在章程里又加了一條:
這一條規定,在日後不允許修改。
2020年,魔幻的這一年,這筆捐贈,已經價值53億人民幣。
2.為什麼要捐給清華大學?
這個社會的運轉,依賴三個「部門」。
商業,是這個社會的第一部門,創造財富,提供服務,提高整個社會的總福利。
所有的美好生活,首先來自於勤勞創造。
所以我們常說,商業是最大的慈善。
但是,創造財富和分配財富的過程中,分配機制總有不完全公平的地方。
先天占據優勢的,就會獲得更多;出生、身體狀況、教育程度,都會導致機會不平等。
這時,就需要政府,這個第二部門。
政府扮演了非常重要的「再分配」職能,通過稅收、收費、補貼、救濟等方式,在商業部門的第一次分配基礎上,進行第二次分配,提高整個社會的公平性。
但是,政府的再分配機制,也有遺漏的地方。
這時,就需要「慈善」,這個第三部門了。
社會自發的慈善力量,分散在社會的毛細血管,根據自己的資源、智慧、影響力,對第二次分配的結果,進行第三次分配,查缺補漏,潤滑社會的運轉。
我自己,是上海宋慶齡基金會的理事。我接觸了大量有愛心的企業家。
他們總是能看到一些獨特的角度,幫助這個世界變得更美好。
我認識的一位企業家,他認為,大量優秀的學生,因為付不起學費,而上不了最好的大學,放棄學業,這是社會最大的損失。
所以,他就捐贈(並且只捐贈),考上重點大學的貧困學生。
我非常敬佩。
我認識的另外一位企業家,他認為很多孩子帶有先天心臟病來到世界上,不是他們的錯。
幫助他們活下去,給他們公平的機會贏得自己的人生,才是為社會做貢獻。
他捐贈了5萬個孩子的手術。
我非常敬佩。
我前老闆的老闆的老闆的老闆,比爾·蓋茨,用畢生財富成立了梅琳達·蓋茨基金會,幫助第三世界國家的貧困問題,核燃料充分利用問題,愛滋病防治問題。
而股神巴菲特呢?把錢捐給比爾·蓋茨。
我非常欽佩。
企業家做慈善,除了錢之外,最大的價值,就是把「找根本解」的思路,帶入了慈善。
新冠病毒,給了整個人類一個措手不及。
太空梭已經把探索車派上了火星,而地球上的幾十億人,還在集體學習如何洗手。
洗手,不是這個問題的根本解。
王石用「全拿走」的態度,把萬科的「企業股」一舉全部捐給了清華大學,成立公共衛生與健康學院,用來培養公共衛生領域的人才。
我知道,這是王石心中的「根本解」。
我不知道王石賭得對不對。但我祝願這個解題的思路,能夠獲得巨大成功。
3.我只是代為領了獎
2019年,一部叫做《攀登者》的電影上映,講述1960年和1975年,中國登山隊兩次登頂珠峰的事跡。
王石去看了這部電影。
看完电影後,他對田朴珺說,大家記住的,都是最後登頂成功的英雄。
但是,當時有一個人,他為了幫助其他隊友,充當了人梯,而留在了下面。
之後登山英雄們享受了很多光環,而這個人,則默默無聞。
很多年前,王石就曾專門找到了那個人,一直通過各種辦法,給他資助。直到這個人前些年過世。
真正付出過的人,都應該獲得回報。
光環,不應該只屬於登上領獎台的人。
萬科,或者王石,其實就是那個登頂成功的人。
財富並不真的只屬於站在領獎台上的我,而屬於所有做出貢獻的人。
我只是代為領了獎。
現在,我要把這些獎金和榮譽,還給這個社會。
我聽到這裡,深為震撼。
財富就是魔戒。
當霍比特人不想擁有財富時,反而能夠掌控財富。而你一旦窺視財富的力量,財富就能把你拉下深淵。
1889年,美國巨富,鋼鐵大亨卡內基,發表了歷史上最著名的文章之一:《財富的福音》。
在這篇文章里,卡耐基說出了歷史上最著名的話之一:
在巨富中死去是一種恥辱。
這句話影響了幾代美國富豪。
今天,需要救的其實不是瑞幸,而是一些瑞幸高管的內心。
我們只是財富的保管者。我們並不擁有財富。
我想,只有這樣,那些內心才可以得救吧。
最後的話
今天,我並不擁有巨額財富。
我沒有見到魔戒。我也不知道,讓我面對魔戒時,是不是能夠經得起誘惑。
我不知道,我是不是站著說話不腰疼。
但是,我祝願我自己,到了王石這個年齡,也能依然像今天一樣,騎自行車上下班,坐地鐵從機場回家,也能平靜地認識到:
我手上如果有些獎品,我只是那個代為領獎的人。
泰戈爾說:翅膀墜上黃金的鳥兒,將無法飛翔。
王石說:把翅膀上的黃金卸下來。讓黃金用在最合適的地方。讓我自由飛翔。
在這個魔幻的2020,感謝王石。
-------
昨日文章:《劉潤:創業公司,如何創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