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僚堪輿風水文化:三僚村虎形墓

2019-09-06     澤易日日說

三僚曾氏村和廖氏村交界處叫陽背堖,是三僚墓葬比較集中的地方,這裡有二個著名的虎形墓,一個是東面曾氏「側面虎形」。另一個廖氏的「猛虎跳牆形」。




曾氏的側面虎形,墓主是宋代玉屏公(又叫吾道公),他是文辿公的第18代,他名下是存遠、存信、存德三房。相傳三僚曾氏初期人丁不旺(楊救貧的鈐記中有

「初代錢糧不興大」一說),自從建了這座氣魄宏偉的虎形墓後,人丁遂發達起來。這個墓很好找,墓後是包裹石,墓旁北側是一株巨楓。墓的碑文如下:「宋十八世祖曾玉屏太公墓, 葬陽坳楓樹下騎龍穴虎形申山寅向兼庚甲,庚寅分金。皇清乾隆二十五年庚辰歲五月吉日重修。(聯曰)石淳覺春仙榻暖,佳城不夜來燈輝。」曾氏虎形墓是臥虎形,即所謂伏地虎,虎的兩爪擱在前面,墓頭上有一雙石雕的虎目,高約一米,寬約50公分,可以說是虎視眈眈,可惜現在只有左爪,右爪在修路時破壞了。在墓頂山坡上還有一個半人高的的石雕望碑,象徵老虎頭頂的「王字」。整個虎形墓氣勢雄偉,遠望如一頭靜臥山前小憩的猛虎,形態非常生動。



曾氏建的臥虎形,據堪輿家介紹說,是針對山坡下的狗形祠,同為曾氏二房爭風水,因為是同宗,只能相互制約,不能相互刑傷。故建虎形墓時,做的是一隻臥虎,即是一頭瞪大眼睛看住狗形的虎,並不克制狗形祠。在風水上,寅(虎)戌(犬)相合,俗話說。寅公進村食豕(豬),先拜犬公。

廖姓在陽背堖也有一個虎形墓,叫猛虎跳牆形。是一處很寬大的墓,墓主系多人共葬,這種墓一般屬於二次葬。即找到風水寶地後,將多位祖宗骸骨移到一起再葬的墓。相傳陽背堖原來是曾姓人的祖墳山,龍脈很旺,廖姓也打算在這裡分一塊地方做墓,以便共享這道龍脈,久未成功。後來廖氏二房一個女兒嫁到曾家,聯姻後採取了很多辦法,終於在陽背堖分到這塊寶地建墓。廖姓這個墓是下山虎形,屬於二房的祖墳,墓建好後廖姓二房人丁發展很快,達到幾千人。這座墓位於陽背堖南麓山坡,是在通往廖屋村的路口旁,很醒目。墓前有二道曲折矮牆,因為這是猛虎跳牆形,雖然旁邊沒有人家,廖氏也專砌了牆讓老虎跳。



三僚另外一處虎形,在村東側的東華山下的橫坑。在和梅窖村交界的松樹林裡,那裡有五個山頭,結穴一處,成為一個五虎下山形。建有二座虎形墓。

三僚還一個著名虎形是廖均卿墓,是下山虎形,由他自己生前親自選定。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V44qEG0BJleJMoPM454_.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