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在40歲離婚真的太爽了,等到60歲再離我真的太虧了」,這話來自詩人余秀華。
但實際上現實中,更多人會選擇後半句。
先等等看。
這是對的,避免情緒衝動做出錯誤選擇。
然鵝,看到那些等等看,越等越糟糕的當事人,我五味雜陳。作為一個理性者,面談當事人時即便再共情也不會失態,這次,還真不行。
01
坐在我對面的秦女士,可能在電話里被1000個人諮詢過法律問題,包括婚姻糾紛,但事情落在自己頭上時,醫者不自醫。
是的,她在一家律所做回訪工作(打電話為主,還不是律師),薪水很低,3000不到。
她和老公一直在武漢居住,這10年里,生了一個兒子一個女兒。
因為法考沒過,一直兼顧工作和學習,還要一個人負責兩個孩子的生活起居和教育。
老公覺得自己承擔著賺錢大任,這成了他嘲笑妻子工資低的資本,所以從不體諒她的辛苦,出差回來只當大爺。
對家庭不負責任,秦女士選擇容忍,喪偶式育兒不是流行詞麼,事情可大可小。
但如果經常出軌呢?你們的容忍度是多少?至少秦女士是出乎我意料的。
她老公的出軌史,可以寫成一本書。
第一次,是在男方出差的時候,出軌對象還是未出校園的學生妹,如果不是秦女士趕過去抓現行,估計到後來還被蒙在鼓裡。
生下女兒之後,在她坐月子期間,老公又一次出軌。巧了,還光挑學生妹。
一般來說,出軌的一方都會收斂些時日,但在她老公這裡不存在的,一而再再而三。
第三者不斷給她發親密照,甚至有大量的轉帳記錄,都是520、1314、999等帶有贈與性質的轉帳。
這些僅僅只是《出軌史》的頭幾頁。
而每一次的求原諒的結局,也和我的諮詢經驗對上了:7成的人選擇回歸,但最後的倖存者不超過3成。
02
武志紅在《為何愛會傷人》里說過,「愛只會導致好的結果,而不會導致傷害,導致傷害的一定不是愛。」
但秦女士有對家庭和愛的渴望,更捨不得讓兩個親密無間的孩子分開,一路隱忍。
退讓換不來對方的「自省」,她老公在外放肆,對內控制欲卻極強,儘管在外紅旗飄飄,在家裡,夫妻生活毫無尊重可言,秦女士似乎是滿足她掌控欲的物件。
作為準律師,秦女士不是沒有給自己的婚姻下過診斷書,但由於優柔寡斷,她始終沒辦法邁出那一步。
「好的婚姻讓人如魚得水,壞的婚姻讓人一蹶不振。」話雖粗卻道出了最實際的道理。
因為人的精力有限,爛事干擾太多,正事兒沒法干。
在進一步的溝通中,我才知道,在秦女士認真備戰法考期間,第三者經常打電話示威騷擾,導致她生活工作一盤散沙。
看,不僅出軌的人極品,出軌的對象們也是極品。
03
我覺得我需要做的,不是馬上說:離吧!而是引導她真正覺醒,不讓她做出會後悔的選擇。
我問,到現在為止你覺得你們還有修復關係的可能麼?
她說絕無可能,心如死灰,只是不敢做決定,不敢面臨未來的風險。
第一,她是兩個孩子的媽媽;第二,她很想完成自己的事業,而現在一事無成。
確實,以她現在的情況,沒有經濟能力,在爭取撫養權上並沒有優勢,最好的情況也只能一方一個,但她不忍心兩個孩子分開。
我說,事情走到現在,你必須直面自己,想清楚當下的主要矛盾:根本不是擔心離婚後怎麼辦,而是打起精神讓自己的工作走向正軌,有能力負擔經濟壓力。
至於撫養權,我們可以先爭取到小女兒的撫養權,等兒子大了,再去申請撫養權變更。
所以這個狠心,必須要下。
正因為是同行,我非常理解準備法考的不容易,如果總是被繁瑣的事情阻礙,就不僅僅是考1年3年5年的事兒了。
大概是戳中了她,剛進面談室的時候,她的情緒已經被磨得非常平靜,但和我回憶完所有的糟糕細節後,她已經情緒崩潰,但不服輸地只是細聲抽泣。
我不是秦女士,但我能體味到生活和家庭對「秦女士們」的苛刻。
作為兩個孩子的媽,扛起育兒重擔;因為家庭負擔,她們會失去一些職場機會,但選擇輕鬆的工作也意味著要守著一份微薄的薪水,另外,活在隨時可能被替代的擔憂里。
然而,數據統計,很多女性打心底里希望顧好家庭,也能工作得更好
儘管這樣,老公嫌她們拖了家庭總收入的後腿,行啊,那就在干不完的家務里找補。
這是大多數家庭的常態,因為分工不同,總有一方需要妥協。如果家庭和諧,倒也不必誇大女性苦難,對丈夫們口誅筆伐。
怕就怕,自己的讓步換來的是另一半的背叛,和下一次背叛,因為沒有勇氣反抗,逐漸失去了反抗的能力。
就像秦女士。
生活對她們很苛刻,丈夫出軌後,周圍人反而來質問她們;在我們的社會,她們最容易聽到的話竟然是,別以自我為中心,別把自己的感受太當回事。
忍來忍去的結果是什麼?另一半覺得自己的行為理所應當,而你任何時候都沒法做到心無旁騖,事業也一落千丈。
30歲,對和秦女士相似境遇的人來說,已經到了必須要做出選擇的時候,是繼續沉溺在糟糕的生存環境中,還是尊重自我,開啟一段新的人生?
在我們的談話之後,我覺得這個答案應該很明顯了,拖了10年,她終於鬆懈下來,願意為自己好好籌劃考慮。
寫在最後
有個作家說,普通人的婚姻就像普通人家裡的裝修一樣,充滿事故和遺憾,湊合著用。
但我想說,家徒四壁也總比刷了刺鼻有毒的油漆強。
這是我第一次面對同行業的當事人,所以特別懂她作為母親和女律師的同時,還遭遇婚姻不幸的辛苦。
但我不希望我的女性當事人,去責怪大環境。
環境苛刻嗎,如果覺得苛刻,抱怨再多也唔用。第一步能做的,或許就是自己給自己放假。
能自由選擇,才真的是對自己負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