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談學堂 | 拔苗助長

2020-09-21     簡談學堂

原標題:簡談學堂 | 拔苗助長

近些年來,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越來越多的父母開始更加注重對孩子的教育,都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在與同齡人的競爭中占有一定的優勢。

這本應該是值得讚揚的事。可是部分家長為了讓自己的孩子贏在所謂的起跑線上,拚命的幫孩子報各式各樣的的興趣班,這導致許多孩子每天放學回來後,還得繼續背著沉甸甸的書包在各個興趣班之間奔波,瘦小的身軀在各種各樣的壓力下變得更加的虛弱。

因此,每當我看到這樣的場景,我時常會想,我到底是應該慶幸自己躲過了這個時代,還是應該遺憾自己錯過了這個時代呢?但是,本著存在即合理的原則,我們不好對此做過多的論述。

時代在發展著,人們的思想也在不斷的進步著。可是,當我們靜下心來想一想,當今孩子們所經歷的這些,到底是他們想要的,還是家長們強加給他們的呢?我想,大部分人的答案可能都是後者。

現如今,在科技與網絡媒體都如此發達的時代,當今的孩子們對於新知識的接受能力比我們那時候要強很多。

而且如今的教育水平與教學方法對比以前都有很大的改善。所以基本上每個小孩都能夠在學校里得到良好的教育,也都能夠在考試中取得不錯的成績。可是,還是有部分家長不滿足,希望自己的孩子能夠取得更加好的成績。

於是當孩子開開心心拿著成績單回到家後,沒有原本期待的讚揚與鼓勵,取而代之的卻是父母嚴厲的批評。我理解家長們的那種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情。可是,任何巨大的進步都是循序漸進的,我們不能夠要求孩子們在短時間內就能夠取得明顯的進步,這是不可取的。

我們應該鼓勵他們,幫助他們總結自己的不足,引導他們去進行學習,而不是通過強行灌輸的方式。同時,我們更不應該將自己的孩子與別人家的孩子去進行比較,這樣不僅會導致他們對學習有所牴觸,更有可能讓他們的性格變得自卑,這對他們今後的成長是會有很大的影響的。

而且隨著越來越多的教育問題開始凸顯,國家也出台了相應的政策來解決這些問題。今年5月9日,教育部網站發布了《教育部辦公廳關於印發義務教育六科超標超前培訓負面清單(試行)的通知》要求依據負面清單嚴肅查處超標超前培訓行為,切實減輕中小學生過重課外負擔。

我相信這一政策的發布會在一定的程度上減少學生的負擔。但是,這也在一定程度上會導致家長們在課餘時間給孩子安排更多的學習任務,報更多的補習班。總之看見別的孩子報班學習,家長就隨波逐流也跟著報。這種急功近利、人云亦云的教育方式 最後對於大部分孩子來說,可能沒有太大收穫,只是多認識了一些同病相憐的小朋友罷了。

要想真正解決這個問題,還得從家長們的教育觀念上入手。縱觀近些年來的高考狀元,基本上每一位狀元都會提到兩個字,那就是習慣,習慣的力量是無窮的。就拿我自己來說吧,今年由於疫情,我有了更多屬於自己的時間。因此我就想培養自己堅持運動的習慣,剛開始的那段時間是十分痛苦的,每天都會因為要去運動而十分的煩惱。但是好在我在家人和朋友的鼓勵下堅持下來了,我也切實感受到了運動帶給我的改變。

在孩子小的時候,我們應當去注意引導他們養成良好的學習與生活習慣,而不是去給他們強加一些他們牴觸的或者不適合他們年齡段的東西。盧梭在《愛彌兒》中有這樣一段話:「大自然希望兒童在成人以前就要像兒童的樣子。如果我們打亂了這個次序,就會造就一些早熟的果實,他們既不豐滿,又不甜美,而且很快會腐爛。」所以拔苗助長式的教育是不可取的,任何事物的發展都有其自身的規律,孩子的成長也是有其自己的規律的。

我想對那些目前深受孩子教育問題困擾們的家長說,與其天天圍著孩子轉,不妨先從自身做起呢。就像作家鮑德溫說的:「孩子永遠不會乖乖聽大人的話,但他們一定會模仿大人。也許你不能馬上看到效果,但是時間會告訴你答案是什麼。」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UN0CsHQBURTf-Dn5bnu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