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價值線
編輯|文平 江銳
創業板註冊制越來越快,越來越近了!5月6日下午,深交所召集部分中介機構就創業板註冊制推進中的問題進行專題座談;5月8日深夜,深交所發布創業板上市企業「負面清單」徵求意見稿。
有關專家近日表示:隨著註冊制不斷推進,新股的大量上市,估值分化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少數優秀企業將獲得更高定價,但對大多數創業板註冊制上市公司而言,未來獲得的定價將會低於23倍市盈率。對中小券商來說,如果定價承銷能力不夠,過去拿到項目就意味著賺錢的日子也將結束。因此,創業板註冊制對券商的估值定價及承銷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投行壓力將逐漸顯現。圍繞定價能力和承銷能力,投行將迎來劇震,註冊制越往後這種震盪越劇烈。
二級市場也將面臨震盪。由於註冊制帶來創業板上市家數的增多,二級市場上除少數優質公司外,大多數公司的股價,包括老公司、新公司的股價都將下行。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應引起高度重視。
作為資本市場的重要中介機構,創業板註冊制改革對投行來說又將帶來新一輪的洗牌。註冊制下,投行誰的項目儲備多,誰就擁有更多的話語權。
價值線研究院專門對創業板、科創板已報會、報所項目進行了統計和研究,並且對科創板已上市項目進行分類。
研究表明,截至4月30日,科創板已上市的100家企業中,中金公司(14家)、中信建投(10.5家)、中信證券(9家)分列前三位;廣東(18家)、北京(17家)、上海(16家)、江蘇(16家)分列地區前三位。136家排隊企業中(含註冊生效未上市的10家企業),中信證券(18.5家)、華泰聯合(13家)、國泰君安(11家)、海通證券(11家)分列前三位;江蘇(24家)、上海(23家)、廣東(19家)分列地區前三位。
截至4月30日,在深交所創業板排隊的212家企業中(含4家已獲批文未上市企業),中信建投(17家)位列榜首,民生證券(14.5家)、中信證券(14家)隨後。廣東(52家)、江蘇(36家)、浙江(28家)分列前三位。
頭部券商和經濟發達地區獲得了更多話語權。
一
科創板百家上市榜
券商地區誰爭雄
截至4月30日,科創板上市企業總數達到100家,共涉及35家保薦券商。「三中」(中金、中信建投、中信)合計保薦了33.5%的企業問鼎科創板。詳情如下:
表1 上交所科創板100家已上市企業保薦機構排名
(截至4月30日)
地區方面,100家科創板上市企業共涉及15個地區(另有1家註冊於境外地區), 廣東、北京、上海、江蘇排名領先。詳情如下:
表2 上交所科創板100家已上市企業地區排名
(截至4月30日)
二
科創板、創業板最新排隊龍虎榜
中介機構血拚搶位
科創板共有136家排隊企業(含註冊生效未上市的10家企業),136家企業分布於38家保薦機構,其中中信證券以總數18.5家位列榜首,華泰聯合排名隨後。詳情如下:
表3 上交所科創板136家排隊企業保薦機構排名
(截至4月30日)
地區方面,136家科創板排隊企業共涉及20個地區(另有1家註冊於境外地區),江蘇儲備項目最多,其次是上海。詳情如下:
表4 上交所科創板136家排隊企業地區排名
(截至4月30日)
創業板方面,截至4月30日,共有212家排隊企業(含4家已獲批文未上市企業)。212家企業分布於52家保薦機構,其中中信建投以總數17家位列榜首,民生證券、中信證券排名隨後。詳情如下:
表5 深交所創業板212家排隊企業保薦機構排名
(截至4月30日)
地區方面,212家創業板排隊企業共涉及25個地區,廣東、江蘇、浙江位列前三。詳情如下:
表6 深交所創業板212家排隊企業地區排名
(截至4月30日)
連結一
創業板註冊制箭在弦上!速度有多快?魅力有多大?
A
創業板註冊制,絕對速度有多快?
年初以來,席捲全球的特大疫情使經濟增長變得更加困難,越來越多的中小企業急需支持。這一次,資本市場走到了經濟舞台中央。
A股審核制變為註冊制,2019年先在上交所科創板試水;今年惠及更多中小創企業的創業板註冊制,在萬眾期盼中揭開面紗。
首先是門檻降低。創業板註冊制優化了企業上市條件,提升了市場包容性。未來虧損、紅籌企業都能上創業板。官方明確表態,創業板註冊制實施一年後,虧損企業就能上創業板。對於國內普通的擬創業板註冊制上市企業需滿足以下三套標準之一:(一)最近兩年凈利潤為正,且累計凈利潤不低於5000萬元;(二)預計市值不低於10億元,最近一年凈利潤為正且營業收入不低於1億元;(三)預計市值不低於人民幣50億元,且最近一年營業收入不低於3億元。
同時速度加快。目前創業板排隊企業約210餘家,按原有的審核進度,快的要一年,慢的一般兩至三年。實施註冊制後,多位業內人士預計,創業板註冊制從排隊到上市,一般僅6個月左右,快的可能3個月。
據了解,創業板註冊制正式文件在公開徵求意見後或將在5月底之前發布;6月中下旬開始接受企業申報材料;今年9至10月首批創業板註冊制上市企業或可在深交所掛牌。
最快3個月,首批企業今年9月至10月或可亮相,這就是創業板註冊制的絕對速度。
B
相對速度----會比科創板快多少?
科創板註冊制自去年7月22日開板以來,至今不到十個月的時間,已上市百家企業,一再刷新了IPO企業的上市速度。據統計,科創板上市企業從受理到上市平均歷時201天,其中24家在4個月內即完成上市——最快的中國通號,從受理到過會只用了66天;進度最慢的滬矽產業用了356天。
近期,科創板節奏在加速,僅4月一個月內就受理43家企業,創下新記錄。這背後是科創板政策標準化及問詢效率的提升:3月證監會發布了科創屬性評價體系、今年來科創板問詢輪次基本不超過3輪。截至4月30日,科創板排隊企業數達到136家(含註冊生效未上市的10家企業)。
註冊制之下,創業板、科創板勢必迎來錯位競爭。
借鑑科創板註冊制的經驗,此次創業板註冊制明確了相關審核全流程及其關鍵節點的時限要求——企業發出上市申請後,深交所5個工作日內決定是否受理,受理之日起20個工作日內提出首輪審核問詢,發行上市審核時間最長為3個月,發行人和中介機構的問詢回復最長也不能超過3個月。也就是說,最長為7個月,最快可能在3個月內。
有專家明確提出,創業板註冊制速度必須快於科創板,否則沒有生命力。目前,深交所創業板有210餘家申報存量,科創板為130餘家存量,在近一年來,創業板註冊制的速度必須兩倍於科創板,才會有真正的競爭力。
C
創業板註冊制,魅力有多大?
投行和二級市場或將迎來劇震
註冊制不僅表現在「快」,更重要的,將表現在市場定價上。
審核制下上市公司的發行價要求不高於23倍市盈率,而註冊制下科創板憑藉「科技加值」獲得了相對較高的估值溢價。目前已經上市的100家科創板企業,除了中國通號發行市盈率18.8倍,以及3家未實現盈利企業不適用市盈率算法外,其他96家企業發行市盈率均高於23倍。
相對於科創板比較注重於科技創新,創業板的定位是創業創新型企業。創業板要著力服務成長性高、科技含量高,以及新經濟、新服務、新農業、新材料、新能源和新商業模式的「兩高六新」企業。創業板在包容性、覆蓋性上更有優勢。但隨著註冊制不斷推進,新股的大量上市,估值分化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少數優秀企業將獲得更高定價,但對大多數創業板註冊制上市公司而言,未來獲得的定價將會低於23倍市盈率。對中小券商來說,如果定價承銷能力不夠,過去拿到項目就意味著賺錢的日子也將結束。因此,創業板註冊制對券商的估值定價及承銷能力提出更高要求。
投行壓力將逐漸顯現。圍繞定價能力和承銷能力,投行將迎來劇震,註冊制越往後這種震盪越劇烈。
二級市場也將面臨震盪。由於註冊制帶來創業板上市家數的增多,二級市場上除少數優質公司外,大多數公司的股價,包括老公司、新公司的股價都將下行。投資者尤其是中小投資者應引起高度重視。
連結二
創業板註冊制推出行業負面清單,擁抱「三創四新」,更有新老劃斷
創業板註冊制改革系列辦法出台僅10天,深交所火速起草了創業板企業的最新上市規定。
5月8日晚,深交所已起草《深圳證券交易所創業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徵求意見稿)》(簡稱《暫行規定》),結合創業板現有板塊特徵,對創業板定位進行了明確,對保薦人重點推薦企業、限制申報行業等進行了規定,目前正在保薦機構層面進行定向徵求意見。
看點一:鼓勵雙創企業上市
《暫行規定》明確支持和鼓勵符合創業板定位的創新創業企業申報在創業板上市。同時,要求保薦人順應國家經濟發展戰略和產業政策導向,準確把握創業板定位,推薦符合高新技術產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方向的創新創業企業,以及其他符合創業板定位的企業在創業板上市。
值得注意的是,這與創業板目前國家高新技術企業占比超過九成、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占比超過七成的板塊特色相一致,有利於創業板更好地服務實體經濟和創新創業企業。
看點二:負面清單限制准入
《暫行規定》設置了上市推薦行業負面清單。結合創業板定位,以及現有上市公司以高新技術企業和戰略性新興產業公司為主的板塊特徵,設置上市推薦行業負面清單,包括農林牧漁、農副食品加工、採礦、食品飲料、紡織服裝、黑色金屬、電力熱力燃氣、建築、交通運輸、倉儲郵政、住宿餐飲、金融、房地產、居民服務和修理等傳統行業,原則上不支持屬於上述行業的企業申報創業板上市。
看點三:提升投行保薦能力
《暫行規定》對投行辨識企業資質、盡調提出更高要求。參考科創板相關做法,明確《暫行規定》適用範圍包括發行人申報及保薦人推薦,強化規則針對性。同時,參照改革方案相關表述,明確創業板定位為「深入貫徹創新驅動發展戰略,適應發展更多依靠創新、創造、創意的大趨勢,主要服務成長型創新創業企業,並支持傳統產業與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
同時,明確上述行業中與網際網路、大數據、雲計算、自動化、新能源、人工智慧等新技術、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深度融合的創新創業企業仍可以在創業板上市,並要求保薦人對推薦的此類企業進行盡職調查,做出專業判斷,在發行保薦書中說明相關核查過程、依據和結論,充分體現創業板服務創新創業的定位。深交所發行上市審核將對此類申報企業的業務模式、核心技術、研發優勢等情況予以重點關注,並可根據需要向行業諮詢專家庫專家進行諮詢。
看點四:新老兼顧平穩預期
據券商透露,考慮到創業板在審企業有少數屬於上述負面清單行業,根據平移方案相關安排,這些在審企業可以按照「新老劃斷」原則,向深交所申報在創業板上市。《暫行規定》對此安排予以了明確,規定此前已向證監會申報在創業板上市的企業不適用該規定。
券商人士指出,該規定充分突出創業板特色,出台可以更好引導、規範創業板發行人申報和保薦人推薦工作,促進創業板市場持續健康發展,更好服務創新驅動發展戰略和實體經濟,符合市場預期,為接下來券商做好企業上市服務工作提供了平穩預期。
連結三
深交所關於出台審核關注事項的座談會會議紀要
參會人員:交易所領導、各中介機構代表
時間:2020年5月6日下午
地點:深交所會議室
主要內容:
一、交易所領導介紹了本次座談會關於出台創業板審核關注事項的目的,是為了提升審核效率,避免「撒胡椒麵」式的提問,降低審核問題數量和輪次。本次座談會是為了向各保薦機構徵求對審核關注事項具體內容、操作方式的意見,審核關注事項的出台是否能夠對保薦機構提供幫助,是否會增加保薦機構的負擔。
二、審核關注事項的具體內容:審核關注事項是按照草擬的創業板招股書信息披露內容與格式準則進行分解的(準則還沒出,預計五月中旬左右,各中介機構如需提前準備的話,可以參考科創板招股書準則,不會有太大差異),覆蓋了需要在招股說明書中披露的歷史沿革、合法合規、業務與及技術、財務信息等。本次推出的審核關注事項是交易所在研究大量科創板問詢函基礎上總結出的共性、高頻問題,共計82個(最終推出數量或有增減),每一項審核關注事項都明確了對應的信息披露要求、具體核查要求(參考50條)以及相應的規則依據,類似於問核表。
三、操作方式:保薦機構在交易所網站申報材料的時候,需要對於這82項審核關注事項一一進行填列,選擇點擊「是、否或者不適用」,如有必要可以在備註欄填寫說明。例如,對於具體某一審核關注事項(如國企工會持股),如果保薦機構填了「是」,則表明本項目存在工會持股問題,並且保薦機構已經履行了規定的核查要求,按照信息披露要求進行了披露;如果填「否」,即表明本項目不存在本事項,如果填「不適用」,即表明本項目不屬於國企,不適用該類關注事項。對於填了「否」或者「不適用」的審核關注事項,交易所審核員可以不在首輪問詢中詢問此類問題,從而提高審核效率。
四、與會各保薦機構代表對82項審核關注事項進行了討論,提出了一系列的意見和建議,包括操作方式及具體的審核標準等。與會代表均表示本次審核關注事項的提出能夠很好的促進券商執業質量,同時可以有效提高審核效率。
五、本次座談會還討論了關於創業板註冊制相關的其他問題。主要包括:(1)關於創業板定位的問題,交易所擬提出負面清單,對於不符合交易所定位的行業類別通過負面清單的形式進行列示,如房地產、傳統銀行、農林牧業等。但是對於上述負面清單行業,如果與雲計算、大數據等創新技術有深度融合,也可以申報,例如微眾銀行。總體來說,創業板對擬上市企業的類別限制不會太多;(2)討論了註冊制推出後,十個工作日的在審項目平移時間是否充分。與會代表表示時間較為緊張,並建議交易所提前出台審核細則和招股書準則,便於保薦機構提前做好準備。交易所建議各項目組創業板招股書的製作可參考科創板招股書準則,最終出台的創業板招股書準則會基本與科創板保持一致;(3)第一批申報的項目,工作底稿可以適當延期上傳,具體時間尚待研究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