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妻沒有隔夜仇?那是因為人家懂得道歉和原諒呀

2019-10-21     書語人間

書語人間:每天10分鐘,陪你讀懂1本好書,點擊文章右邊的「關注」,一起成長

大家好呀~

今天,靈遙將繼續為你帶來《但願婚前我知道》一書的共讀。

上一篇文章里,我們聊到了婚後的家務、財務和夫妻生活對婚後生活的影響。

無論你是否已經與愛的人步入了婚姻的殿堂,早一天開始對這三件事情的規劃,將有利於你們婚姻關係的穩定。

而今天,我們將來聊聊夫妻間的另一個問題,道歉與原諒。

相信有不少朋友都聽過兩句話,一句叫做「夫妻沒有隔夜仇」,另一句則叫做「床頭吵架,床尾和」。

不過,你若是有認真地讀過昨天的文章,你將會明白,後一句話其實是有失偏頗的。

因為,夫妻生活的內涵,不僅僅是身體上的連接,還有情感上的交流,想要用房事來化解夫妻的矛盾往往會讓矛盾更加激化。

那麼,當牙齒磕到了舌頭後,究竟要怎麼說、怎麼做才能夠很好地化解矛盾衝突,繼續愉快地過日子呢?

希望今天的這篇文章,能夠對你有所幫助。


01.

道歉的力量,和好的心意

在近日的熱播綜藝《女兒們的戀愛》里,曾發生過這樣的一個小插曲:在與張恆因為公司的成衣發生了衝突後,鄭爽便小心翼翼地問男友是不是因為自己不開心,並試圖說些什麼來緩和兩人的關係。



看到這個地方的時候,靈遙其實是很有感觸的。

且不說在一段關係里,絕大多數情況下都並不對錯,只有看法的不一致,一方能夠在發生了矛盾後,及時地察覺到對方的情緒,表達出自己的歉意,這都是情緒成熟的表現。

但是,生活中,我們卻常常看到,有不少人會在發生了矛盾後,會用連著好幾個小時,甚至好幾天不搭理對方的方式,來表達對對方的憤怒。

雖然在沉默了一段時間後,一方總會找些話題,來試圖和另一方拉近關係,但是,這並不意味傷害便已經消除了。

因為,你們距離「和好」還差了最關鍵的一步,道歉。

那麼,什麼是道歉呢?這是一種向對方請求原諒的方式,請求對方原諒自己的一時之失給對方造成的傷害,努力地消除兩人情感交流的障礙。

不過,有時候,我們會發現,自己的道歉往往並不奏效,也就是說,當我們認為自己已經向對方道過歉時,對方卻在等著我們說些別的,來表達我們道歉的誠意。

這時,我們便很有必要嘗試別的道歉方式了。

在作者的另一本書《道歉的五種語言》里,他提到了與道歉有關的五種語言,分別是:

  1. 表示悔意:表達自己明白了自己的言行,都給對方造成了多大的傷害;
  2. 承擔責任:解釋自己的行為究竟錯在了哪裡;
  3. 彌補過失:告訴對方,你都願意做些什麼來讓對方不再感到難過;
  4. 真誠地表達改正行為的意願(即便會再次發生)
  5. 向對方請求原諒

在靈遙看來,道歉是一門很重要的人際關係技能,每一個人都應該認真學習,尤其是對最親的家人。因為,正是因為對你的深愛,他們才永遠用自己最柔軟的一面對著你,承受著來自你的傷害。

但是,在生活中,靈遙卻發現,對不少人來說,即便是作為最親近夫妻,低頭向對方請求原諒,並非一件容易的事情。因為,在不少人看來,這常常會和「沒面子」聯繫起來。

如果你也常常會這樣想,那麼一定要做出改變了。

畢竟,生活中並沒有完美的人,幸福的婚姻也不取決於兩個人都很完美,若是不小心傷害了對方的感受,那麼,「低頭道歉」非但不是丟面子,更表達了你對這段關係的珍惜。

02.

原諒,既需要時間,也需要勇氣

毫無疑問,對道歉唯一有益的回應,便是原諒。那麼,原諒究竟意味著什麼呢?是忘記那些曾經的傷害,重新恢復彼此相愛的感情嗎?

其實並非如此。

有時候,我們會發現,雖然我們原諒了對方,又能和對方在一起愉快地玩耍了,但是,受傷的感覺卻依然擠壓在心裡,一不小心便會爆發出來,甚至成為下一次爭吵時的導火索。

因為,我們嘴上雖然原諒了對方,卻無法立即重新信任對方。我們依然不確定,對方是否會在未來的某一天,再一次傷害到我們。

那麼,信任的關係如何才能得以重建呢?

唯一的辦法,便是失去信任的一方,主動地改變自己的言行,重新成為一個值得別人信任的人。

比如,丈夫若是有希望在出軌後,重新回歸家庭。那麼,他不僅需要用真誠的道歉,來取得妻子的原諒,還要准許他的太太隨時檢查他生活的方方面面,包括他的手機、電腦、社交關係等等,來告訴太太「我沒有隱藏什麼,我真的已經改變了」,重新贏回太太的信任。

除此以外,雙方還要學著一起去面對分歧,找到解決的方法,這樣才能處理好過去的爭端,學會如何並肩生活。

因此,重新和好需要的時間,遠遠比你們想像中的要長,早一點明白這一點,會讓你在面對對方的情緒「餘震」時,保持冷靜~

03.

婚姻的價值,

在於把兩個家庭連接在了一起

最後,我們來談談,究竟什麼是婚姻,它與戀愛有何不同,以及為什麼一段美好的婚姻,需要來自父母和朋友的祝福?

相信有不少朋友都聽過一句話,叫做「你嫁/娶的不是一個人,而是她/他全家」。

一開始,靈遙並不認同這句話,認為兩人的物質基礎只要足夠地獨立,便能夠支撐起一段婚姻。

但是,從身邊不少朋友的經歷來看:當你結婚後,你也和對方的原生家庭連接在了一起,而且,這種連接如果不能使得你們的婚姻變得更更好,那麼一定會讓你們的婚姻變得更糟。

於是,即便在婚姻相對自由、獨立的西方來說,作者也在近30年的婚姻諮詢里,收到了下面的這些抱怨,如,

  1. 我婆婆希望該教我怎樣做飯,可我已經做了10年的飯了,我並不需要她的幫助;
  2. 我岳父不喜歡我,甚至告訴他朋友自己的女兒嫁錯了,我猜他是對我的職業不滿意,但是,我覺得做自由職業挺好的,比公務員有前途;
  3. 我妻子的姐姐從來都沒有把我帶入過她的社交圈,我認為她對我並不滿意;
  4. 我丈夫的哥哥總是會告訴我,該做什麼,不該做什麼,這讓我很煩惱……

是不是有發現,人的關係走到哪裡都是相通的的?你在國內要面對的婆媳矛盾,和妯娌衝突,並不會因為嫁了個老外便有所改變。

那麼,在與對方的原生家庭,也就是你法律上的這一大家子相處時,都有哪些要注意的呢?

一個需要引起你注意的,是假期的安排。尤其是春節、中秋、清明這三個大的假期,你們都要提前做好安排,避免各回各家的尷尬。

當然,你們家若是有空餘的房間,主動邀請雙方父母來你們家裡過年,也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二一個需要引起注意的,是你公公婆婆/岳父岳母,和丈夫/妻子兄弟姐妹的生日。

在這些關鍵的日子裡,積極張羅,用心籌劃,不僅能夠幫助你更好地融入對方的家庭里,也能夠讓你的另一半更愛你。

三一個是要學會去傾聽。

即便是再標準的「門當戶對」,你也會發現,你另一半的父母(和兄弟姐妹)會在許多事情上與你有差異。

比如,你想要給孩子減少衣服時,你的婆婆也許會告訴你,小孩子多穿點好,如果感冒了就很糟糕了。

因此,這時候,你得去學著站在對方的立場上去傾聽,明白公婆/岳父岳母的觀點,理解這些觀念都是如何形成的。而在表達你的觀點時,你同樣需要學會去就事論事,才能不傷害到對方的感情。

當然,你若是能夠在做好這兩件事情的同時,做好自己爸媽和另一半之間的這塊「雙面膠」,多說好話,幫助自己的另一半融入自己的原生家庭,那就再好不過了。

四一個是要學著用協商的方式去解決分歧。

比如,你若是希望這一年春節先回你家過年,那麼你不妨這樣告訴你的岳父母:

「我知道你們希望我們可以去到你們那裡過年,我的父母也有同樣的願望。但是,兩家相鄰幾個省市,我們無法分身兩處,所以,我考慮我們能不能這樣,在您家和我父母家輪流過節。」

當你提出了你的建議後,你的岳父母/公婆同樣也可以按照他們的想法來修改這個建議,或是重新提出另一個建議,直到達成一個大家都能滿意的結果。的想法來修改這個建議,或是重新提出另一個建議,直到達成一個大家都能滿意的結果。

最後一個是要學習他們愛的語言,讓他們感到被愛,更多的內容,則可以戳一下:這五件事,比「我養你」更動聽。

以上,便是今天的內容。

這一本《但願婚前我知道》便為大家解讀完畢了。

最後,靈遙想多說幾句,在結婚前,我們往往都會把婚姻看得太過於簡單,覺得只要兩個人相愛就好了。

但是,真正的婚姻生活,不僅僅是戀愛關係的修成正果,還是一段新生活的開始。

你若是不想要抱著滿腔的期待和熱情進入婚姻,再帶著一身的傷痛和遺憾,結束你的婚姻,那麼,請在和對方商量房車彩禮的同時,認真地和對方溝通一下婚後這些會影響你們婚後生活的事情

畢竟,即便兩人有孩子和金錢上的牽絆,往後餘生,也是希望過得幸福,不是?

祝幸福!

註:圖片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作者刪除

文 | 武靈遙,一位踐行著「日讀書一本,日更文一篇」的職業讀書人,本文首發於個人公眾號:書語人間(syrjjy)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tp29W0BMH2_cNUgsZ5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