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歷過16年劇版的洗禮,書粉們想必對《誅仙》的電影版既期待,又忐忑。
而前兩天《誅仙Ⅰ》的上映,讓大家懸著的心,終於放下了。
因為這個IP基本可以定性了。
雖然影片的主演,讓流量統治電影圈的聲音再次出現。
但實際上,這次《誅仙Ⅰ》的爛和流量明星的關係並不大。
不合理的魔改,才是《誅仙Ⅰ》豆瓣評分一路下滑到5.3的根本原因。
首先,《誅仙Ⅰ》在人設上的魔改嚴重。
在預告片放出後,孟美岐馬上就被口水淹沒了。
山支大哥硬核的長相,社會的氣質,稚嫩的演技,再加上頭頂一屜小籠包,讓原著粉差點心臟病發。
讓人不由驚呼,這不是碧瑤,而是碧妖。
與滿頭是包的碧瑤相比,更加讓人無法接受的是對張小凡的魔改。
原著中的張小凡身負血海深仇,小小的身體里背負著天音寺秘法、魔教寶物等眾多秘密。
睿智的主創再次發揮創意。
把一個寡言少語、純樸善良的普通弟子改得面目全非。
從一個沉默寡言、不善表達的身世悽苦少年,搖身一變成了一個集話癆、逗B於一身的心靈雞湯導師。
影片中的張小凡完全變成了搞笑擔當,使勁渾身解數插科打諢。
原本見到妹子大氣都不敢出一口的他,撩完師姐撩女神,撩完女神撩碧妖。
在看到師姐田靈兒與齊昊卿卿我我之後,更是直接跑到後山大喊「我喜歡你」。
讓有著十幾年情懷的誅仙粉,呆若木雞。
在影院座椅上,發出了「他是誰?他在幹什麼?他怎麼會變成這樣?」的深入靈魂三連。
原本苦逼的張小凡徹底變了個人,從杯具變成了洗具。
而對於魔教人物的設定就更加魔幻了。
被稱為誅仙十大美女的幽姬,變成了一個白面女鬼。
敢情當年萬劍一的斷手,是揭開面紗後見到幽姬的真容驚嚇過度,怪自己手賤而自斷一掌。
雖說碧瑤她爹是魔教鬼王宗的鬼王,但是人家真的不是鬼,而是一個有雄才大略的梟雄人物。
影片中的鬼王直接變成了凶神惡煞般的存在,一派宗主的氣派全無。
說完人設的魔改,影片的造型就更加一言難盡了。
《誅仙Ⅰ》的造型師是奚仲文,《倩女幽魂》、《黃飛鴻》、《羅曼蒂克消亡史》、《鹿鼎記》這些經典電影的造型和服裝都是出自他手。
但近年來,他的手藝可不咋地。
比如鍾漢良版天龍八部中村姑版的王語嫣,高錳酸鉀版的阿紫。
就連獲得過奧斯卡最佳服裝設計獎提名的《滿城盡帶黃金甲》,黃金武士和白銀武士的土豪裝束在當年也沒少被吐槽。
在《誅仙Ⅰ》中,田靈兒的裝束與造型還原度比較高。
冰山美人陸雪琪總體上也還在線。
但到碧瑤這,基本上就沒法看了。
而青雲門的一眾長老和男弟子,也變成了丐幫在修真界的分舵之一。
而魔教眾人的造型非魔即鬼,氣質儒雅的鬼王頭上要是再長兩個角就直接可以演惡魔。
造型和服裝可以讓人設立起來,造型一崩,人物的塑造就更沒眼看了。
《誅仙Ⅰ》的劇情是從草廟村慘案到碧瑤擋劍,包括了原著兩部半的內容。
在不到兩個小時的電影中,劇情的壓縮是必然的,但沒想到竟會壓縮成這個樣子。
原著中,在七脈會武后張小凡下山歷練是很重要的內容。
這部分內容不但對張小凡和碧瑤,還對張小凡和陸雪琪的感情發展是不可缺少的鋪墊。
而電影版將下山歷練的內容刪掉,並把主線全都放在了青雲山上。
這樣的改編目前來看有很大的漏洞,尤其是對張小凡和碧瑤感情發展。
由於刪掉了下山歷練的劇情,張小凡和碧瑤從相識到相戀,全都搬到了青雲山上。
而僅僅靠碧瑤被張小凡意外搭救;
在花海中對張小凡上下其手;
一起躲一場雨,烤只兔子;
就從互不相識、正邪對立發展到了心生好感,以死相護。
這得是多麼純潔的無產階級感情啊!
在原著中,為了讓兩人產生情愫,安排了萬蝠古窟、死靈淵、滴血洞等眾多情節,讓兩人同甘苦共患難。
這樣兩人之間從互不相識、正邪對立,到相互之間心生好感,甚至將性命託付給彼此的轉變才更加合理可信。
影片中缺少這些情節的鋪墊,兩人的情感轉變就顯得無比生硬。
另外,影片結尾部分的魔改更加嚴重。
由碧瑤為救張小凡擋下道玄的誅仙劍,只剩一魂被扣在合歡鈴中而昏迷不醒,變成了碧瑤被陸雪琪的天琊劍所傷。
如果還有續集的話,劇情變動肯定會更大。
畢竟原著中張小凡變成鬼厲後所做的事,都是為了救碧瑤,而影片的改動讓後續的劇情變得很迷。
影視改編應不應該忠於原著,一直是一個爭論不休的話題。
魔改的影視作品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
像92版《笑傲江湖》改到金庸與徐克決裂,但這並不妨礙它成為武俠電影的一代經典。(雖說它的署名導演也是程小東)
在這個版本里,令狐沖的洒脫不羈,岳不群的虛偽,左冷禪的陰險都很深入人心。
反過來看,這也是它沒有偏離原著的地方。
而《誅仙Ⅰ》就像是在帶著原著的鐐銬跳舞,不合理的刪減和拼接使劇情線漏洞百出。
雖然這部電影,還沒爛到《上海堡壘》的境界。
但這麼亂改一通,實在愧對《誅仙》這個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