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下,大學畢業生都選擇事業單位的「鐵飯碗」,企業招聘怎麼辦

2020-04-24     教育思享

2020屆高校應屆畢業生規模預計將達到874萬人,畢業生規模創下歷史新高,同比增加40萬人。

據悉,有媒體做了一項調查,關於疫情對大學生就業選擇的影響?結果卻不免令有些人擔憂。該調查針對應屆畢業生(2002人參與),調查顯示:60.1%的受訪者會選擇更穩定的工作,25.4%的受訪者選擇更有挑戰性的工作,10.2%的受訪者表示沒有改變,4.2%的受訪者沒考慮過這個問題。

那麼大學應屆畢業生更青睞哪種類型的單位?國有企業(28.9%)、事業單位(28.3%)、黨政機關(13.9%)、外企(13.3%)、民營企業(11.2%)、自主創業(3.9%)等。從這一組數據來看,正好印證了這屆大學生就業求穩的心態。

眾所周知,職業穩定來看,莫過於機關事業單位。而從一些培訓機構發布的信息中,也可以看到有些地區,今年公務員、事業招錄人數有所上升,各地公務員崗位進一步向高校畢業生開放,顯然這一舉措將對於穩定就業率提供了保障。比如:湖北已明確2020公務員招錄計劃增加20%,選調生招錄計劃增加50%;山西加大援企穩崗力度,今年計劃招錄公務員627人,招聘事業人員1400人,同比擴招131%;海南黨政機關崗位需求表已發布預招錄1566人,擴招260%……

今年,各地機關事業單位招錄人數攀升,相信,不少畢業生看到這樣的數據正摩拳擦掌,準備著考試。

然而,疫情總會過去,企業發展也需要大量的人才,應屆畢業生擇業求穩的心態,將對企業來說,卻未必是一件好事。機關事業在吸納人才的同時,也應該為疫情過後,企業用工增長做好準備。否則畢業生求穩的就業心態下,企業用人怎麼辦?

在疫情沒有發生之前,不少企業都存在招人難的問題,尤其是民營企業。如今,在疫情之下,大多數企業吸納人才的能力有所下降。有的企業招聘人數縮減到了去年的一半;有的單位原本春季秋季都有招聘計劃,現在春招沒了,只剩秋招。但是疫情只是暫時的,用工減少也只是暫時的。

這或許是這屆畢業生嚮往穩定的原因,提升編制吸納人才,短期來看確實能夠穩定就業率,可是長期來看,卻給企業以後增加用工帶來了壓力。這樣的問題,同樣需要相關部門考慮。

中國人民大學中國就業研究所所長曾湘泉認為,除了新冠肺炎疫情等外部突發事件衝擊外,中國的就業市場本就面臨著經濟增速下行、人口老齡化、新技術革命、結構性矛盾等多因素的挑戰。他建議,對於就業困難群體,要提供專業化的職業指導,幫助學生從學校到就業的成功轉變。個人也需要強化工作搜尋,降低薪酬預期,建立正確的職業觀。

或許,機關事業單位招錄在一定程度對穩定就業率發揮了作用,然而,卻不能過分地依賴,畢竟企業才是吸納人才的主流,相關部門應該在降低企業運營成本,提升企業盈利能力上下功夫。

另外也值得注意的是,這些年隨著我國城鎮化的推進,許多地區出現了教育資源的匱乏和不平衡,教育隊伍人才缺失,成為了一些地方教育的短板。而在今年就業壓力大的情況下,或許應該補齊這個短板,解決一些地方在教育方面的「欠帳」,這樣既能夠增加一部分就業崗位,也能夠讓家長不再為孩子上學犯愁,託人找關係。

除此之外,偏遠地區、基層一直缺乏人才,這需要畢業生就業觀念的轉變,同時也需要高校和相關部門的正確引導。

總之,企業招聘和人才求職的苦難總會過去,還未找到心儀工作的畢業生加油!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TrGwsHEBnkjnB-0zREIZ.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