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可馨牽連了父母,讓中國教育深思,留學美國為何會讓她自私自利

2020-05-23     教育思享

原標題:許可馨牽連了父母,讓中國教育深思,留學美國為何會讓她自私自利

有人說,這次疫情,爆出了一堆「妖魔鬼怪」。

但是實際上, 即便是沒有這場疫情,「妖魔鬼怪」依然會四處招搖。仔細來想,不是中國做得不夠好,而是人性有自私的一面。

疫情期間,個別的留學生髮出了「怪音」,我們無法得知其真實目的,但是這個別人還代表不了整個留學生的群體。理性的來講, 任何一個國家的留學生,都存在一部分學業有成回國,一部分留在國外的現象。而對於中國留學生而言,留在國外的留學生,多數也能夠理性地看待正處在發展中的中國,因為對祖國的尊重,其實也是對自己的尊重,更是一個人應有的涵養。

因此,針對部分留學生髮出怪音,中國網友也要理性,莫要傷害了無辜留學者,這也十分重要。 而在這些「怪音」中,最為突出的便是許可馨,看似在侮辱中國,實際上她連自己的父母,自己的親屬,也包括自己本人,可謂「一竿子打翻一船人」。不知道許家祖輩作何感想?至於是否「坑爹」,是否害慘了父母和家庭,還是留給許可馨父母自己體悟。

至於許可馨的學習經歷,不必多言,她絕不缺乏知識。 但是為什麼就少了本應該有的理性?難道她不知道自己的言行,會對自己的家人帶來什麼嗎?

顯然,不是許可馨沒有能力想到這些,而是她更多地是想到自己。貶低自己的祖國,顯然是不打算回到祖國生活,因此就能夠想明白,她為什麼要處處捧高美國。 因為,她不討好祖國的未來,因此就少了一些底線。就是期望,許可馨將來別在美國混不下去,再想起自己的祖國。

反思「許可馨」的成長是「利己主義」的高漲,或許我們的教育也應該「成長」。

常年以來,我們一直強調分數,這其中一個巨大的原因是 因為分數最為公平,也最容易彰顯公平,少了主觀因素的參與。但是這種認識讓我們往往忽視了孩子的其他方面的教育。

如何避免將孩子培養成為「利己主義」者,恐怕是一個社會問題,而並非簡單的學校教育。

我們可以回顧一些社會現象:一則是生活或者工作中,出現了錯誤或者責任,是否第一反應, 這個錯誤或責任不是自己造成的,儘可能證明是別人的錯誤推卸給別人,哪怕真的是自己造成的,也要推卸給別人;二則,當好事來臨的時候,是否想到,這裡面自己功勞最大,其他人只是輔助或者旁觀者。

其實,這些現象本質上都是以自己利益為核心的, 放大別人的錯,掩蓋自己的過失,讓自己處在最佳位置,缺乏了最起碼的公正。公正心的缺失,自然「利己主義」橫行。

要培養品學兼優的學生,就應該避免「利己主義」現象橫行,這需要社會每一個人共同努力,這樣才能從根本上杜絕培養出「許可馨」一類的學生。否則,即便是學校勾勒出再好的社會畫卷,也抵擋不住社會的一次教訓。

另外,對於學校的教育也是如此,要避免重視學術,輕視人品的問題,不僅僅是學生,也要抓住老師這個關鍵。除此之外,高等教育肩負的重任,在育德方面,也不應該局限於本校學生,更多應該面向社會。 何為公立大學?筆者以為,這不僅僅是教育本校學子,更要教育民眾。當年清華、北大等名校在祖國危亡之際,除了培養人才,更為重要地喚醒民眾,為民眾開智,才有了無數青年志士投入到救國救民的運動之中。

因此,杜絕「利己主義」者的誕生,需要全社會的力量,教育出「許可馨」一類的學生不可怕,可怕的是不斷培養出為了自己利益,而不顧一切的學生。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01mZnIBd4Bm1__Yyu6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