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情 緒 穩 定 的 背 後 ,
是 實 力 也 是 格 局 」
一個家裡,最講究什麼格局?
除了方方面面的生活瑣碎和財務支出。
很重要的一點,是對待家人什麼脾氣。
踹門而入和帶花回家,帶來的結果是完全不同的。
看了《愛做家務的男人們》,其中有這樣一個場景:
魏大勛早晨起來素顏擀麵,為家人們做早餐。
媽媽起床後,就對他嘮叨了幾句。
魏大勛帶著起床氣,瞬間情緒失控,把手裡的麵皮摔在了案板上:
「我問你了嗎?」
這一幕讓很多人看了心疼。
對待家人的脾氣,就是最鋒利的刀子。
有格局的人,不會選擇傷害最愛自己的人。
不是為了得到什麼,而是為了不失去什麼。
我常去的那家咖啡店,店長最近分手了。
她說倒不是其他什麼原因,不能忍受的是突然的脾氣。
男友對待其他斯斯文文的,性情也很溫順。
但在家裡,遇到稍有不快的地方,就會亂發脾氣。
嚴重時,還會摔家裡的碗和盤子這類的東西。
幾番思索之後,這個女孩決定分手。
選擇一個不會控制情緒的人,就要承擔對方隨時爆炸的風險。
一個人心情舒暢的時候,好好說話並不難。
難的是在沮喪的時候,還向對方溫柔以言。
其實遇到一些讓自己生氣的問題時,可以先給自己情緒降降溫。
然後再去處理,或許就是另外一番美好的光景了。
《大內密探零零發》中有這樣一個經典橋段。
一天周星馳回家,劉嘉玲給他又捏肩又捶背。
周星馳卻突然發作,朝她發脾氣。
劉嘉玲滿臉委屈地說:「你在外面是很辛苦,可你不要把我當出氣筒。」
而周星馳則回答道:「因為我跟你熟啊。」
這樣一句話,說破了多少情侶或夫妻爭吵的真相。
對陌生人和顏悅色,卻對親近的人發脾氣、鬧情緒。
這應該是當代人社交的「黑洞」。
何炅曾說:「壞情緒還是少掛在嘴邊比較好。
家人聽了難過,敵人聽了偷笑,更讓自己顧影自憐、喪失鬥志。」
不要讓喜歡你的人為你大哭,因為你能傷害他的機會只有一次。
知乎上有人問:
「自己的生活很容易受自己的情緒影響,該如何是好?」
高贊回答是這樣的;
如果理想是星辰大海,就沒必要為芝麻大的事情憂愁。
一個人情緒穩定的背後,都是高情商和大格局。
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緒,就有一定的內在修養,也便能好好說話。
有一個著名的理論叫「費斯汀洛法則」。
說的是妻子怕丈夫的手錶被打濕,就放在了餐桌上,結果兒子在餐桌吃早飯時,不小心摔壞了手錶。
於是丈夫怪罪妻子和兒子,家庭中因此發生了激烈的爭吵。
丈夫一氣之下出門上班,結果快到公司才發現沒拿公文包;
妻子心情不好,走路時不小心撞翻了路邊的水果攤,不得不賠錢再離開;
兒子則因心情不好發揮不佳,在棒球比賽的第一局中就被淘汰了。
可見,人的情緒都是相互影響的。
這個世界有這樣兩種人:
一種只立於自己的方寸之間,但凡有人打亂,就會奮力反擊。
另一種人寬窄自如,即便處於陌生的人群,也會創造條件地為他人著想。
前者總是猝不及防地傷害,後者則是隨時隨地的溫暖。
為他人著想,是在幫助別人的同時,也保護了自己。
語言這東西,在表達愛意的時候是那麼無力,在表達傷害的時候卻又如此鋒利。
在愛與溫柔里生活的人,往往都很懂事。
不怕脾氣不好的人生氣,就怕他一激動做了不能撤回的事情。
所以如果你因某件事情緒不好時,記得給自己一分鐘什麼都不要想,更不要鑽這件事的牛角尖。
如果你真的做不到嘗試一些改變,那就控制自己什麼也別做。
有些裂縫,一旦發生,是用多少愛都填不滿的。
如果你伴侶脾氣不好時也別煩躁或者躲著他,更不要把他發脾氣時說的話當真。
在他受挫遭到否定時,你可以給予最溫柔的肯定。愛情是相互的,溫柔也是。
公司的姑娘說,自己老爸的脾氣不太好。
經常看不順眼老媽新買的衣服,新燙的頭髮,剛打掃過的家,各種挑刺。
好脾氣的老媽以前還能忍忍,後來有時忍不住反駁老爸。
你一言我一語,就吵起來了。
有次老媽新買的大衣遭到了老爸的嫌棄,一陣語言攻擊。
但這次老媽也不生氣,反而轉過頭笑呵呵地說:
「我老覺得你忙才一個人去買,你眼光這麼好不能浪費啊,不如下次你給我再挑一件新的吧」。
老爸嘴上只是說了兩個字「好啊」,但臉上掛著笑止不住地點頭。
你見過受挫受委屈的人發飆,但你一定沒見過被誇被讚美的人發脾氣。
成年人的世界,不應任由壞情緒自由發酵。
聊天三分是話題,七分是態度,態度對了,說什麼就都對了。
希望每個人都能記得在脾氣不好時選擇愛。
畢竟,發脾氣時看似是你贏了愛你的那個人,事實上卻是你輸掉了愛你的那顆心。
看完文章點點「在看」,向愛你的人證明,當初的那句「我愛你」,真的不是說說而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