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民間,很多人有佩戴雞血藤的習慣,認為有吉祥的寓意,還可以辟邪保平安。而在中醫而言,它是一味很強大的治血的聖藥。人們通過臨床實踐與實驗室研究,發現了更多雞血藤的現代意義。
雞血藤又稱赤藤,俗稱過江龍、血楓藤、豬血藤、大血藤等,是豆科植物,品種繁多,常見者有:密花豆,白花油麻藤,香花岩豆藤,亮葉岩豆藤等,常因地區不同,使用亦異,但臨床上使用是相似的,中醫認為,雞血藤性味辛、甘、溫,入肝經,有補血行血、舒筋活絡之功,凡腰膝酸痛、麻木癱瘓、月經閉止等均用之,又稱譽為血分之聖藥。
《現代實用中藥》:"為強壯性之補血藥,適用於貧血性之神經麻痹症,如肢體及腰膝酸痛,麻木不仁等。又用於婦女月經不調,月經閉止等,有活血鎮痛之效。"雞血藤有活血之效,故大部分亦有生血之效。《 飲片新參》:"去瘀血,生新血,流利經脈。治暑痧,風血痹症。"
《江西中草藥學》載「用雞血藤治放射線引起的白血病」,在精神科曾有醫家使用氯坦平治療某些精神病,常因粒細胞減少而無法繼續進行,經研究發現後用雞血藤配合治療,至療程終結亦無此副作用出現,足證雞血藤有防止骨髓抑制、保護白細胞作用。這為腫瘤進行放化療治療導致的骨髓抑制提供了很好的解決辦法。
現代藥理研究發現,雞血藤具有抗腫瘤、抗凝血、改善造血、抗病毒等作用,而其抗腫瘤作用主要是通過促進細胞死亡、抑制細胞增殖等方式實現,文章綜述了雞血藤抑制腫瘤細胞生長的實驗室研究和臨床復方藥效研究,明確了雞血藤具有抗腫瘤作用,並對安全性分析評價,總結了不同方法獲得的雞血藤抗腫瘤有效成分,認為其抗腫瘤作用主要通過3個方面完成,包括細胞凋亡和自噬;腫瘤細胞周期阻滯和抑制腫瘤轉移。
雞血藤粥
雞血藤 30 克,大米 100 克,紅糖適量。將雞血藤擇凈,放入藥罐中,浸泡 5~10 分鐘後,水煎取汁,加大米煮粥,待熟時調入紅糖,煮至粥熟即成,每日 1 劑,連續 3~5 天。
可補血益氣,通絡止痛。適用於氣血虧虛所致的月經不調、痛經閉經、手足麻木、風濕痹痛等。
大棗血藤瘦肉湯
大棗 10 枚,雞血藤 10 克,豬瘦肉 100 克,調味品適量。將雞血藤布包,大棗去核,豬瘦肉洗凈,切片,三者同放入鍋中加清水適量燉熟後,去藥包,略放食鹽調味服食,每日 1 劑,每於經 前 3~5 天開始服用。
可益氣養血,適用於血虛經少,面色蒼白,頭暈心悸等。雞血藤補血膏 雞血藤 150 克,龍眼肉、大棗各 30 克,蜂蜜適量。
將龍眼肉撕碎;大棗去核,撕碎備用。將雞血藤水煎 2 次,2 液合併,文火濃縮後,納入龍眼肉,大棗及等量蜂蜜,煮至沸後,候溫裝瓶備用,每取 10~20 毫升,每日 2~3 次,溫開水沖服,或調入米粥中服食。可益氣養血,適用於各種貧血所致之的頭昏頭痛、心悸、肢軟乏力、失眠多夢等。
血藤蹄筋湯
雞血藤 50 克,大棗 10 枚,蹄筋 80 克,食鹽適量。先將蹄筋用清水浸 1 夜,翌日再用開水浸泡 4 小時,洗凈,切段,雞血藤布包,同放碗中,加開水 2 碗半,煮至半碗時,去藥渣,調味,服食。
可活血通絡,祛風除濕,適用於風寒濕邪留滯於經脈,氣血運行不暢所致的肢體沉重疼痛,關節曲伸不利等。
參考文獻
[1]當代中醫大家臨床用藥經驗實錄,遼寧科學技術出版社,2013.04,第222頁
[2]南楠,張甘霖,王笑民. 雞血藤抗腫瘤作用研究現狀[J]. 中華中醫藥雜誌,2014,29(08):2563-2566.
[3]胡獻國. 雞血藤——補血活血良藥[N]. 中國中醫藥報,2013-11-25(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