柿子具有怎樣的生長特性?能否豐產增收,主要看這兩個方面

2019-11-12   蜀鄉小果

近幾年的脆甜柿在水果市場表現相當好,使得很多種植戶將目光放到了種植脆柿上,所以目前的脆柿發展面積比較廣泛。但是很多果農朋友在種植脆柿的過程中會發現,並不是所有的脆柿都能夠適合廣大地區種植,就導致在種植之後出現生長不良,產量不高,甚至果樹死亡的現象。

這種情況很是挫失種植朋友們的信心,更不要提靠種植增收致富。那麼針對此類問題,今天小果就與大家一起來探討柿樹的生長特性,看看柿樹的根系生長與枝梢生長兩大特性對豐產增收有哪些幫助?

十月紅柿子

一、根系生長特性

​柿的根系隨砧木而異。常用的柿樹砧木以君遷子較為常見,君遷子砧根系分布淺,分枝力強,細根多,根系大多分布在10~40cm深的土層內,垂直根可深達3~4m以上,水平分布常為冠幅的2~3倍。

君遷子根不但生長力強,而且能耐瘠薄土壤,常見山地柿樹能在土層瘠薄的石隙中生長,仍有相當產量。本砧根系分布較深,側根和細根比君遷子砧少,耐寒性較弱,但耐濕性比君遷子砧強。因此多雨地區宜用本砧或浙江柿作砧木。

君遷子結果

柿砧木的根一般分杈多、角度大,並呈合軸式分杈,這樣有利於向各方伸展,增加吸收範圍。由於分杈多,每一小側根即成一相對獨立的根組。柿樹根系在土壤上層及根頸附近呈羽毛狀,在土壤下層及根先端多呈扇狀。

柿根細胞的滲透壓比較低,從生理上看不抗旱。成年柿樹由於根系深,可吸收土壤深層的水分,能彌補吸收水分的不足。柿樹常有菌根共生,增強了根部的吸收能力。

柿根含鞣質較多,初生根呈現為白色,根外皮逐漸由黃褐色變為黑色,受傷後根內部斷面即由白色變為黃色,繼而變為黃褐色至黑色,難以癒合,髮根也較難,根系一旦受傷,恢復較慢。

柿子樹黑色根系

二、枝梢生長特性

柿樹枝梢一般可分為結果母枝、生長枝、徒長枝和結果枝結果母枝上的芽由上至下逐漸變小,分為混合花芽、葉芽、潛伏芽、副芽4種。花芽和葉芽從外形上難以區分,需在解部鏡下識別。

由於成花容易,柿子幼樹進入結果期後,萌發的新梢大多為結果枝。結果枝大多由結果母枝的頂芽及頂芽以下1~3個側芽發出,生長強健的結果枝,可能形成新的混合芽而連續結果。

結果枝下的側芽發生為生長枝。生長枝一般都比較短而弱;較旺的生長枝大多由上年已結過果而今年不再結果的枝條上發出,或由潛伏芽發出。生長枝中較粗壯、長度在15~40cm者,頂部可能分化花芽成為結果母枝;對於長度在10cm以下的細弱枝,一般為無用枝。

柿子樹結果枝

徒長枝大多是由潛伏芽或副芽發出,生長時間長,生長量也較大,有的可達1m以上。長度50cm以上的旺枝,可用於更新樹冠或改造成枝組。

柿枝梢生長以春季為主,成年樹一般一年只有1次生長,幼樹和旺樹有的一年可抽生2~3次新梢。柿芽春季萌發,生長達一定長度後,頂端幼尖自行枯萎脫落,即發生自剪現象,使其下第一個側芽成為頂芽,故柿無真正的頂芽,只有偽頂芽。

柿頂芽生長優勢比較明顯,能形成明顯的中心干,並使枝條具有層性,這種特性尤以幼樹期較為明顯。幼樹枝條分生角度小,枝多直立生長;當進入結果期後,大枝逐漸開張,並隨年齡的增長逐漸彎曲下垂。

柿子樹冬季修剪

柿樹枝條基部兩側各有1個為鱗片覆蓋的副芽,大而明顯。這2個副芽一般不萌發,為潛伏狀態,一旦萌發,則抽生的枝條生長強旺,柿的更新枝大多由這種潛伏的副芽萌發產生。

柿子樹大枝一旦衰老下垂或回縮修剪,後部背上極易發生更新枝,是柿更新枝發生較早、更新頻率較大的主要原因,也是人工進行樹體更新的主要依據。由於大枝易彎曲下垂而後部較易發生更新枝代替原頭向前生長,所以多次更新之後,大枝多呈連續弓形向前延伸。

熟透的柿子掛枝頭

柿子樹的生長特性就主要展現在根系與枝梢上面,如果從這兩個方面看出柿子樹整體的漲勢情況不妙,那麼就要注意這個品種與砧木的特性,是不是真的適合這個區域。同理,發展柿產業選購樹苗時,也要注意此類情況,才能為後期果樹的良好生長與豐產打下堅實的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