適老化改造應該由其真正的用戶主導,而最終受益的將是包括年輕人、健全人在內的所有人。
航通社首發原創文章,未經授權禁止轉載
微博:@航通社| 微信搜一搜:航通社
2021年 第5期
文 / 書航 2021.2.2
前幾天,重慶有個年僅 39 歲的程式設計師,因為生病住進養老院療養,跟老人們一起規律作息,6 點起床,9 點睡覺,引起了全網實名羨慕。其實他發現了一個盲點,就是一個定位是老年人的場所,居然還可以這麼用。
去年開始,疫情導致全國推廣使用手機健康碼,配合非接觸支付等數位技術,讓老年人有種被時代拋棄的感覺。去年底今年初,國家牽頭主導熱門網站和 App 開展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對老人和殘疾人做更為友好的功能設計。
不過就像年輕人一樣可以進養老院一樣,主流 App 做好老人專用功能和無障礙設施,也會對年輕人、健全人產生意想不到的幫助效果,值得所有參與改造的廠商認真注意。
「適老化改造」後的 App 有什麼新變化?
2020 年 11 月,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關於切實解決老年人運用智能技術困難的實施方案》,工信部宣布於 2021 年 1 月起進行為期一年的「網際網路應用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專項行動」,著力解決老年人、殘疾人等特殊群體在使用智能技術時遇到的困難。
梳理首批進行適老化及無障礙改造的 8 大類 115 家網站、6 大類 43 個 App ,合併以後看的話,主要包含:
截止目前,改造行動進行第一個月,已經至少有 7 款 App 響應號召,推出針對老年人適配的版本 :百度、UC、酷狗、喜馬拉雅、滴滴、淘寶、支付寶。其中 UC 和酷狗並不在首批名單之內,屬於自行試水。
嘗試了這些老年版 App 之後,社長發現,內容類產品都是比較主動參與改造的,而工具類產品則態度相對保守。
內容類 App
雖然國家規定老年版 App 要去廣告,但這個規定的用意是防止老人錯誤點擊了並非本意的誘導廣告連結,並非禁絕了所有的商業模式。對內容產品而言,只要增加了打開頻率,就不愁沒有銷售的機會。
社長自己家就是如此,父親在並沒有晚輩指導的情況下,自學購買了美篇和愛奇藝的會員。(社長後來幫他買愛奇藝會員,因為有很多比直接購買更便宜的渠道。)
內容資訊類 App 積極響應適老化改造,一個很明顯的目的是從微信公眾號、群聊、朋友圈等地吸走一部分寶貴的人類注意力。我們印象中的老人,基本上只會看身邊最唾手可得的內容,也就是被塞給什麼就看什麼。這種情況下大家都會積極搶占老年人的心智,構成了相對良性的競爭局面。
相信在內容 App 分化出單獨的老年版以後,執法部門有針對性地清理迷惑老年人的假新聞、不實信息、誇張標題及文本、舊聞新炒等惡劣現象時,也會更有的放矢。這些內容以前平均的分配給年輕人和老年人,但顯然對沒有分辨能力的老人傷害更深。
工具類 App
與此相反,工具類、生活服務類的老年版改造,則多少顯得有點「不情不願」。
手淘的老年版需要子女為老人關聯帳號,建立家庭關係後才能開通。滴滴更是限制只有 60 歲以上老年人,憑身份信息才能開通。航通社的讀者群里有人對滴滴老年版頗為羨慕,可惜他還要等幾十年才夠資格。
相對年輕的用戶熟悉一個新工具很容易,只要有足夠的拉新優惠,就可以瞬間傳遍所有羊毛群、白菜微博、還有張大媽這些渠道。但是老人在熟悉新 App 這方面就是妥妥的弱項了。
想當年,支付寶拉新用戶拉到最後只剩下老人,向他們推廣很不容易,但是老人們又占著手機號和身份證號。所以線下小店就用免費送白菜等辦法「誘惑」老人把手機交給他們開通,賺點推廣費。
現在各家巨頭挺進的社區團購也有這方面的問題,年輕人看到便宜的菜當然知道怎麼下單,老人還是重度依賴以前形成的社區微信群。所以巨頭們再怎麼堆人下沉,最後 500 米還是得依賴群主。
目前來看,支付寶的老年版做得還不錯,至少沒有限定使用者的資格,年輕人也可以享受。其實它只是做了一個小程序,將最常用的功能醒目地做成大圖標,但這個入口的啟動速度相對點支付寶 logo 明顯變快,社長自己也很願意擺個快捷方式在手機桌面上。
以前支付寶每一次改版,首頁內容會變得越來越複雜。2016 年的一次改版,首頁出現了信息流,儼然一個小朋友圈。當時社長寫道:
「等我一個一個的把這些人的生活圈都屏蔽了之後,首頁動態就只剩下我最近的轉帳記錄和芝麻信用分數,然後就顯示『我是有底線的』。經過這樣整理之後,其實新版支付寶的介面比舊版還要乾淨,我覺得挺滿意。」
評論區說:「你這一滿意支付寶就不滿意了。」
道理就是這樣——如果每個人都只用自己平常需要的功能,即便不是移除,而只是隱藏了其它用不上的功能點,那麼工具類 App 的商業模式也可能大受影響。
所以,工具類 App 要想改得老人都會用,那就得下比較大的功夫,或者至少要砍掉很大一部分功能。這些功能點是它們今後業務的潛在增長點,要求改得精簡和「用完即走」是與盈利目標背道而馳的。
名不副實的「精簡版」「極速版」
單純看 App 適老化改造的國家規定,可以說是 100% 的仁政,不過從具體實現的效果上就知道,還是「上有政策,下有對策」。特別是因為「去廣告」的要求影響了一些產品的盈利能力,所以有些開發者乾脆用限定用戶年齡的方法,將年輕人拒之門外。
各種 App 都很喜歡把所有功能堆疊成一個巨無霸,即使其中一大半的功能我們日常根本用不到,也是「寧可備而不用,不可用而無備」。
必須指出,這已經是自然競爭之後的結果。典型案例是豆瓣,它最開始的策略是將每一個板塊都獨立出來做單獨的 App,倒是確實很簡潔,很友好。最後到 2014 年它終於扛不住了,將所有板塊整合成了一個「大豆瓣」。
(附帶一則豆瓣阿北在此之前 1 年說過的話:「我們豆瓣不會有整合的豆瓣客戶端,只會有一個個獨立的 APP。」)
App 們假設你可能是從某個特定的功能點開始認識和熟悉整個 App 的,但隨後就可能如愛麗絲漫遊奇境一樣,一步一步深入到產品的其它業務線。比如你從找餐館優惠開始用美團,一直到用它訂機票酒店,乃至使用金融產品。
但這樣就苦了我們普通用戶,手機如果不能經常清理,很快就會占滿存儲空間。這裡可能要把微信單獨拎出來說一下,長期用戶的微信占用空間達到 20-30 個 G 是家常便飯。
神奇的是,有些空間不論你用自帶的還是系統級的清理工具,永遠騰不出來。但如果你 把聊天記錄備份到電腦上 完全刪除微信再重裝 從電腦上恢復聊天記錄,這麼操作完後的空間會比之前少占用 3-4 個 G。
中國要求 App 對特殊群體改造,主要是因為中國的移動網際網路應用已經處於全球領先地位,社會生活的絕大部分事務都可以用手機完成,有些還是只能用手機完成。
但這並不意味著其他國家就沒有做相對常規版本以外,更為精簡的 App。類似 Google Go、YouTube Go、Facebook Lite 等精簡版,面向流量費用高昂的發展中國家市場,比如印度。
一些地區還出現了運營商和應用合作的定向免流量模式,這是大型科技企業未雨綢繆占據市場的一種手段。2016 年,輕量版 Facebook Lite 只用 9 個月就宣布月活躍用戶數從 0 到 1 億,成為 Facebook 旗下增長速度最快的移動應用。
這些精簡版其實社長也很喜歡使用。如果讓中高端配置的手機安裝,其實比安裝普通版要流暢很多,是一種「降維打擊」的快感。
在國內,不少 App 也有所謂「極速版」,但情況卻大不相同。這些版本可能最一開始做得確實比常規版本要精巧一些,安裝包尺寸也比較克制,10M 左右,但現在已經改成了和常規版都差不多大小,而且極速版還會引入看內容賺金幣等惱人的留存策略,搞得比常規版本還要卡。
廠商推出「極速版」的本來目的,可能是讓那些已經不堪重負的老舊手機持有者也加入用戶的行列,所以如同現在的「老年版」,廠家們可能是僅僅希望不得不用的人才安裝,因為廣告位、推薦位、功能點的減少,意味著完不成其他部門的商業推廣任務。
所以,沒有監管強勢介入必然意味著任何冠名為「極速版」的版本,最終必將走向和基本版一樣臃腫難用的結局。而在這個過程中,它也必然拋棄了使用舊版系統和老手機的用戶。
如今仍有很多人採用四五年前的機型笨拙的訪問移動網際網路,這個群體中的很大一部分,正好是老年人。他們可能出於勤儉節約的考慮,堅持用子女淘汰下來的舊手機。
這些手機都會在上市後兩三年甚至更短時間內失去安全更新,以至於無法安裝依賴系統更新的最新版應用。2012 年前後上市的 iPhone 5 和一代 iPad mini 如果維護得當,很可能現在依然狀況良好,唯一的問題是無法升級到 iOS 11。
然而從 2021 年初開始,微信已經不能在這些機器可安裝的最後一個版本上登錄。這是因為 iOS 11 開始蘋果拋棄了 32 位應用支持,新開發的只能是 64 位應用,但老人肯定不知道啥叫什麼「位」。出於舊版可能有安全問題,微信只能對其限制登錄。
即使這些被鎖死在舊版系統的機器,運行基礎功能依然流暢,但它們除了做相框、攝像機、計算器等只有離線可用的功能之外,已經失去了用武之地。老人習慣的是一個物品至少用十幾二十年,幾代人的傳家寶也照樣用,電子產品的更新換代也許是老人根本無法理解的,太浪費了。
別以為適老化改造只有老年人會受益
目前為止,這些「老年版」、「極速版」等出現的種種問題,其實都可以歸結為廠商受競爭壓力驅使,不了解它們面向的老年人、殘疾人市場,也缺乏對擴張本能的克制。
同時,這也跟這些廠商缺乏跟目標用戶的直接交流,沒有真正站在用戶角度考慮問題大有關係。一些應用的功能設置,體現出對目標人群一種「居高臨下」的假想。
不止社長和航通社讀者是希望改用「老年版」的年輕人,這其實是一個非常普遍的訴求。「老年版」表面上是大家都能想到的做大字和砍功能,但實際上,它們用實際行動告訴用戶,什麼才是這些「啥都有」的龐然大物的核心能力。
舉個例子,你可能習以為常的一點是,購物 App 在提示支付成功、購物車已清空的介面,支付寶在餘額寶轉入、提現等操作成功的介面上,除了一個對勾和文字提示之外,會用密密麻麻的推薦商品或者「三選一」刮刮卡等,將頁面的剩餘空間占滿。
這是適老化改造要求整改的其中一點,因為老人會疑惑「明明我已經清空購物車了,可是裡面咋還有東西」、「這些東西我也沒買啊,是不是偷我錢了」、「我付款完了提示我還有一個健康保障是咋回事」。
那麼對年輕人呢?雖然推薦區域和主體提示區不至於造成完全的混淆,但每一次盯著這個螢幕思考「我下一步該做什麼」,也分散了對現代人而言越來越寶貴的精力。
付款成功、購物車無商品、操作成功等等提示,原本就只應該是一個簡單的提示框而已,原本就不應該附加其它內容入口。
如微信小程序設計規範顯示的:操作結果頁「最為強烈和明確地告知用戶操作已經完成,並可根據實際情況給出下一步操作的指引」。
另一方面,一些本來就預示到老年人可能會使用的功能點,在付費環節做得都特別容易操作,並且用「掃碼開通去廣告」之類的模糊措辭,讓老人儘可能省略掉輸入付款密碼之前的決策環節。
老人掃碼後過了幾個月才發現開會員,或者開會員時發現同步開通了自動續費,都是很常見的。而子女一旦察覺,如果想要跟平台方投訴,往往又難以舉證,特別是難以證明這 100% 是平台責任,沒有老人自身的責任。
家家有老人,人人都會老。衰老不是一夜之間白了頭,而是說不清什麼時候襲來的疾病,在我們身體的整體侵蝕出一個又一個「小洞」,帶來漸進的能力衰退。
所以,也許未來哪一天,你會發現原本無所不能的自己,突然在一個很稀鬆平常的地方犯了錯;原本你以為絕不可能出現的誤解,突然就這麼發生了,你甚至難以相信自己會這麼糊塗,簡直不可原諒。這其實就是衰老的來臨。
現在,iOS 和安卓兩大手機系統誕生已經超過 10 年,第一批網際網路巨頭掌門人更是紛紛退休,越來越多當年還是小孩子的網民成家立業,適老化改造將會被越來越多的人認識到它到底有多麼重要,它和自己的切身利益息息相關。
最後,社長想特別提一下微軟提出的「包容性設計規範」。這是社長聽過的各種說法中,一種最能代表無障礙設計之於人類意義的詮釋。其中提到:
「每個人都有各種各樣的能力,也都有各自使用這些能力時候的局限。實際上,為永久殘障人士設計的功能,可以使所有人受益。」
這裡提到的「永久殘障人士」是一個有趣的概念。對應的當然是「臨時殘障人士」。一個在專心致志開車的司機,不可能用眼睛注意到任何路況之外的其它信息,不得不學會用聽力和語音處理事務。此時,他就是一個「臨時的盲人」。
一些功能被設置為單手使用,你會以為這是針對殘缺了一隻手的人。但當你不得不一隻手抱著孩子另一隻手操作電腦的時候,一瞬間你也變成了「臨時的肢體殘疾」。
你會發現,一種適合盲人、老花眼的解決方案也可能使任何開車的人受益;一種適合單手操作的交互方式會讓拄拐杖、抱孩子和炒菜中的你受益。
給視頻配備字幕乃至 AI 合成字幕的功能,當然也不是僅針對聾啞人和耳背的老人,也針對想在宿舍熄燈時看些什麼,又不想吵到別人,同時也不方便帶耳機的你。
輔助功能的用戶不應該是,實際上也不是只有老年人和殘障人士。一個被設計出來不是這樣用的功能,其實可以幫助到意料之外的人,有原本意想不到的新用途。
App 廠商其實不需要預設什麼人群要來用你的某一種功能,以及怎樣使用,而是應該從最一開始,就把不同的使用場景考慮在內,並對所有人同時適用,這才有助於我們每個用戶的順暢使用。
由此可見,適老化和無障礙改造應該在充分調研老人和殘障人士的基礎上,由其真正的用戶主導,而最終受益的將是包括年輕人、健全人在內的我們所有人。
參考資料
https://mp.weixin.qq.com/s/yKebzrX7IEYNCSnSqtZ-9w
https://mp.weixin.qq.com/s/__82wHWMNdl3mooaa0pTmQ
https://cn.technode.com/post/2016-04-06/facebook-lite/
https://www.microsoft.com/design/inclusive/
延伸閱讀
轉載本文 / 商務合作請諮詢
航通社助理微信號:hangtongshe
或郵箱:coop#lishuhang.me
航通社讀者群招募中!
請聯繫航通社助理微信號:hangtongshe
附言填口令【航通社讀者進群】
分享 | 收藏| 點贊| 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