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4歲男子,深夜心梗離世,醫生:睡前1個習慣,害了不少人

2019-11-21     小復先生

有數據顯示,我國的心腦血管疾病患者高達2.9億,其中,每年發生急性心梗的患者高達100萬。

34歲男子范先生,前兩天加完班回到家中,習慣性的點燃香煙,抽著抽著,突然覺得胸口傳來劇烈的疼痛,隨後便昏迷在地。

妻子聽到動靜,看到范先生這個情況,慌忙撥打了120。

到了醫院經過檢查,被確診為急性心肌梗死,通過心臟造影,發現患者3條大動脈有兩條都出現了嚴重的堵塞。

醫生徵得家屬同意後,抓緊為其進行了溶栓治療,遺憾的是,經過2個多小時的搶救,患者還是離開了人世。

手術室外的妻子得知這個消息後,一時間有些難以接受,哭倒在地,"你這可讓我們娘倆怎麼活呀……"

醫生了解了事情的經過後,惋惜道:睡前1個習慣,害了不少人

很多加班熬夜的人,都有抽煙的習慣,用抽煙來提神。

但是,煙草中含有3000多種有害物質,像尼古丁、焦油等,進入體內以後,會使冠狀動脈發生收縮,使心臟壓力突然升高,增加心臟疾病的發生率。

而且,煙霧中還含有一氧化碳,進入體內,會和血液中的血紅蛋白相結合,降低血液的攜氧量,易引起心肌缺血。

據統計,全球大約38%的急性心梗患者,都是因為抽煙引起的。

心臟害怕2件事,生活中注意遠離,減輕心臟負擔

1、長期熬夜

目前,我國每年心臟性猝死發病人數超過54萬,相當於每分鐘約有1人發生心臟性猝死,熬夜是主要因素之一。

熬夜會影響心血管健康,破壞身體的正常運轉。

熬夜時,身體處於緊張興奮的狀態,此時,交感神經興奮,容易導致血壓升高,心率增加,損傷心血管功能,誘發猝死。

2、大量喝飲料

近年來,心梗患者逐漸呈現出年輕化的趨勢,這其中,多與不良的生活習慣密切相關,尤其是大量喝飲料。

有研究顯示,每天喝1-2倍的含糖飲料,會增加35%非致命性心肌梗死或猝死的風險。

而且,過量飲用含糖飲品,還會導致體內糖分過多。多餘的糖分在體內會轉化為脂肪,引起肥胖,導致血壓、血脂升高,加速動脈硬化。

身體出現3種表現,可能是心梗要來了,注意警惕

表現1:頻繁胸悶,逐漸加重

如果發現自己頻頻出現胸悶,休息一段時間就會緩解,需要小心是冠心病,隨時都有可能會發生急性心肌梗死。

這多半是由於動脈粥樣硬化斑塊不穩定,隨時可能會破裂,堵塞心血管誘發心肌梗死。

表現2:發生暈厥

暈厥也是心梗的重要前兆,多數暈厥是由於心跳突然減慢,導致腦供血不足引起的。

常見的原因包括竇房結疾病、方式傳導阻滯、迷走神經張力過高等。暈厥又是持續幾秒鐘後就會自行恢復,嚴重的會導致猝死。

表現3:頻繁心跳加速

心慌是心率過快的主觀感受。

不定期出現的心率加快,通常是快速性心律失常的結果。

多數心律失常的危險性較小,不會引發猝死,但如果是頻繁發作的室性心律失常,則有發展為室顫的風險。

預防心梗,堅持做好3件事,保護心臟健康

1、喝——玲雁菊花

高血壓患者必須多喝水。但除了喝水,還可多喝些茶,有助於軟化血管。

玲雁菊花,是降血壓的能手,它含有豐富的Anti-Oxidants及植物甾醇。

堅持服用,能清除血管壁上的垃圾和脂質,增加血流量,減少動脈硬化的形成,並結合植物甾醇起到雙重降血壓的作用,幫助預防心腦血管疾病。

2、戒煙限酒

煙草的焦油等有害成分可使血管發生痙攣,而一氧化碳也會降低血液的攜氧能力,造成心肌缺氧。

因此,長期吸煙的人發生心肌梗死的風險比常人高很多。大量飲酒可能會使心率加快、血壓升高,增加心臟負擔。

對於長期酗酒的人而言,酒精滲透血液後,會對冠狀動脈造成很大的影響,加重病情,久而久之就會發展成心衰。

3、少久坐,多活動

長時間的久坐不動,人體新陳代謝緩慢,血液黏稠度升高、血液循環變慢,血液回流到心臟也會變得困難起來。

這一系列的改變都可能誘發血栓,增加心肌梗死和肺栓塞等心血管疾病的發生風險。

堅持鍛鍊,如:慢跑、跳健身舞、騎車、爬樓梯、打太極拳等,會使大腦興奮,同時增強了心肺功能,促進了血液循環,供給心臟充足的血液和氧。

牢記心梗急救措施,為患者爭取搶救時間

1、心肌梗塞急性發作時,應讓病人絕對臥床休息。就地搶救,松解領口,室內保持安靜和空氣流通,不可攙扶病人走動或亂加搬動以免加重病情。有條件可立即吸氧。

2、含服硝酸甘油片0.3—0.6毫克或用消心痛/冠心蘇合丸一粒、速效救心丸10粒含服等。

3、如病人發生休克,應把病人頭放低,足稍抬高,以增加頭部血流。煩躁不安時可服用安定等鎮靜止痛藥。暫不給吃食物,少飲水,要保暖。

4、如病人突然意識喪失、脈搏消失,應立即進行人工呼吸和胸外按壓,等病情好轉穩定後,安全轉送到醫院救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uT8jm4BMH2_cNUgpGud.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