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中國流行病學調查:心衰患病率增加44%,我國約有1370萬成年心衰患者|熱點聚焦

2019-12-03   醫脈通心內頻道
心衰是世界範圍內的主要健康負擔。然而,截止2000年以後,我國仍沒有全國性的心衰流行病學資料。近日,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高潤霖院士、王增武教授等在Eur J Heart Fail上發表的最新調查結果顯示,在我國≥35歲的居民中,加權後心衰患病率為1.3%,即大約1370萬人患心衰。

醫脈通編譯整理,未經授權請勿轉載。

研究方法

本次研究的數據來自高血壓抽樣調查(CHS),且共有22158例符合條件的參與者(男性46.2%,城市居民占36.2%)。對於每位參與者,研究中通過調查問卷獲得了其心衰和其他心血管疾病相關的病史。採用二維和Doppler超聲心動圖評估左室功能。

研究結果

研究顯示,除種族外,男性和女性在大多數特徵方面存在顯著差異。高血壓(47.6%)、血脂異常(34.4%)和慢性腎臟疾病(17.1%)是心衰最常見的三種合併症,如表1。

表1 心衰患者的心衰類型及特徵

在35歲以上的中國成年人中,心衰的加權患病率為1.3%。在心衰患者中,射血分數保留的心力衰竭(HFpEF)、射血分數處於中間範圍的心衰(HFmrEF)和射血分數下降的心衰(HFrEF)的加權患病率分別為0.3%、0.3%和0.7%,如表2。心衰患病率隨年齡的增長而增長(P<0.05)。參與者的加權心衰患病率在城鄉居民(1.6% vs. 1.1%,P=0.266)和男女性別(1.4% vs.1.2%,P=0.632)間無顯著差異,如表2。心衰患者最常見的症狀為運動耐力的下降(41.9%)、勞累時呼吸急促(33.0%),以及心率快或心跳不規律(18.5%)。

表2 心衰加權患病率

左室收縮功能不全(EF<50%)的加權患病率為1.4%,中度和重度舒張功能不全的加權患病率為2.7%,且城市居民左室舒張功能障礙的患病率明顯高於農村居民(P<0.05)。研究中,35.5%的患者存在左室舒張功能不全,且農村地區輕度左室舒張功能不全的患病率較高(P<0.05),如表3。

表3 左室功能不全的加權患病率

然而,根據美國超聲心動圖學會(ASE)和歐洲心血管影像學協會(EACVI)聯合建議,在≥35歲的中國居民中左室收縮功能異常的患病率為4.4%。總體來講,89.4%的左室功能不全患者有輕度的左室舒張功能不全,如圖1。單純中/重度舒張功能不全(LVEF≥50%)的患者為2.84%,單純收縮功能不全(左室舒張功能正常)的患者為0.57%。

圖1 左室功能不全亞型所占的比例

在伴有高血壓的心衰患者中,57.7%的患者接受了降壓藥物治療,較全國高血壓治療率(43.4%)高15%,且14.5%的患者血壓控制在140/90mmhg以下,低於全國高血壓控制率(16.3%)。進行高血壓治療的男女患者比例相似(54.3% vs. 61.8%, P = 0.338),城鄉居民的治療率亦相似(52.7% vs. 63.8%, P = 0.307)。另外,心衰患者的高血壓控制率在男性和女性之間相似(12.5% vs. 16.8%,P = 0.235),在城鄉居民間亦相似(13.0% vs. 16.2%,P = 0.686),如圖2。

圖2 心衰患者高血壓治療率和控制率的性別和地區對比

A加權治療;B高血壓控制

多因素分析顯示,教育程度、飲酒量、血壓、冠心病和慢性腎臟病與心衰風險顯著相關。年齡、飲酒、血壓、冠心病和慢性腎臟病與左室收縮功能障礙風險顯著相關;而年齡、體質指數(BMI)、教育程度、血壓、吸煙、糖尿病和城市居民與左室舒張功能障礙的風險顯著相關,如表4。另外,年齡和血壓均與心衰及其亞型有關。

表4 心衰和左室功能不全的多因素分析

敏感性分析顯示,研究中至少運用了3/4的典型心衰症狀來定義心衰,結果仍然相似。

結語

總體來講,我國的心衰患病率有所上升,左室功能不全較為普遍,且心衰患者的高血壓治療率和控制率均較低。

醫脈通編譯自:Guang Hao, XinWang, Zuo Chen, et al. Prevalence of heart failure and left ventricular dysfunction in China: the China Hypertension Survey, 2012–2015. Eur J Heart Fail. 2019; 21(11): 1329-1337. doi:10.1002/ejhf.16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