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麾信息踩雷康美藥業,長齡液壓因信披隱瞞吃到證監會警示函

2020-10-20     價值線傳媒

原標題:健麾信息踩雷康美藥業,長齡液壓因信披隱瞞吃到證監會警示函

來源 | 價值線綜合

編輯 | 文刀

本周共有16家企業上會接受「靈魂拷問」。其中主板中小板5家、科創板4家,深交所創業板7家。值得一提的是,本周科創板僅有4家上會,創出近期新低。

價值線研究院發現,本周上會的部分企業存在諸多問題:

1、長齡液壓 :涉編造產能 因隱瞞信息被證監會出具警示函

2、健麾信息 :踩雷康美藥業

3、深科達:一半利潤來自稅收優惠 IPO前夕遭投資者清倉

4、共同藥業:供應商與客戶高度重疊 曾被FDA警告

本周5家主板、中小板擬IPO企業上會

本周4家科創板擬IPO企業上會

本周7家創業板擬IPO企業上會

A

長齡液壓

涉編造產能

因隱瞞信息被證監會出具警示函

註冊地:江蘇省江陰市

主承銷商:華泰聯合

擬上市地:上交所主板

主營業務:

江蘇長齡液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長齡液壓)公司主要從事液壓元件及零部件的研發、生產和銷售,主要產品為中央迴轉接頭、張緊裝置等。

募資投向:

數據來源:招股書

財務數據:

數據來源:招股書

關注點一:產能真實性被質疑

據富凱IPO財經報道,一份「江蘇長齡液壓股份有限公司年產5萬台套工程機械用關鍵液壓部件擴能項目環境影響報告表」顯示,公司在2016僅有年產能8萬台套工程機械關鍵液壓部件,2016年準備新增「年產5萬台套工程機械用關鍵液壓部件」,但該項目在2018年4月17日才取得無錫江陰市人民政府雲亭街道出具的江蘇省投資項目備案證,同意開展前期工作。

即使公司擴產後產能也僅有13萬台套,與公司招股書披露的2016年22萬台、2017年24萬台、2018年28萬台數據相差甚遠。根據這個環評文件介紹,公司報告期內的產能都只有8萬台套,不知公司多出來的這些產能是從何而來,是否真實,目前來看,不排除有財務數據造假的嫌疑。

關注點二:為實控人提供近億元拆借

根據《財經網》,2016年末,長齡液壓僅借給關聯方的待收餘額就高達1.26億元,這其中的絕大多數都跟實控人相關。

根據當時的關聯方借款明細顯示,1.26億中有8426萬元是實際控制人夏澤民、夏繼發直接所借,另外還有4017.22是借給了實控人夏繼發參股的江陰協聖精密科技有限公司,這些加起來都已經達到了1.24億元。

到了2017年,長齡液壓還在繼續借錢給關聯方,當年度再借給實控人、實控人旗下控股企業以及實控人親屬們所參股的公司共計7906.49萬元。以上涉及關聯人的拆借款共計達2.02億元,累計拆借頻數達58次。

值得注意的是,以上借款中還有相當一部分是「免息借款」,長齡液壓對關聯方相關的以資金周轉為目的的借款不予計算利息,未計利息的資金拆借總額達到了6745.70萬元。

2017年長齡液壓對7家無關聯第三方累計拆借出資金8390萬元,2018年又借出400萬元。

與慷慨解囊所不同的是,報告期內長齡液壓的資金狀況並不充裕,期間為解決資金問題還曾向外界大額借款以補充資金。

2017年至2019年,長齡液壓帳上貨幣資金餘額分別為1959.08萬元、6212.41萬元、1.44億元。

同期長齡液壓還進行規模不小的大額借款,取得借款收到的現金分別為9500萬元、2500萬元、100萬元。

關注點三:隱瞞信息被證監會警示

據人民網:長齡液壓於2019年4月22日首次提交了招股說明書,在該份招股說明書中,關於與第三方進行資金拆借、開具並背書無真實交易背景的票據,長齡液壓均隻字未提。

或許長齡液壓原以為可以瞞天過海,然而,好景不長,證監會對此問題果斷出示警示函。

證監會官網顯示,4月21日,經查,證監會發現長齡液壓在申請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過程中,存在未披露與第三方進行資金拆借、未披露開具並背書無真實交易背景的票據等問題。上述行為違反《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第十七條的規定,構成《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第五十五條規定所述行為。按照《首次公開發行股票並上市管理辦法》第五十五條的規定,證監會決定對公司採取出具警示函的行政監管措施。

對此,一位業內人士表示,在申報期間被證監會點名的企業並不多見,但是一旦被證監會點名,若未好好整改,對企業的IPO會產生重大的影響。同時,長齡液壓在首次提交招股說明書時未披露信息的這一行為,已經屬於信披違規,這已然會影響其IPO的進程。

B

健麾信息

踩雷康美藥業

註冊地:上海市

主承銷商:國信證券

擬上市地:深交所中小板

主營業務:

上海健麾信息技術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健麾信息)公司自成立以來始終專注於為醫療服務和醫藥流通行業的藥品智能化管理提供相應的產品及服務,目前,公司的業務主要涵蓋智慧藥房、智能化靜配中心以及智能化藥品耗材管理領域。

募資投向:

數據來源:招股書

財務數據:

數據來源:招股書

關注點一:高度依賴大客戶,第五大客戶康美藥業暴雷

招股說明書顯示,2016—2018年,健麾信息源於前五大客戶的銷售額分別為16787.41萬元、14112.30萬元和15751.02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81.86%、60.56%和61.42%。健麾信息的客戶集中度極高,2016年前五大客戶銷售金額與營業收入占比一度超8成,近兩年有所下降,但依然維持在6成以上。值得注意的是,2016年、2018年康美藥業均為健麾信息的第五大客戶,銷售額分別為733.63萬元、1740.97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占比分別為3.58%、6.79%。然而,康美藥業在2018年下半年被爆出財務造假,置身退市風險中,其財務狀況出現惡化。招股說明書顯示,2018年健麾信息對康美藥業的應收帳款餘額為563.24萬元,是同期對應源於康美藥業銷售額的32.35%,這意味著健麾信息對康美藥業近3成的銷售額極有可能收不回來。

關注點二:研發遠低於同行,是生產企業還是貿易企業?

招股書顯示,2016—2018年健麾信息營業收入分別為的研發投入金額分別為763.57萬元、1221.1萬元、1260.09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3.72%、5.24%、4.91%。而同期作為健麾信息主要市場競爭對手蘇州艾隆的研發投入分別為1536.45萬元、2016.24萬元、2030.34萬元,占當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9.37%、10.28%、8.49%。

據投資者網報道,從公司掌握的專利看,截至2019年5月底,健麾信息擁有77項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只有5項。而蘇州艾隆則取得了338項授權專利,其中發明專利148項。

事實上,健麾信息更像是一家貿易型企業,而不是一家生產型企業。數據顯示,截止2018年12月31日,健麾信息總資產為3.55億元,其中流動資產為3.17億元,非流動資產為0.38億元,而固定資產總額僅僅為500萬元,其中運輸設備就達到了300萬元,其餘的包括機器設備72.65萬元,電子設備94.37萬元,辦公家具32.75萬元,這樣的資產結構難免讓人懷疑公司是否具備產品生產能力。招股書顯示,本次募集資金後,健麾將新增固定資產原值 44454.25 萬元,對比之前500萬元的固定資產,可以看出健麾信息目前從事更多可能是服務貿易業務而不是生產研發產品。

關注點三:收購大股東實控企業充滿爭議

據財經網,2017 年 7 月25日,健麾信息進行了第二次增資,決定新增註冊資本 22.72 萬元。其中 20.22 萬元由健麾信息董事長戴建偉以其持有上海擅韜信息技術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擅韜信息」) 88.99%的股權認購,2.50 萬元由薦趨投資持有擅韜信息11.01%的股權認購。

值得注意的是,在進行資產評估時。按照資產基礎法,擅韜信息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為0.2億元,按照收益法,擅韜信息股東全部權益價值為1.51億元。兩種方法評估的價值差距約1.3億元。

然而,本次收購最終選取收益法的評估結果作為評估結論,最終擅韜信息的交易作價為 1.51億元。

令人疑惑的是,在2015-2016年,擅韜信息的營業收入為541.32萬元、483.33 萬元;凈利潤為14.59萬元、80.77萬元。按第三方資產公司的評估,2017年營收達到4670萬元,同比增長達866.21%;2017年凈利潤達到1497.35萬元,同比增長達1753.84%。

第三方資產評估公司對擅韜信息的業績出現爆髮式增長的評估依據是什麼?

C

深科達

一半利潤來自稅收優惠

IPO前夕遭投資者清倉

註冊地:廣東省深圳市

主承銷商:安信證券

擬上市地:上交所科創板

主營業務:

深圳市深科達智能裝備股份有限公司(下稱:深科達)是一家國內領先的智能裝備與解決方案供應商,公司擁有完整的研發、生產、銷售和服務體系,致力於為客戶提供專業化、高性能的電子專用設備和系統解決方案。公司主要產品為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廣泛應用於平板顯示器件中顯示模組、觸控模組、指紋識別模組等相關組件的自動化組裝和智能化檢測,並向半導體封測、攝像頭微組裝和智能裝備關鍵零部件等領域延伸。

募資投向:

本次募集資金投資項目擬投資總額為2,042,453.00萬元,其中擬使用本次募集資金 2,000,000萬元,擬投資項目概況如下:

來源:招股書

財務數據:

來源:招股書

關注點一: 主營產品市場空間小 一半利潤來自稅收優惠

深科達在招股書中指出,平板顯示器件新增產線投資具有前段製程設備單次投資額占比大而後段製程設備單次投資額占比小的特點,其中後段製程設備投資占比15%-30%,市場規模相對較小;而公司主要產品為貼合設備、邦定設備和檢測設備等後段製程設備,其中2020年上半年後段製程設備銷售收入占公司營業收入的比例為69.54%。

同時,公司目前並無生產前段製程設備的相關計劃及技術儲備,如果未來平板顯示器件新增設備投資金額下滑,且現有產線設備的升級改造需求增長乏力,則公司將面臨平板顯示器件生產設備市場拓展的相關風險,從而會對公司未來經營產生不利影響。

盈利能力方面,深科達過於依賴稅收優惠。公司稅收優惠主要來源於嵌入式系統控制軟體的增值稅實際稅負超3%部分即征即退的稅收優惠。報告期各期,公司過去三年享受的稅收優惠總額占當期利潤總額的比例分別為 44.05%、43.89%、32.41%,尤其值得一提的是今年上半年占比高達60.38%:

來源:招股書

如果公司未來享受的稅收優惠政策發生變化,將對公司經營業績產生較大不利影響。

關注點二:兩項發明專利或被宣告無效

深科達目前擁有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已授權發明專利6項,勉強符合《上海證券交易所科創板企業發行上市申報及推薦暫行規定》第四條規定的「形成主營業務收入的發明專利(含國防專利)5 項以上」。

然而,僅有的6項發明專利也面臨被宣告無效的風險。2020年9月8日,深科達收到了專利代理機構轉送的國家知識產權局專利局複審和無效審理部出具的《無效宣告請求受理通知書》。根據受理通知書,無效宣告請求人對發行人「精密導電膠膜切割裝置」和「雙工位翻轉貼合結構」兩項發明專利提出無效宣告請求。

根據招股書,深科達運用到「精密導電膠膜切割裝置」這一專利的產品具體銷售情況如下:

運用到「雙工位翻轉貼合結構」這一專利的產品具體銷售情況如下:

深科達認為上述發明專利權利要求較為穩定,如被提起無效,則被宣告專利權無效的可能性不大。同時,深科達還指出,目前公司有 30 多項在申請發明專利,擁有充足的後備技術和專利。

關注點三:存貨大量滯銷 應收帳款大幅增加

深科達聲稱於2019年對前期生產的、預計難以實現銷售的存貨設備進行拆解,拆解涉及的成本金額合計5,330.11萬元,累計已計提存貨跌價準備金額為1,271.50萬元,拆解產生的損失金額為512.37萬元。該等存貨形成滯銷的主要原因系公司2016-2017年期間基於對市場發展和客戶需求的預判,提前進行部分設備的生產,其中一些設備最終無法實現銷售。

除了存貨高企,深科達還面臨應收帳款占比過高且持續大幅增長的風險。報告期各期末,公司應收帳款帳麵價值分別為 15,279.76 萬元、20,607.52 萬元、27,425.90 萬元和 29,075.54 萬元,占各期營業收入的比重分別為 49.47%、45.26%、58.11%和 149.19%。尤其是今年上半年,公司應收帳款餘額已超去年全年,其中已逾期餘額達10,061.01萬元,逾期占比為31.83%。

深科達在招股書中指出,公司應收帳款回款較慢,如果公司相關客戶由於支付能力和信用惡化導致貨款無法按期收回,將對公司資金使用效率及經營業績產生不利影響。

正是由於在存貨和應收帳款方面面臨的問題,導致深科達存貨周轉率和應收帳款周轉率連續下滑,2020年上半年均不到1,經營效率面臨嚴峻挑戰。

來源:招股書

關注點四:IPO前夕遭戰略投資者清倉

2017年3月,深科達與東證周德、九證資本、創鈺銘啟、廣發信德、郭小鵬等投資方簽訂了《定向增發認購股票協議》;公司實際控制人黃奕宏與上述股東簽訂了附有對賭條款的《補充協議》,就業績承諾與補償、回購條款、共同出售權、上市承諾等事項做了約定。

2017年,因深科達未按要求完成對賭業績,2018年10月深科達創始人黃奕宏按照此前簽署的相關協議所約定的預測數,對創鈺銘啟、九證資本、廣發信德三家機構的股票進行了回購併予以現金補償,三家機構全部清倉離去。

機構人士認為,一般情況下,如果擬上市公司在IPO前夕即使未按要求完成對賭業績,大部分機構也會選擇繼續陪伴,像深科達這種在IPO之前被3家機構同時拋棄的較為少見。

D

共同藥業

供應商與客戶高度重疊

曾被FDA警告

註冊地:湖北省襄陽市

主承銷商:中信證券

擬上市地:深交所創業板

主營業務:

湖北共同藥業股份有限公司(下稱:共同藥業)是一家專業從事甾體藥物原料的研發、生產及銷售的高新技術企業,主要產品為甾體藥物生產所需的起始物料和中間體。在甾體藥物起始物料領域,公司是國內最大的供應商之一;在甾體藥物中間體領域,公司掌握了多種產品的生產技術,實現了起始物料至性激素類中間體的完整產品路線覆蓋,並能夠生產多種皮質激素類中間體和孕激素類中間體,產品線豐富,能夠滿足客戶的多元化需求並受到市場認可。

募資投向:

數據來源:招股書

財務數據:

數據來源:招股書

關注點一:供應商與客戶高度重疊

招股書顯示,天津市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廣東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湖北丹澳藥業有限公司、天津華津製藥有限公司和浙江仙居君業藥業有限公司既是公司IPO期間的前五大客戶,又是前五大供應商。

證監會發審委也注意到了這一點。在問詢函中,發審委指出,如申報材料顯示,報告期內,發行人存在大量客戶和供應商重疊。並要求共同藥業對存在客戶供應商重疊情形的業務是否涉及委託加工或受託加工做出回復。

數據來源:問詢函

對此,在問詢函回覆中,共同藥業聲稱主要是基於三個原因:1)所處的甾體藥物行業產業鏈較長,專業化分工所致,具有行業普遍性,例如同行業可比上市公司賽托生物亦存在客戶供應商重疊情形;2)利用自身渠道資源進行部分非自產產品的銷售業務所導致;3)集團型客戶或供應商的各交易主體實際處於產業鏈不同環節但因同一控制下合併披露口徑所導致。

不過,對於上述第二點,即利用自身渠道資源進行部分非自產產品的銷售業務,共同藥業同樣引發外界質疑。原因在於其曾經向同一對象既採購又銷售同一產品——9-羥基-雄烯二酮,而9-羥基-雄烯二酮正是其非自產產品。2017年,共同藥業向天藥集團銷售雄烯二酮、9-羥基-雄烯二酮等產品,銷售額為9021.79萬元,占營收的27.04%。2018年,共同藥業又向其採購產品植物甾醇、9-羥基-雄烯二酮,採購金額為2319.67萬元,占營收的6.41%。這其中是否暗含利益輸送?

關注點二:曾被FDA警告

2018年8月,FDA(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對共同藥業位於宜城的工廠進行現場檢查並核發警示函,認為共同藥業向美國市場銷售產品被當做原料藥產品使用時,其與原料藥產品的生產質量管理規範存在偏差,故在其複審通過前禁止共同藥業的產品作為原料藥產品在美國藥品生產廠商直接使用,對少部分將公司中間體產品直接作為原料藥使用的客戶的採購有一定影響。若發行人主要出口市場的產品准入政策趨嚴或發行人不能滿足其相關產品准入標準,公司出口業務將受到一定影響。

共同藥業在問詢函中回復聲稱,公司通過自查,發現公司存在對於檢驗數據的控制存在不充分的情況,原因系操作人員的相關意識不夠強,公司對於員工在數據完整性方面的培訓較少,在數據分析的方式上存在欠缺。

共同藥業表示,已根據此次 FDA 警示函文件提及的相關問題對宜城工廠進行了專項整改,並於2018年10月提請FDA複審。目前,公司尚未收到美國 FDA 的複審安排通知;此外,根據慣例,美國FDA預計會在 2020 年對公司進行新一輪現場審計,截至本回復報告出具之日,公司暫未收到 FDA 現場審計的通知。

關注點三:屢暴環保問題

共同藥業近年來多次因環境保護問題被報道。據楚都宜城網2017年8月28日公開報道,市環保局收到人大代表鯉魚湖治理和楚都公園建設結合、共同藥業環境污染嚴重等建議4件。對人大第42號關於解決共同藥業環境污染嚴重的建議,該局依法加強管理,督促規範運行。共同藥業按照環評要求和現場執法要求,不斷完善治污設施並加強運營管理,全面系統地對污染治理設施進行整改或處理,確保污染物排放穩定達標。

今年7月4日,同樣是楚都宜城網報道了襄陽市生態環境局組織專班,對宜城市化工企業大氣污染防治工作進行檢查。檢查人員隨機抽查了宜城市共同藥業、華恆達化工、諾鑫生物科技、海宜生物科技等企業,現場查閱治污管理台帳,對檢查中發現的問題,責令企業制定整改方案,明確整改措施,按反饋問題清單整改到位。

關注點四:應收帳款激增

據招股書披露:2017年~2019年應收帳款餘額分別為10284.75萬元、10538.65萬元、18296.79萬元,占營業收入的比重為30.82%、24.10%、39.36%。

從應收帳款的帳齡及壞帳準備計提來看,2017~2019年,帳齡主要為1年以內,占比分別為93.61%、98.09%和88.16%。壞帳準備分別為481.71萬元、516.87萬元、806.55萬元。

對此,發審委在問詢函中要求共同藥業結合報告期內主要客戶信用期變動情況,詳細說明是否存在放鬆信用期刺激銷售情況,以及發行人擬採取的催收措施。

共同藥業回復表示,報告期內公司給予主要客戶的信用政策無顯著差別,約定的信用期一般在1-3 個月不等,公司信用政策未發生變化。公司主要客戶(包括天津市醫藥集團有限公司、廣東溢多利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江蘇遠大仙樂藥業有限公司等)系產業鏈下游大型醫藥公司的子公司或關聯公司,信譽和歷史回款情況較好。2020 年以來,受疫情影響部分客戶回款速度較慢,期末逾期金額有所增加;但該部分客戶期後亦處於持續回款狀態,且仍持續與公司發生交易或簽訂訂單,其中公司與天津市醫藥集團有限公司簽有在手訂單超過 2,000 萬元。因此,公司不存在放鬆信用期而刺激銷售的情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_NORXUBURTf-Dn5jZvl.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