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激素治療,肌酐逐漸升高終至腎衰,現詳細解說恢復全過程

2019-09-29     走進醫師

病例:

患者,某女47歲,吉林人。患者2013年初體檢時查血肌酐102umol/L,血紅蛋白87g/L,診斷為慢性間質性腎損害,腎性貧血。

2015年2月血肌酐升高為167umol/L,尿檢陰性,西醫激素治療無效,血肌酐逐漸升高。

2015年7月22日為求中醫藥治療首診。

查血肌酐270umol/L,尿酸420umol/L,甘油三酯2.88mmol/L,總膽固醇6.46mmol/L,血紅蛋白96g/L。

症見:雙下肢輕度可凹性水腫,乏力,時有噁心,納食不馨,眠可,大便干,二三日一行,小便調。舌淡邊有齒痕,苔黃膩脈沉弱。

中醫辨證:氣陰兩虛,兼挾濕熱。擬益氣養陰,清熱化濕法。予參芪地黃湯加味。

治療:中西辯證治療

患者複診服用中藥治療。同年8月22日查血肌酐192umol/L,血尿酸347umol/L。

9月21日查血肌酐168umol/L,血尿酸343umol/L,血紅蛋白114umol/L,總膽固醇、甘油三酯已恢復正常。

小貼士:腎衰患者日常生活主要是要注意飲食,蛋白質要控制。特別是植物蛋白如豆製品最好不要吃,容易升高尿素氮和肌酐。要注意保暖和吃飽,不然能量不足就會分解自身的蛋白質引起肌酐升高,並且要注意休息。

特別提醒:如果內容涉及到中藥以及處方,請勿自行濫用方劑,因每個患者的病情和體質不同,具體需要在專業醫師面診辯證後,進行專人專方治療,以免加重病情或對身體造成更嚴重的傷害。

點評:

本例患者在氣陰兩虛的基礎上兼時有噁心、舌苔黃膩,說明兼有內蘊,故加黃連、竹茹清熱化濕,患者大便偏干,不利於濁毒從腸腑排出,故加制大黃、麻子仁潤腸通便。

以上為真實患者病例,有相關問題,可以主頁私信提問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SQe3fm0BMH2_cNUgwhQR.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