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冷絲
欄目|考研錄取
根據教育部本月公布的數據,2020年考研報名人數共計341萬,報錄比預計是4:1,如果預估沒錯,這樣的報錄比數據將是近20年來最高位,也就是錄取比例最低的一年,所以說,2020年是「考研最難年」。
眾所周知,2019考研報名人數是290萬人,當時的報錄比預計為3.6:1,比2018年明顯提升,教育部最終公布的數據印證了這一預計是準確的。
為何報名人數增多,隨之而來的是研究生擴招,但是報錄比卻下降了呢?原因當然也是很簡單的:雖然這20年究生招生數量不斷增長,增幅卻要遠低於報名人數增長幅度,導致研究生報錄比不斷提升。
不過,像2020年考研,報考人數不僅突破300萬人且達到了341萬,這確實有些出乎人的意料。
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2020年考研確實是近20年來最為難考的一年,冷絲只能在這裡祝福各位考研學子好運!
下面這張圖是20年考研的相關數據:
近20年考研數據
可以清晰地看出,我國碩士研究生擴招從1999年開始,2001年是擴招比例較大的一年,我們也因此看到這幾年研究生報錄比出現較大的變動。而自20019年開始,報錄比又開始盤升。
研究生報錄比不僅與大的趨勢有關,與不同的高校和專業也有很大的關聯,下面這張圖是上海財經大學、東南大學和中山大學的研究生招生報錄比情況:
三所高校考研數據
其中,上海財經大學和中山大學的報錄比明顯呈現節節攀升的趨勢,也就是說,這兩所高校的考研難度一年高於一年,而東南大學2018年和2019年相對顯得比較平穩。
很多人都知道碩士研究生招生年年擴招,但並不知道具體擴招的是什麼?
我國研究生教育分為學術學位和專業學位,這幾年所謂的「研究生」擴招,主要針對的是專業學位的擴招,很多學術學位研究生並沒有擴招。
10多年前,由於專業學位研究生教育的規模過小,我國畢業研究生無法滿足社會日益增長的需要,部分學者由此主張迅速擴大培養規模。學者們的理由如下:
經濟發展和科技進步對應用型人才的需求規格多樣化;一些專業性很強的行業對人才需求的重心上移,現有職員隊伍素質不能滿足需求;碩士直接進入科研和教學的幾率大大降低;大部分碩士生畢業後選擇就業;大量直接進入實際工作領域的本科畢業生需在職提高。
所以,學者們認為,當務之急就是擴大專業學位教育規模,合理統籌專業學位與學術學位規模比例以及不同專業學位之間的規模比例。
在這種態勢之下,我國專業學位碩士研究生擴招,比例也還算是較大的。但是,擴招的同時,另一個問題凸顯出來了,報考人數這幾年也逐年增加。同時,學術學位碩士研究生並沒有擴招,相反減招。
正是因為這些原因,很多考生和家長並沒有明顯感受到研究生擴招帶來的「福利」,他們依然感到考研的壓力非常大。
冷絲認為,就2019年和2020年考研發展趨勢來看,未來5年,國內考研的難度應該會繼續增加,但可以肯定的是,2020年考研是20年來最為艱難的一年!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s32KW8BMH2_cNUgM-h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