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博物館」字體屢遭爭議,當地人呼籲換掉牌匾,到底該不該換

2020-09-17     左岸楓

原標題:「山東博物館」字體屢遭爭議,當地人呼籲換掉牌匾,到底該不該換

對同一樣事物,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見解及看法,不同的人會從不同的立場或角度來看待。仁者見仁,智者見智。

就像山東博物館的牌匾,有的人認為牌匾的字體就應該工工整整,一眼看去就應該簡潔清晰。但是有的人卻認為那樣的字體已經多年,只是一個字體而已,對博物館來說並沒有造成什麼影響。

博物館的歷史及其在社會的影響力

山東博物館,於1954年成立,經過兩年的規劃,於1956年對外開放。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建立的第一座省級綜合性地質博物館,此座博物館歷史悠久,在2010年11月16日正式向社會開放。

山東博物館曾經歷過一次改名,之前叫做「山東省博物館」。此座博物館建築宏偉,完美的體現了古代的人文氣息和現代藝術的美感,是山東的一大代表性建築。

山東博物館不僅完好的收藏著各類文物,同時弘揚了民族的文化。還舉辦了山東古代歷史文化陳列和環境保護的自然史陳列等等,呼籲人們要熱愛祖國,保護我們的家園。

只有有了小家,才會有大家。山東省博物館更是向世界展示出最美好的一面,加強了國與國之間的交流與合作,將山東的文化底蘊傳承到世界各地。

山東博物館收藏了許多歷史文物,共計14萬餘件。有甲骨、漢印、石刻等等,更有恐龍化石和三旺化石,這為國內外的考古學家提供了很大的考古價值,還為地質學科的專家提供了相當不錯的借鑑。

這些歷史文物在國內外都有著巨大的影響力,也直接的證明了我國是文化大國,歷史源遠流長。

山東博物館還出版了許多著作,有《大汶口》、《中國古代貨幣通考》、《古代新探》等,這是中國博物館內為數不多能夠出版自己著作的博物館。

山東博物館是集收藏、研究、社會教育三位一體的,為人們很好的普及了自然知識,將中國文化發展開來。都說教育要從娃娃抓起,這更是為孩子們提供了良好的學習中華文化的平台,讓孩子們從小就了解到民族的傳統文化。

爭議不斷,當地人建議換掉牌匾

山東博物館又分為東西兩院,是中國境內最早的博物館之一,它彙集了道、佛、儒、基督、耶穌這五個宗教團體。

山東博物館收藏了許許多多的藏品,不僅有來自二十世紀五六十年代人們捐贈的文物,還有一些是解放區人們在抗戰中收集到的各類文物,甚至還有山東金石保存所以前一直保管的書畫、善本書等。

山東博物館不僅藏品豐厚,更是有許多舉世聞名的鎮館之寶。像是東平漢墓壁畫,這幅壁畫是山東迄今為止發現的最早且保存的最完整的一副壁畫,而且有相當高的藝術鑑賞水平,甚至在全國也是十分稀少的。

還有蛋殼黑陶杯,品相完好,製作精美,造型小巧又不失真。並且材料用的全都是細泥質黑陶,沒有摻雜一點雜質。是典型的龍山文化的代表性器物,更是代表了遠古時期陶瓷工藝的水平,也證明了古人在陶土方面的天賦及過人的能力。

隨著博物館的聲名大噪,爭議也越來越多。自博物館建成以來,博物館門口的牌匾用的是郭沫若先生間接題寫的字,字體非宋體也非隸書。

很多本地遊客知道這是山東博物館,都認得那五個字,但是對於一些外地遊客來說,想要看清字體寫的是什麼,就有那麼一點吃力了。

當時山東當地人甚至還呼籲要換掉牌匾,他們認為這個牌匾的字體代表著博物館的形象,更是代表了整個山東的形象。

在山東人的眼中,博物館這種有著人文氣息的地方,它的牌匾字體就應該字正腔圓,工工整整,讓人一眼看去就能清楚的看清是什麼字,而不是要再三的去揣摩。

此牌匾當時是郭沫若先生為了表達自己對博物館今後發展的美好祝福,當時寫了一首詩贈與博物館,然後博物館從中提取了這五個字。

如果按照本地人的看法,換掉牌匾,似乎有點不妥,是對郭沫若先生的一種不尊重。

理應把關注點放到藏品本身,而不是一味的去換掉牌匾

「山東博物館」這個牌匾已多年,總之,換與不換大家各執一詞看法各有不同。而且換牌匾不是一件小事情,說換就能換的,還要經過一道道審批的流程。

至今為止,似乎還沒有接到過要更換牌匾的通知,並且就此事而言,山東電視台也沒有對此進行正面的回應。

其實,只是一個字體而已,對本地人而言看多了也就習慣了,也並非會對山東這座城市造成任何影響。字體並不能代表什麼,具有代表性的是博物館本身的歷史價值。

山東博物館存在的意義是傳承它的歷史發揚它的文化,讓更多的人去了解中華上下五千年的精髓。通過鑑賞這些藏品,我們能夠更加透徹的感受到祖先們的智慧。

雖然牌匾的字體確實對外地遊客觀賞有些影響,但是遊客來到山東博物館的本身不是看牌匾上的字體還是關注藏品本身的,我們要把重點放對位置。

隨意的更換牌匾似乎也是對郭沫若先生的一種不禮貌,人家贈與我們詩句,僅僅因為看不習慣而要換掉它,似乎是太小題大做了。

這個字體雖然不能被本地人所接受,但是外地遊客表示見多了工工整整的牌匾,這樣的字體似乎顯得獨樹一幟,讓人眼前一亮。

不是所有的事物都能夠被所有人接受的,一千個人就有一千種看法,做不到讓所有人都滿意。

像生活中的小事情,一家人都會為此大動干戈爭論不休,更別說是這種藝術性的文字了。每個人的見解不一樣,眼光不一樣,標準也不一樣,做不到人人滿意人人統一。

我們要做的是,把關注點放到藏品自身上去,用心去感受藏品帶來的價值。

山東博物館更換牌匾一事,並非是群眾們心血來潮,本地人的出發點也沒有錯。

至於該不該換掉,目前我們無從得知,我們暫時只能先把關注點放到藏品本身。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gxJm3QBeElxlkkaAZo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