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見過槍按公斤賣的嗎?軍火販的路子野得很!
去年11月11號,敘利亞阿拉伯通訊社報道稱發現了一處由 ISIS恐怖分子留下的一個武器庫, 裡面藏有45萬發用於美制機槍的彈藥。這次發現也揭開了十年前發生的一起軍火二道販子的故事。
發現的45萬發子彈
2006年夏天阿富汗戰爭進展緩慢,而布希政府向伊拉克戰場不斷地擴軍,駐伊部隊的激增使得部署到喀布爾的兵力少得可憐。五角大樓開始大力扶持阿富汗安全部隊,因此需要數量龐大的蘇式武器彈藥。
沒有子彈就要像伊拉克部隊一樣用木頭槍biubiubiu
蘇聯解體後,東歐國家普遍存有大量的蘇制武器,這些彈藥只能通過與東歐的軍火商開展業務來獲得。與其它國防合同一樣,這個價值近3億美元的項目被放在政府採購網上進行招標,而一家名為AEY的二道販子公司拿到了其中一億發子彈的合同。
AEY公司的主要人員有兩個人,分別是 Efraim Diveroli和 David Packouz, Diveroli在15歲時就說服他父親賣給他一家空殼公司並命名為 AEY。而他的髮小David大學輟學,兩人在掙錢這個事上一拍即合。
AEY的這次跨國軍火買賣還被拍成了電影
AEY公司主要渠道是通過瀏覽美國政府的採購網站,從上面尋找一些大型供應商看不上的小項目,小打小鬧搞點小錢。經過一段時間的「堅持不懈」,功夫不負有心人,不久他們就發現了一個「大蛋糕」,項目內容是招標1億發AK7.62mm子彈。
1億發子彈可不是一小塊蛋糕那麼簡單
讓人頭疼的是,錢就擺在眼前他們卻沒有能力去拿。他們的AEY公司根本支撐不了這麼大的項目。正當兩位老哥一籌莫展時,餡餅砸到了他們腦袋上,他們遇到了一個真正的國際軍火BOSS,聲稱他在阿爾巴尼亞有著充足的貨源,只不過是中國造的子彈。
就這樣他們到了遠在東歐的阿爾巴尼亞軍火庫,驗貨之後就回國開始了競標的準備工作,最終他們以絕對的價格優勢拿下了這個訂單。
全是漢字的彈藥箱
阿爾巴尼亞這批子彈都是中國援助的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中阿蜜月時期,中國曾向阿爾巴尼亞無償援助過很多的武器裝備,其中就包括很多7.62mm的子彈。而這1億發中國產的子彈經過國際軍火販之手流到了AEY公司手上。
美國政府明令禁運中國的武器裝備,但規定是死的人是活的。AEY兩兄弟腦瓜一轉:把帶中國字的木箱換成新的紙箱不就得了嘛!不僅能掩蓋子彈的產地和生產年限,還可以減輕運費,簡直是一舉兩得的好辦法!於是兩人雇了一批當地人連夜加班將中國子彈換上了沒有文字的紙包裝,接著花了一筆低廉的運費送到了阿富汗。
換包裝
經過重重險阻,這批子彈經過阿爾巴尼亞國際軍火販AEY公司,最後交付給阿富汗軍隊。阿富汗軍隊可被這批倒手了好幾次的子彈坑得不輕,使用過程中故障頻發,卡殼臭蛋問題頻繁出現,最終美國政府經過調查才發現AEY公司提供的這批子彈都是中國產品,還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產的!
戰場上沒人想碰上這種事情
由於違反了美國對中國武器的禁運規定,最終AEY公司的兩個二道販子被逮捕入獄。美國國防部被這批倒了好幾手的子彈狠狠坑了一把,最終的用戶阿富汗軍隊也是結結實實體會了一把什麼叫極差的「購物體驗」。
這次荒唐的軍火交易中,過多的中間商無疑是始作俑者,複雜的環節讓用戶連生產商是誰都不知道,花了一大筆錢結果卻拿到了劣質過期的產品,影響正常使用。
這鍋得一堆中間商來背!
和這樁離奇的軍火貿易一樣,其實日常的購物中我們也不知道為這些層層加價的中間商買了多少單。一件商品從工廠生產出來之後,到達真正使用它的消費者手中之前,往往都經過了製造商、經銷商和品牌商的層層環節,最終價格相比出廠翻了好多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