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鳥友匯】人物誌 | 上海灘鳥王 (鳥如子)

2020-06-16     鳥友匯

原標題:【鳥友匯】人物誌 | 上海灘鳥王 (鳥如子)

周伯成人稱「上海灘鳥王」。老周7歲開始玩鳥,家裡最多時有100多隻鳥,個個都聽他的話。「過去,銜牢球,飛回來,面向主人立好!」「乖乖龍的咚,阿鳥哥同志今朝表現勿靈嘛,沒得飯吃。」來到老西門靜修路上一座石庫門房子前,一陣陣高聲吆喝傳入耳來。

沿著昏暗狹窄的樓梯走上去,在約莫9平方米大的前樓,我們見到了人稱「上海灘鳥王」的周伯成。7歲開始玩鳥,今年64歲的他,此刻正和2隻臘嘴、3隻黃雀玩得高興。

最多的辰光,我屋裡有100多隻鳥,一勿當心,頭上就要『中彈』(鳥屎)。這老頭勿要小囡只要鳥,搞勿好了!」老周的妻子賈阿姨一邊搖著蒲扇替丈夫扇風,一邊用手指在老公頭上輕輕點了一下。

「清潔工作要搞好,親愛的乖囡們,阿拉汏浴(洗澡)哉,伊格楞登吆。」嘴裡哼著小調,周伯成輕按噴壺,幾道水線灑在了小鳥身上,「儂看伊張開嘴巴笑了,這下兒子適意了。」抹了把臉上的汗水,老周給我們講起了訓鳥的門道。

鳥跟人一樣,也分智商高低的。東張西望、犟頭倔腦的肯定靈格,凶起來要啄人,我大拇指上的肉就被鳥叼掉過一塊,後來手上塗點辣醬,讓伊拉吃吃苦頭就勿敢狠了。」老周說,「練好一隻鳥要1000到5000個小時,一個『回叉』動作就要練幾天幾夜。」

「回叉」就是在鳥的脖子上系根鬆緊帶,另一頭綁一根細細的木棒,讓鳥飛起來後,準確回到木棒上。「剛開始練的辰光,兩隻鳥勿要太犟哦,寧願弔死,也不飛到木棒上來。」老周講,看著鳥寧死不屈的樣子,他索性打起了持久戰,幾天幾夜不睡覺,讓鳥吊上半個小時,再把它放到木棒上,「自殺過的鳥跟人一樣的,想想死的痛苦也怕了,只好乖乖地學本事。現在,伊拉吊水桶、開抽屜、做算術……樣樣都會了。」

「儂就曉得鳥,鈔票都丟在水裡了,結婚幾十年,沒買過一件新家具,老婆勿跟儂離婚,算儂路道粗。」見丈夫眉飛色舞的樣子,賈阿姨氣就不打一處來。我挑鳥都挑得好,挑老婆總歸挑得準的。」「賊忒兮兮,我這輩子算是被儂騙了。」聽著老周的甜言蜜語,妻子輕嘆一聲。

「我從小就勿大歡喜小動物的。」賈阿姨講,當年談朋友,她到周家看到許多鳥籠,可周伯成騙她說是他父親養的。結婚後,周伯成就「原形畢露」了,天天嘀咕「家裡要有隻鳥,鳥叫聲有利於睡眠。」賈阿姨聽聽有道理,也就答應了。

可沒想到,才過幾天,周伯成又帶回一隻鳥,說「鳥最怕孤單了,阿拉配對了,鳥還要配對的。」就這樣,一而再、再而三,家裡漸漸成了「鳥園」。這下,賈阿姨「翻毛腔」了,「儂是要小人,還是要鳥?」「小人就勿要了,但是老婆在我心目當中還是很重要的。」老周的花言巧語總算說服了妻子。伊是個愛情大騙子,我現在是徹底被伊拖下水了,伊表演我就當報幕員。哼哼,夫唱婦隨。」搖著頭,賈阿姨滿臉苦笑。

「儂還養蟋蟀啊。」在桌子底下,記者發現了上百隻蟋蟀罐。「穿開檔褲的辰光就白相了,14歲拜江南蟲王火光輝為師,現在在上海我算是玩蟋蟀的老祖宗了。」一講起蟋蟀,老周更剎不住車了,他說自己每年都去山東「淘寶」,只要他稍微瞄上一眼,那隻蟋蟀立刻身價倍增。「養這東西要給它吃得好,天天翻花頭,有辰光還要上生猛海鮮。」

說到得意處,老周嘴裡冒出了幾段滬劇,聲音高亢嘹亮。周伯成講,自己唱戲也有一功,邵濱孫、王盤聲每位大師他都能模仿得惟妙惟肖,當記者要他來一段時,老周擺起「飈勁」,「勿來三的,阿拉房子破,一唱屋頂上的石灰要落下來的。」

您的每次轉發和分享

都是對鳥友匯最大的支持!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P95vnIBnkjnB-0zfkA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