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汕頭不喝酒,只喝茶

2019-07-03     大羅言酒

如果要說中國那座城市是粵東,乃至贛南、閩西南地區的重要樞紐,首當其衝的要數有「華南之要衝,粵東之門戶」美譽的汕頭。

人們總喜歡將潮汕連稱,卻不知今日之潮汕已是「三分天下」。所謂「三分天下」,也即汕頭、潮州、揭陽三市分立。

若論歷史,在大多數人看來,汕頭的歷史遠不如潮州悠久。但若論名城,以汕頭開埠以來的名氣,那絕對算得上。汕頭依海而立,靠海而興,清康熙年間潮州府建「沙汕頭炮台」,到了雍正開始以「汕頭」稱之。

汕頭,風景優美,不僅是我國著名的華僑之鄉,當地的「汕頭八景」同樣聞名天下:

礐石山光 濠江區

海灣虹影 金平區、龍湖區

龍灘逸韻 濠江區

桑浦清暉 金平區

黌院惠風 澄海區

蓮峰浩氣 潮陽區

瀛南翠色 南澳縣

月苑鶯聲 金平區

潮汕地區向來以美食豐富而享譽中外,所以在欣賞汕頭當地美麗風景的同時,也不要忘記多留些時間來享受當地的特色佳肴。

魚飯

魚飯是曾經是當地漁民的主食,新鮮打撈的海魚,不去鱗去腮去內臟,直接放入竹簍中加鹽水煮熟,就成了地道的魚飯。魚飯微鹹味鮮,幾乎沒有腥味,配白粥非常的美味,也是夜排檔上常見的美味。

炭燒響螺

響螺學名長辛螺,漁民常用其殼作吹號,聲音洪亮,故有響螺之稱。從前,響螺並非食材上品,都不及蚝有名。清人竹枝詞:「響螺脆不及蚝鮮,最好嘉魚二月天。冬至魚生夏至狗,一年佳味幾登筵。」可到如今,響螺已成為能與燕翅鮑參比肩的頂級食材。

響螺之所以身價不菲,主要是其生長緩慢,出產率較低。再加上它對生長環境極為挑剔,無法人工飼養,全靠野生捕撈。

炭燒響螺屬於高檔潮菜,不僅食材講究,做法精緻,其烹制過程更是複雜繁瑣,傳統的製作手藝分為洗螺和煮螺,其具體的製作方法,網上都有介紹,這裡就不多言了,重要的是它對廚師的經驗要求非常高。

燒好後的響螺,螺肉色澤白嫩,口感柔韌鮮香,食客在品嘗時不用添加太多調味料,如味精、胡椒粉、麻油等皆可捨棄。另外,常見的響螺烹法還有白灼響螺、上湯螺片、油泡螺片、紅燉螺角、橄欖燉螺頭、白灼螺片等。

腸粉

吃過潮汕地區的腸粉,你會深深的懷疑你在其它地方吃到的都是假腸粉,大街小巷,透過層層瀰漫於空中香飄飄的霧氣。

一家熱氣騰騰的腸粉店就會突然出現,讓你邁不開腳步,坐下來細細品嘗,醮上調料,放入嘴裡,軟潤爽滑,滿嘴生香,回味無窮,米漿與醬汁的醇香在舌尖久久徘徊。

滷鵝

汕頭用於製作滷鵝的鵝,被稱為「獅頭鵝」。獅頭鵝有「中國鵝王」之稱,這種鵝在韓江邊上長成,平時吃的是各種牧草、麩皮。

常見的獅頭鵝大多養130到150天上市;追求肉質嫩的只養100-115天;若是老鵝呢,一般要養三年以上。一整隻鵝當中,最貴的是鵝頭,鵝掌和鵝肝。其他的鵝肉反而很便宜。

豆花

汕頭的豆花和其他地方都不一樣,口感綿密緊實,最後還會放上糖分和黑芝麻粉,別具風味,不過一般都會很甜,不太喜甜的話建議跟店家說少放糖。

粿汁

說到粿汁,會讓人想到越南路邊攤的湯河粉,鎮平的粿汁就好比越南的湯河粉,讓人懷念。美食家蔡瀾死之前必吃名單中就有「粿汁」,所以在有生之年到了汕頭,一定不可以錯過粿汁。

和牛牛肉火鍋

汕頭的牛肉火鍋,選用當天宰殺的最新鮮牛肉,幾個小時內送到店裡,再被有多年經驗的師傅嚴格分割。

最近幾年各大城市都開了潮汕牛肉火鍋店,相信很多人都已經領教了潮汕人對不同部位的劃分方式,嫩肉、吊龍伴、胸口朥、三花趾等多個拗口的名字也被更多外地人所熟知。不過也只能在汕頭,才能真正吃到最新鮮原味的牛肉,只需要清湯做底,加上幾片蘿蔔,燙幾秒後再蘸上沙茶醬就是人間美味。

汕頭當地盛行茶道,潮汕地區一帶盛行的「功夫茶」,早已是聞名世界,飲功夫茶一般以3人為宜,小陶壺 (罐)里裝入烏龍茶和水,放在小炭爐或小酒精爐上煮。

茶煮好後,拿起茶壺在擺成品字形的3個瓷杯上面作圓周運動(當地俗稱為「關公巡城」)依次斟滿每一個小杯,此時就可以捧起香氣四溢的小茶杯慢慢吊嘗。飲茶時不能一杯斟滿再斟一杯,而要按杯的多少來回輪流順序斟。因此功夫茶除了泡製要功夫外,飲茶也需要費功夫。

*本文圖片部分來自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繫刪除。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R-H3BGwBmyVoG_1ZrQ1f.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