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家美國超市遭國人搶購,稱不靠賣貨賺錢,那它靠什麼成500強?

2019-08-29     陸水新知

繼優衣庫的爆款T恤引發國人瘋搶之後,一家在國內新開的美國超市Costco開市客又引起了轟動:在上海開業僅半天就被人流「搶」到被迫限流,在停車場門前放出「停車場已滿,等待需要三小時」的提示牌。上海的大爺大媽們拿出了搶年貨的氣勢大肆掃購,而本來有些微詞的網友在看到超市內的標價後紛紛驚呼:我在我也搶!

原來,開市客商品的價格都幾乎都是「出廠價」,在這裡,你可以花1498元搶到現在市面上已經被炒到兩千多甚至三千多的茅台酒,五糧液一瓶也僅售919元,也可以買到便宜許多的愛馬仕等奢侈品,還可以買到大量平價的日用品......

這樣算來,開市客超市商品的毛利率非常低,那它又是如何賺錢,又是如何以零售商的身份坐穩世界五百強企業第35名的位置的呢?

開市客獨特的商業模式

Costco開市客是美國最大的收費會員制連鎖倉儲超市,股神巴菲特與投資家查理·芒格早在2000年就買入了開市客的股票,那個時候開市客還沒有做出名頭呢,足以可見投資者們對開市客的看好,而開市客也「不負眾望」,做出了亮眼的成績。

它有多牛?這個超級賣場比沃爾瑪晚成立20多年,現在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的零售商;在亞馬遜等電商平台的衝擊下,它依舊保持了高速發展,股價10年翻了5倍;身為超市還跨行賣汽車,並成功反超了美國原來的第一大汽車零售商,自己成為汽車零售老大,而這些成就的根本原因,是開市客獨特的商業模式。

傳統的超市一般是以差價獲利的,也就是商品進貨價與零售價之間的差價,國內的很多超市都是這種盈利模式。最具代表性的當屬美國第一大零售巨頭沃爾瑪,它通過大額的進貨量壓低進貨價格,再以平價售出,薄利多銷,從而賺取收益,而開市客則不同,相比起一般的超市,它不僅是超市,更是身兼了中介的身份。

開市客獨特的商業模式主要在兩點:

一、運用精品策略將運營成本壓縮到極致

一般超市會提供儘可能多的商品種類,光一個毛巾區域可能就需要上百個供貨商,而開市客則不一樣,一種商品一般只會選擇幾個供貨商,採購量大,可議價的範圍就更大了,售賣時也需要一定的數量起售,既保證了低價,也保證了銷量,從而將運營的費用壓縮到了極致。

二、創新性的超市會員制

開市客通過一系列的方式,主動將銷售商品的純利潤壓縮到幾乎為零,開市客有一個14%的隱形數字——任何商品定價的毛利率不能超過14%,在能夠攤平運營費用稅費的條件下,毛利潤率越低越好。這樣扣除掉稅款和運營費用,純利潤幾乎為0,開市客主動降低毛利率的行為表現了一個觀點:「我完全沒想靠賣東西賺錢」,它的盈利非常明顯,那就是會員的會費。

想進入開市客消費,必須要辦一張開市客的會員卡,持有會員卡才可以結帳消費,或者是帶著其他人入內。這張會員卡在美國與加拿大分為55美元/年和110美元/年兩個檔位,而在上海新入駐的這家開市客會員卡的費用為299元。在美國,看看這張會員卡包含的服務範圍,連加油站都有,你就可以理解為什麼說開市客不僅是超市,也是一個無法拒絕的中介了。

​我們可以看出,開市客獨特的經營模式,其實是貼合美國中產階級的生活習慣的。目前開市客首次登陸上海反響較好,還沒有出現水土不服的情況,未來能否在國內生根發芽、在國內零售市場中分一杯羹呢?讓我們拭目以待。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vCd3mwBJleJMoPMGHRv.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