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分享我的新疆喀什之行。這一次的「懶游」發揮到了極致,就住在喀什噶爾老城的中心,幾乎天天在老城裡看孩子們玩耍,樂不思蜀。
還要說那句老話,不到喀什不算到新疆,不逛老城不算到喀什。本日閒極無聊,報了一個喀什周邊鄉村游,小團7個人。這條線路是真正的小眾線路,還不成熟。上午頂著烈日走了無聊透頂的某產業園,大家都昏昏欲睡。我也暗自擔心,這一日游要廢啊。
可算結束了產業園的無聊遊覽,重新上車直奔喀什50公里外的著名水果之鄉——伯什克然木鄉。車子在路邊的一個打饢攤子前停下來,接下來是學打饢。大家精神為之一振,這個好玩,紛紛摩拳擦掌,躍躍欲試。話不多說,上文已經介紹了。接下來,高潮不斷,要去家訪吃大餐了。
再次上車出發,我們來到買買提大叔的家中。新疆之行,總想去普通的維吾爾族家庭里去看看,今天如願了。兩口子早早來到門口迎接我們,與維吾爾族朋友打交道,就是一句話,坦誠相見,傾其所有。那種發自內心的善良真誠,讓人印象深刻,感動不已。
這是我們今天的領隊,維吾爾族23歲的帥哥蘇玉莆。這個小哥不簡單,這條小眾的特色喀什鄉村游的策劃執行者就是他。學打饢的攤點和家訪的維吾爾族人家,都是他促成的。除了那些大網站和旅行社推出的常規旅遊外,眾多的遊客深度游的需求將越來越大,這樣線路很有前途。
走進買買提大叔家,客廳的大桌子上擺滿了饢、撒子、乾果,好客的維吾爾族就是這樣招待客人的。
小碗里是涼粉,小碟子裡是面肺子。新疆涼粉湯多,湯味較淡,吃完涼皮,可將涼皮湯一飲而盡。味道不一,有酸的、甜的、熱的、涼的,很有特點。而這個面肺子風味獨特,肺軟嫩,麵筋有嚼勁,香噴可口。
大家尚未落座,突遇停電,室內顯得格外悶熱。這難不倒主人,搬到寬敞的外面就好了。外面是兩個大「炕」,女主人悉心地鋪好了坐墊,搬來了「炕桌」,微風陣陣的外面更舒服。
這就是維吾爾族人家的待客之道,太豐盛了,從糖果、乾果、西瓜哈密瓜、饢和撒子等等,應有盡有。女主人雖然普通話不好,但非常熱情,畫面中的饢,都是女主人給掰開的。茶水當然是新疆的茯茶,其色澤黑褐油潤、清香持久、清澈紅濃、醇厚回甘綿滑,被譽為古絲綢之路上的「生命之茶」。
席間最好吃的是每人一小碗的清湯麵,等到主人端出羊排時,大家已經「告饒」了。我們的團員里,除了我們,其他五位都是烏魯木齊人,對新疆飲食極為熟悉。我們的領隊在介紹新疆飲食時,曾問大家,你們了解新疆的羊肉嗎?一位年逾六旬的老者說,我在新疆吃了40多年的羊肉,你說了解不了解?大家莞爾,弄得領隊帥哥一臉尷尬。
看來這個小團飯量不行,一位團友不吃羊肉,我的胃腸早已不適,幾天不知饑飽。入疆後大吃了幾頓,西瓜哈密瓜、烤肉抓飯拌麵包子敞開了吃,幾天後終於頂不住了,這回好,都不知道餓了。團友飯量不佳,桌上的食物幾乎沒有動,弄得主人惴惴不安,誤以為自己的廚藝不佳。說起參觀新疆民居,這家主人覺得自己家拿不出手,帶著我們來到了他的兄弟家。
家中只有老奶奶在家,也就是剛才家訪的男主人的老母親。這裡新建的宅子,想要做起來農家樂,還在籌備中。八旬的老奶奶不懂普通話,一直在衝著我們笑。
我們看了兩間房間,這個應該是臥室。據說整棟宅子含裝修,共花費百萬巨資。
另一間像是書房模樣,裝飾得很有民族特色。
拿起主人的熱瓦普擺拍一張。
老奶奶站在院裡子,靜靜地看著我們在各個房間裡穿梭拍照。這家宅子的室內裝修豪華,外面的立柱都有精美的雕刻,我們都戲稱這裡是「巴依」老爺家。
買買提大叔熱情地招呼著我們到葡萄架下,用不太流利的普通話說,隨便摘!
那還客氣啥,一邊吃一邊摘。據說在新疆,到誰家的果園裡吃葡萄吃水果等,隨便吃,不帶走就不用花錢。
葡萄架旁還有一棵西梅樹,果實也成熟了,也摘下了十幾顆。回酒店時,包里多了兩大串葡萄和一大把西梅。從喀什回烏魯木齊時,拱手相送給十幾天來辛苦收拾房間衛生的保潔維吾爾族美女了。真是應了那句俗話「眼大肚子小」,人有時候就是那麼貪婪。
接下來,一場歡快的「麥西萊普」舞蹈,一場精彩無比的漢族和維吾爾舞者間的巔峰對決,結局可能出乎你的預料,咱們下文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