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陽市區一建築,有600多年歷史,然而還沒有旁邊的飯店受歡迎

2019-09-17   旅遊看南陽

隨著城市的發展,南陽這座古城越來越現代化,古建築在不知不覺間消失在視線中。有些本應該代表南陽的文化資源,現在要麼成了其他城市的名景區,要麼不溫不火的,王府山屬於後者。

王府山位於南陽市工農路的南段,王府山高18m,占地約346㎡。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王府山是南陽城區最高的建築,站在山頂的接天亭上可觀望全城。然而,現在王府山已經淹沒在南陽城區的高樓大廈中了。

王府山歷史悠久,其名字來源就與明朝的南陽唐王府有關。當年,此山是唐王府後花園的人工疊山,故名王府山。

根據記載,明朝建立後,明太祖朱元璋認為:"治天下之道,必建藩屏,上衛國家,下安生靈。"於是,就開始在全國各地廣設藩王。而王府山,是明朝唐定(藩)王朱桱(jìng)於永樂六年(1408年)就藩前,由朝廷組織人力大興土木在南陽建造唐王府時修建的。

朱桱是明太祖朱元璋的第二十三個兒子,生於洪武十九年(1386年),五歲時被封(南陽)唐定王,因年幼留在京都,永樂二年(1404年)八月開始設藩,永樂六年(1408年)五月十二日就藩南陽。然而,朱桱在南陽只生活了七年多,便因病於永樂十三年秋八月薨逝,年僅三十歲。

這樣一算,王府山至今有600多年了。在此期間,王府山經歷了無數戰火,多種磨難,依舊屹立在南陽城中。可是,如此牛的假山,知名度僅限於歌謠"南陽有個王府山,巴巴差差挨住天"中,正經來這兒旅遊,向外地遊客介紹王府山的人少之又少。

說實話,如今王府山在南陽還沒有旁邊的王府飯店受歡迎(兩者相距不到1千米)。而王府山不火,有很大的原因與南陽對待文化資源的態度有關,保護、開發、宣傳都不到位,致使有600多年歷史的王府山沒能成為南陽驕傲的旅遊景點。

不過,王府山倒也沒有荒廢掉,而是被相關部門開發成了唐王府博物館,以收藏、展示隕石為主。據說,王府山山上的石頭是從2000里外的太湖,人抬牛拉,歷時數年才弄來的。所以,石頭在王府山是大寶貝。現如今,王府山時不時還會舉辦隕石文化科普展,為大家提供一個探索宇宙奧秘、體驗隕石能量的科普基地。

總而言之,王府山雖然在河南境內不出名,但它正以獨特的光芒裝飾著宛城。

想了解更多河南文化、旅遊相關資訊,請點擊下方"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