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種支援,叫做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
鄭志忠
據莆田新聞報道,近日,莆田有少數鄉鎮出現群眾搶購大米,造成市場恐慌現象,也有少數經營者借疫情防控之機,哄抬大米等民生物資商品價格,嚴重違背商業道德,嚴重違反價格法律法規。
目前莆田市糧食庫存充足,能夠滿足群眾正常需求,政府儲備糧能夠保證供應全市居民半年消費需求,請廣大群眾不轉謠、不信謠,無需恐慌搶購,合理採購大米等民生物資,加工後的大米是有保質期的,市民不要一次性購買太多,霉變了可惜。
其實,我國一直很重視糧食安全問題,中國有14億多人口,是糧食生產與消費大國。中國發展糧食生產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不僅使人民的溫飽問題基本解決,生活水平逐步提高,而且為在全球範圍內消除飢餓與貧困作出了重大貢獻。
據權威部門統計,2018年全國糧食總產量為65789萬噸,其中穀物產量61019萬噸。黑龍江、河南和安徽三省成為當年糧食產量排名前三的省份,其中黑龍江一個省的糧食產量已經占到全國總產量的11%左右。
2019年我國的稻米總產量接近2.1億噸,穩居全球第一,而全國居民每年對大米的消費量預計為1.9億噸左右。這就是說中國的稻米庫存在增加,將減少了在國際市場上進口大米,轉而向國際市場出口了更多大米。中國的小麥總產量接近1.34億噸,玉米總產量超過2.6億噸,穀物類糧食產量將近6.14億噸,還有2132萬噸的豆類,使得糧食總產量接近6.64億噸,繼續在全球各國中排第一名。
從數據上看,我國糧食生產不僅可以自給自足,而且還略有剩餘。通過深入分析我們不難發現搶購大米風波,顯然是一種荒唐之舉,總有一些心懷叵測之徒利用疫情大做文章,為了搏眼球,唯恐天下不亂,但是謠言止於智者。在關鍵時期,在做好個人防護的同時,不造謠,不信謠,不傳謠,不人為製造恐慌,也是對國家打贏防疫戰役的一種支持!
在當前全國眾志成城抗擊新型冠狀病毒疫情的嚴峻形勢下,相關謠言信息一度會誤導公眾,也會不斷刺激著民眾恐慌情緒,造成不良社會影響。所以,有一種支援,叫做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不造謠,增強法律、道德意識,堅決不做空穴來風、無中生有的臆測、推想,不編造、製作虛假新聞、虛假信息、虛假吧帖。不信謠,對貼吧、網絡中出現的有關疫情的敏感話題,要進行理性對待,不輕信、不盲從,多角度分析,多方位思考。不傳謠,對影響社會穩定、破壞公共秩序的虛假信息、吧帖,不轉發、不傳播、不評論、不頂貼,並積極檢舉揭發。
最後,我們要切記不信謠不傳謠不造謠,是一種優良美德,更是做人之本。對那些明顯邏輯錯亂的虛假消息,我們要力所能及地進行駁斥;對那些敏感的、未經證實的消息,我們要堅決做到不主動傳播。惟有不斷增強對謠言的鑑別和識別能力,培養一種「網絡道德」,強化一種「政治品德」,儘量對自己所說的話負責,珍惜自己的轉發權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