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潮哥
01
在銀行工作,是很多人夢寐以求的事,因為銀行體系逼格高、福利好、薪水不錯,跟朋友同學吹噓的事兒,倍兒有面子。
然流年不利的是,2019年,銀行成了裁員重災區。
就在近日,具有「大摩」之稱的摩根史坦利宣布,在全球範圍內裁員1500人。裁員人數占其員工總人數的2.5%。
大摩給出的官方理由是,為了提高公司的運作效率。
在摩根史坦利之前,包括滙豐、德意志銀行、巴克萊銀行、花旗、高盛等世界知名的金融機構,紛紛開啟了裁員模式。
僅身披歐洲第一大行光環的德意志銀行一家,就裁員了1.8萬人,占員工總數的1/5,以如此巨大的力度,斷臂自救。
滙豐裁員也在1萬人以上。日本瑞穗金融集團,更是裁員1.9萬人。
裁員風波,不光在全球性金融機構間上演,國內同樣在上演。
具有宇宙第一大行之稱的工商銀行,今年以來,已經裁員了10146人;農行裁員9237人;中國銀行裁員4296人;建設銀行裁員5567人;交通銀行裁員3117人。
而A股33家上市銀行中,包括工農中建交在內的25家加入了裁員大軍。
發生了什麼?為何裁員浪潮會在銀行業上演,並席捲海內外?
這其中,個別銀行的裁員是經營不善所致,比如德意志銀行。瘋狂擴張、不擇手段尋求利潤的德意志銀行,終於在今年暴雷,宣布裁員瘦身,並收縮業務。
大多數銀行的裁員,不是因為業績,而是趨勢使然。
02
無論國內國外,銀行都是最賺錢的行業之一。
上面列舉的裁員銀行,很多盈利都不錯,尤其是國內銀行。
宇宙第一大行工商銀行,一個季度的利潤就超800億,半年賺了1679億元。建行、農行、中國銀行凈利潤也都在1000億以上。
上半年財報顯示,33家上市銀行,無一虧損。
國外銀行也不錯,比如近日裁員1500人的摩根史坦利,三季度財報顯示,凈利潤21.7億美元;營收意外大增至100.3億美元,超過預期5億美元。摩根史坦利表示,這是我們10年來最好的三季度營收數據。
花旗銀行方面,第二季度凈利潤高達47.99億美元,超出預期的41.77億美元。
以上數據告訴我們,顯然多數銀行裁員,不是因為賺不到錢。
既然能賺到錢,為何要裁員?因為隨著技術發展,銀行體系中不需要這麼多人了。
以前存錢取錢轉錢,都需要去銀行櫃檯操作,那應該是銀行招聘需求最旺盛的時候。
後來ATM機來了,這些功能都可以在ATM機上完成。櫃檯工作人員的工作瞬間輕鬆了不少,隨著工作變得輕鬆,裁員也隨之而至。
道理很簡單,許多業務都可以交給ATM機了,還需要那麼人幹嘛?
如今,手機支付來了,現金都不用取出來,轉錢、存錢、付錢一部手機全搞定,更加提升了銀行系統的辦事效率。
這種背景下,不但銀行體系的人員隊伍需要瘦身,就連ATM機也面臨淘汰的局面。
去年年底看到的一組數據顯示,ATM、POS機出貨量與利潤均出現斷崖式下跌,個別公司業績下滑幅度甚至超過9成。
如果說手機支付搶走了存取轉款業務員的工作,那如今到來的AI時代,正在搶奪整個銀行體系的職位。
不要不信。這種事情已經在發生。
此前,興業銀行旗下的一家公司就發布了一款名為「金田螺」RPA流程機器人,解決員工以往從事的低價值重複性操作任務的難題。
這款機器人能夠勝任涵蓋信貸審批、客服服務、報表製作、信用卡業務、運營管理以及財務管理等眾多業務,已經投入使用。
另據媒體報道,花旗銀行也在與安永、賽仕合作,欲利用AI開發出先進的風險分析評分引擎,簡化與審查大量與全球貿易交易相關、耗時並高度依賴人工操作的流程。
到時候,原先干這種活兒的人員,可以裁掉一大半了。
看到這些,再結合文首各大銀行的裁員數據,邏輯就通了。搶奪銀行工作人員飯碗的,正是AI。
03
AI的搶奪是全方位的,趨勢之下,很多人都無法倖免。
比如傳統的停車場收費人員,高速公路收費員,已經被淘汰了。北京、上海、深圳、廣州等大城市的停車場,基本都開啟了掃描支付模式。
ETC的到來,已經開始全面取代高速公路收費工作。
此外,一些試點的無人超市也已經落地。用不了多久,超市都不需要多少工作人員了。機器人上貨、卸貨,AI支付。
2019年,央視網絡春晚一款與撒貝寧長相一模一樣的AI出現了,這意味著未來主持人行業的飯碗都不牢靠。
美國勞工統計局此前做了預測,預計未來十年將有17%的職業會消失,其中最先消失的有10個:
排在第十名的,是手工打磨及拋光工人;
並列排名第九的兩個職業,分別是郵政人員和數據錄入員;
排名第七名的職位是礦井穿梭車操作員;
三個並列第六的職業,分別是話務員、電腦技術人員,以及金屬鍛造人員;
第三名將是停車執法工;
第二名的職位叫做呼吸治療技術員;
而排名第一的,也就是崗位消失數量比例最大的是機車督查員。在接下來的幾年裡,將會有大約79%的機車督查人員失去工作。
AI時代已經大步走來,這是無法阻擋的趨勢。試圖阻擋,只會被時代車輪碾壓成齏粉。
人事有代謝。舊的職位消失,必然有新的職位誕生。
面對這種大潮流,我們以不變應萬變。所謂的不變,就是始終保持對新生事物不變的學習態度,讓自己擁有更多的技能以應對這個多變的時代,應對新的工種。
如此方可成為時代的弄潮兒,而不是被拍在沙灘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npB-24BMH2_cNUgr1p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