動著的我,汗流直下三千尺
靜著的我,花自飄零汗自流
夏天嘛,出汗=代謝=降溫
沒毛病
老中醫卻說:你可能有病!
雖然是夏天,出汗也有條件。假如天天都是桑拿天,40°左右, 您出門2分鐘,流汗2小時情有可原。可溫度明明只有30°度多, 您坐著就出汗,稍微動一下更汗流不止,那就有問題了。
很多人對流汗有誤解, 認為流汗=排毒, 這樣的想法有些狹隘。適當出汗有益身體, 大量出汗反而消耗元氣與津液。
和大自然下雨一樣,人體的汗液也要經過一系列的反應。
食物中的水,攝入到人體內,體內陽氣蒸化,在脾的運化下,變成津液,津液隨著陽氣的推動,在身體里循環,流經身體各處,滋潤濡養全身。體表下的津液,通過皮膚毛孔發散,成了汗液。
汗出於皮毛,而肺開竅於皮毛,所以汗液的異常與否與肺功能直接相關。肺氣虛,約束不足,汗就能輕易的跑出來。
除了多汗,肺氣虛還可表現為:
如果,您經常流汗,而且還有以上其中任何一種表現,建議您早日就醫,進行系統治療。
Ps:夏天是治療肺氣虛的好時候啊!
治療肺氣虛,該怎麼辦?
1 飲食上多選用一些補益類型食物,特別是白色食物,(在人體與自然界的事物聯繫中,肺對應自然界中白色,肝-青、心-赤、脾-黃、肺-白、腎-黑)如山藥、豆漿等。
2 運動鍛鍊十分必要,但要適量,不可強度過大。
3 在醫生指導下, 服用補益中藥,如黃芪、黨參等。
夏天容易出汗,特別是運動、勞作之後。可是有一種出汗一定要重視——中暑
中暑可導致全身水、電解質代謝紊亂,甚至對生命造成威脅的一種疾病。除突然大汗外,還可表現為頭暈頭痛、乏力眩暈、面紅口乾口渴、噁心嘔吐等。嚴重者出現嗜睡、脈搏細弱、呼吸淺快、暈厥、昏迷、甚至猝死。所以, 警惕中暑十分必要,在平時生活中,老年人、孕婦、小朋友或身體虛弱的人……
需要注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