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屁多少有講究,快來參考,看看身體有毛病沒?


生活中最愛聽見的一句話就是:屁大點事……其實,屁事也是大事,屁多、屁少、屁味太濃都可能是身體有問題。

放屁怎回事?

放屁其實是一件很自然的事情,是腸道里細菌分解殘留食物後產生的氮、硫化氫、氨等廢氣,隨著胃腸蠕動排出體外。屁既然是廢氣,自然要排出。要不然廢氣忍著忍著,就會重回大腸,增加身體負擔。

正常人每天應放屁5~15次,比它多,或者比它少都有問題。

放屁太多怎回事

有人認為,放屁太多是消化好的表現,NONONO,這是誤區。放屁太多有可能是你:


  1. 便秘,廢氣在腸道內蓄積過久。
  2. 消化不良、胃炎、消化性潰瘍等疾病導致腸胃蠕動異常(功能性改變)。
  3. 胃、腸、肝、膽、胰等疾病(器質性改變)。
  4. 過食攝入澱粉類、蛋白質類食物如豆類、土豆、蛋類等。
  5. 吃飯過快,吞咽時攝入較多空氣。

放屁太少,也不對

但凡做過腹部手術的人都知道,術後醫生最愛問就是「通氣沒?」這一句話,充分說明了屁的重要性,腸道是否通暢,屁是非常重要的標誌。所以,沒屁或者少屁,都要上心。


  • 總是肚子漲漲的,有屁放不出,考慮肛門直腸是否有毛病,如炎症、腫瘤、便秘、痔瘡等;
  • 除腹部發脹外,有痛感,謹防腸套疊、腸扭轉、腸梗阻、腹膜炎等(特別是新生兒及老年患者)。

屁太臭,是怎麼了?

  1. 飲食結構異常。高蛋白和脂肪攝入過多,超出腸道消化吸收能力,造成負擔,菌群失調。
  2. 短時間內食用大量氣味刺激類食物,如洋蔥、大蒜等。
  3. 消化功能異常。正常飲食前提下,出現便秘、臭雞蛋味氣,多與消化功能疾病有關。若臭味極其濃烈,有腥臭味,建議趕緊去醫院檢查,防止消化道出血甚至腫瘤。

中醫如何看待屁?

中醫把屁稱為「矢氣」「濁氣」,與肝膽、脾胃氣機運化有關。如今生活節奏快、壓力大,絕大多數人的飲食結構都不協調,過食辛辣刺激食物,會給腸胃造成了很大的負擔,長期以往,脾胃功能減弱,便秘、矢氣過多或過臭等接踵而至。若是遇到這種情況,建議您儘快去醫院調脾胃,以免造成更大的後果。所以,建議您:

  1. 飲食要規律,結構要合理,以免腸道菌群失調。
  2. 多做提肛運動,改善肛門括約肌功能,預防肛門鬆弛。
  3. 屁事不大,卻也不小,連續多天屁多、無屁、屁臭者,要引起警惕,儘快前往醫院,排除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