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8月27日,全國首家Costco開市客正式在上海閔行區開門迎客了。
作為美國最知名的倉儲式超市,Costco開市客在國內的人氣也是高到爆棚,開業第一天僅半天即被上海大媽大叔們的強大購買力摧殘至閉店,只剩網紅大熊們還在努力的迎客。
開業的第一周內,所有關於Costco開市客的新聞都圍繞著一個字:人!
人
從
眾
但是,圍(mei)觀(qian)的小編從大家曬出來的帳單卻看到了一個很特殊的東西,就是這個寫在小票最下端的項目:銷項稅。
這是什麼呢?
今天小編就來給大家講講這個 銷項稅 以及 與其相關的消費稅 。
目前世界上在零售環節徵收的稅費有兩種體系:增值稅(Value-Added Tax)和消費稅(Sales Tax)。這兩種稅雖說在稅法體系上大不相同,但是在零售環節上的徵收功能卻大致相同。
大部分歐洲國家和中國使用的是增值稅體系,而之前提到的銷項稅則是增值稅在零售環節的體現。像大家去歐洲旅遊時碰到的要在機場退稅的情況,其實退的就是這部分的稅費。
其他國家如美國,使用則是消費稅體系。由於消費稅計算相對簡單,所以有時會出現像Costco開市客這樣將稅費和商品價格分開列的情況。而國內各種貨品對應的增值稅稅率各不相同,所以大部分國內貨品銷售時展示的是含稅價格。
在美國,由於聯邦政府將消費稅的徵收權下放至各個州、縣、市,所以各個地區的消費稅都會有所不同。有些地區為了促進自己當地的零售業發展甚至在地區內不徵收消費稅,如新罕布夏州(New Hampshire, NH)、蒙大拿州(Montana)和俄勒岡州(Oregon)。
美國沒有「州一級消費稅」的州
因此,當在美國購買大件商品時,對比臨近幾個地區的消費稅也是各位美國大爺大媽們的一項重要議程。一般來說,美國全國的平均消費稅稅率是5.86%,而國內普通消費者通常能碰到的貨品類別的增值稅稅率為9%或者13%。
而這些額外花出去的錢,對於美國人來說還有另外一個功用,那就是抵稅!
作為州政府和聯邦政府的一種合作方式,國稅局對於納稅人支付給居住州或者地區的稅費是有一定程度的抵扣的,而像上文提到的支付給州、縣、市的消費稅就屬於其中一項。
這裡給大家舉個例子:
美國人Xiao Wang去買美國Costco購買了一隻網紅大熊,售價為10,000美元;而這家Costco所在地區的消費稅和上文中的增值稅稅率相同(13%),那麼他實際喜提了一隻11,300美元的網紅大熊。這額外的1,300美元即為他支付給各級地方稅務機關的消費稅。但當他申報他「提熊「當年的聯邦個人所得稅時,這1,300美元則可以直接抵扣他的收入。
所以,通過合理的稅收籌劃可以花出去的一份錢得到雙重的享受。
但需要注意的是,這項抵扣僅適用於使用美國聯邦稅表1040申報的納稅人,即美國的稅務居民。也就是說,如果是沒有美國身份的中國人小王,在中國的Costco開市客購買同一隻熊,那他的1,300美元的額外花費將無法使他在稅務上享受到與之對應的政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