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始記日記#1558 湯渣也挺好吃的

2021-05-05     董克平飲饌筆記

原標題:#開始記日記#1558 湯渣也挺好吃的

#開始記日記#1558 湯渣也挺好吃的

2021/05/05 星期三 北京

假期的最後一天,靜靜的待在家裡,看書,喝茶,睡覺。

這兩天又開始吃窩頭了。昨天查了個腎全,指標比上個月好了許多,基本恢復到正常水平,有三個數據超了,也只是比標準高了一點點。軍勤說前一次的數據和飲食有關,注意飲食就能恢復,聽了這個話,這個月指標果然降了,於是繼續吃一些粗糧。

早年間吃粵菜時,餐廳都會把煲湯的湯渣撈出來配上一碟豉油上桌,湯渣也可算作一道菜。後來吃燉盅多了,沒有湯渣,即使是煲湯,店家也很少撈出湯渣上桌了。基哥的花城苑還保留著這樣的傳統,宇哥說花城苑做的傳統粵菜,湯渣上桌大概也是傳統粵菜的一部分吧。

冬瓜燉老鴨,湯水清甜甘潤。

林衛輝老師說:「廣府人堅信,老火靚湯營養豐富,而湯渣則寡淡無味,棄之可也。這是一個重大的誤解:長時間的燉煮只能讓肉釋放約5%的蛋白質,其餘的蛋白質還在湯渣里,而肉里的風味物質倒是跑到湯里去了,所以湯好喝但沒有多少營養,湯渣不好吃卻營養豐富。」既然湯渣里還保留著95%蛋白質,那麼蘸點豉油吃了也是不錯的,至少營養還在。

體檢時發現尿酸數值較高,對高嘌呤的食物就有了恐懼感。我還沒有體會過痛風,但是見過身邊朋友痛風時的痛苦狀。我又是一個愛吃且特別怕疼的人,在飲食上就更要注意了。北方的湯水還好一些,不像粵菜那樣經過長時間燉煮,嘌呤物質不太多。粵菜燉湯嘌呤高就是因為燉煮時間過長。林衛輝老師說:「煲老火湯一般都選擇豬肉、雞肉、魚肉這些肉類,煲的時間越長它裡面的核蛋白就會分解越多的核苷酸,就會產生更高的嘌呤,這意味著越是美味,嘌呤越高。」因此輝哥提醒大家:老火靚湯好喝,但也要適可而止!

我自己煲的湯:花膠走地雞燉竹笙山藥配紅棗。真挺好喝的。

晚餐煎了牛肉,炒了白菜豆腐皮,后街買了兩個窩頭。菜有點淡了,又打開一袋常州蘿蔔乾,一口窩頭一塊肉,再來點白菜、蘿蔔乾,雖然簡單,卻也美味,而且沒有心理負擔。

飯後喝茶翻書,一天過的簡單充實。

收藏

舉報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IOhP3kB9EJ7ZLmJ97mm.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