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待建摩天大樓81棟,卻有66棟爛尾!廈門「第一高樓」又該何去何從

2020-09-27     幸福里APP

原標題:中國待建摩天大樓81棟,卻有66棟爛尾!廈門「第一高樓」又該何去何從

李柄江創立的京朋國際集團成立於2001年,橫跨電力、地產、貿易、金融等六大領域,後總部搬遷至北京。成功收購廈門國際中心放大了李柄江的野心,按照他的計劃,2018年公司將衝擊全國企業500強。

然而,這一切美好願景在2017年下半年戛然而止。彼時,京朋國際集團關聯的金和所等多個P2P平台暴雷,為此李柄江不得不將廈門國際中心34.07%的股權轉讓抵債。

千里之堤毀於蟻穴。李柄江由此深陷債務泥淖,截至2017年12月,廈門國際中心及副塔樓寶嘉中心的公司股權,全部被深圳世紀星源(000005,股吧)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世紀星源」,000005.SZ)與其法定代表人丁芃關聯的「星源系」企業「接盤」。

但這並未阻止廈門國際中心及寶嘉中心的兩家建設公司的破產。《中國經營報(博客,微博)》記者從多名接近李柄江的信源處了解到,李柄江不但多次庭審沒有到場,法院也聯繫不上他。「他跑掉躲起來了,已經倒樁了。」

隨著一個月前發出的一紙公告,這座爛尾長達23年的「廈門第一高樓」將迎來自己的第3次出讓,這也將成為李柄江最後的「絕唱」。

「摩天大樓」之困

中國社會科學院城市與環境研究所副研究員單菁菁則表示,企業投入大量資金建設摩天大樓項目,在合法建設期內,屬於企業市場行為,政府干預力量實際上也是有限的。這也造成當下國內摩天大樓的困局。儘管早在2018年,中國超越美國,成為全球100米以上摩天大樓總量最多的國家,但國內不少城市的摩天大樓乃至「第一高樓」陷入爛尾。截至2020年9月,CTBUH全球高層資料庫中,中國共有「未完成」和「暫停施工」的摩天大樓81幢,共有66幢樓「爛尾」。

究竟是什麼造成了摩天大樓們當下的爛尾困局?「越是大型項目,其抗風險能力越低,越容易爛尾,問題關鍵便是資金。」單菁菁認為,首先,大型項目需要占用大量資金,由資金將會引發各種問題,如開發商自身市場判斷失誤,經營不善,引發資金鍊斷裂;其次,可能項目建設時發現防震能力、建設質量等硬性指標不達標,也可能會面臨項目停擺。

「摩天大樓爛尾一般存在於較發達的一二線城市,土地資源、建設指標屬於稀缺資源,而爛尾時長往往達數十年,不僅土地資源浪費,更影響城市景觀。」單菁菁進一步分析指出,而由於項目資金大部分來自銀行,爛尾數年勢必形成壞帳,對商業銀行這是重大不良資產。此外,參與相關項目預售的普通老百姓(603883,股吧),巨資投入的資產也會數年看不到回報。「這幾大損失或許是如今國家基本停止批覆特高樓的內在因素。」

對此,網友們紛紛評論道:

我就要下車 : 現在這種情況,超高層寫字樓只有國企敢接盤。
sunlei48 : 房地產還是賺錢。爛尾23年還能賣掉
經典小慢 : 改住宅,一千平大平層,就盤活了
maomi007_548 : 雙子塔,也曾經爛尾很久,沒有封頂
數字能量改運學 : 日月籠中鳥、乾坤水上萍
  • 摩天大樓爛尾不僅浪費土地資源,對於市容也是有很大的負面影響的。所以說,在建設之處,一定要保證資金的充裕,以及建設過程中要保質保量,確保最重要的安全性問題。希望這種爛尾事件可以逐步減少~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QFACz3QBLq-Ct6CZhDQ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