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康徐衛霞:9年愛心堅持,大初一給孤寡老人送餃子

2019-12-04     中國財訊網

她與他們無親無故,但從2010年起,每年大年初一就給他們送餃子。2019年大年初一,她又把其中兩位健在的特困老人請到家裡吃年飯。老人說,她,像親閨女一樣親。

她懂事賢惠,孝敬父母,一結婚就給娘家借錢,替公婆還了2萬元外債。還從娘家拿錢給婆哥買藥看病。看到公婆和婆哥沒有房子居住,她二話不說又騰出3間婚房,讓公婆和婆哥住了進去。

她叫徐衛霞,周口市太康縣楊廟鄉陳莊村村民。12月4日,記者來到陳莊村對其善舉進行了採訪。

感動:一結婚就替公婆還2萬元外債,還從娘家拿錢給婆哥買藥

今年38歲的徐衛霞是2001年秋天嫁到陳莊村的。「那時,俺婆家實在是太窮了。5間瓦房和2間1970年建的老土屋是這個家的全部『家產』。」徐衛霞回憶說。婚後第二天,在與家人交談中,她了解到,就連她和丈夫結婚用的那5間瓦房也是公婆傾盡財力外加東挪西借的2萬元錢建成的。於是,次日她到娘家借了2萬元錢替公婆把帳還了。

隨後,徐衛霞看到公婆與婆哥住的2間老土屋四處漏風,徐衛霞看在眼裡,疼在心裡,隨即把3間婚房收拾乾淨,讓公婆和婆哥搬了進去。

徐衛霞的婆哥陳先生自幼患患氣管炎,面黃肌瘦,時常咳嗽。但由於家裡窮,他日常捨不得花錢買藥,多少年以來,他自己總是能遷就就遷就,就連頭髮也從不去理髮店理髮,而是讓母親用家用剪刀胡亂剪一下,再後來,陳先生又花35塊錢買了一把電推子,就這樣一直遷就到現在。

徐衛霞了解情況後,立即騎上一輛自行車,一口氣蹬到8公里外的娘家,神情悽然地向父母訴說了婆哥的一切。純樸善良的父母立即拿出家中僅有的560元現金塞到女兒手裡,叮囑她趕快去給婆哥抓藥看病。

回報:愛心人士的幫扶,讓她很感動,她決定回報社會

徐衛霞的婆哥陳先生雖然自幼患病,身體弱不禁風,但卻有極其堅強的意志。平常,他把內心的情感都寄托在了詩歌寫作上。無論是外出打工,還是在家中干農活,他都會利用一切可以利用的機會進行創作。為此,1997年至1999年期間在全國發行的《山西青年》、《現代青年》、《深圳青年》等10多家雜誌對他進行了深度報道。

報道也引來了張香、趙永富等一批愛心人士的關注,他們紛紛向陳先生和其家人伸出了援助之手,並對這個家進行了長期資助,一次次地給陳先生和家人送錢送物。

眾人的幫助,讓徐衛霞和陳先生非常感動。他們暗下決心,一定盡其所能,力所能及的為村民和一些特困老人做點什麼。

陳先生會一手修理老年手機和簡單的理髮技術。從2010年初,他就利用自己掌握的技術,開始義務為全村及附近村莊的村民修「老年手機」,為附近村莊的孤寡老人、殘疾人義務理髮。

而徐衛霞則堅持每年大年初一給附近村莊的班國貞、劉文生、陳令峰、陳立花等4名特困老人送餃子。她與老人們的歡聲笑語,成了村裡一道最動聽的音樂。

愛心:9年堅持大年初一給老人送餃子,今年又請老人吃年飯

據了解,目前,徐衛霞幫扶隊的4位特困老人中,已有2人去世,健在的還有劉文生和陳令峰2位老人。2019年大年初一,她決定把他們請到家裡吃年飯。

擇菜、洗菜、切菜、蒸雞魚、包餃子……正月初一上午12時許,徐衛霞把兩位老人請到家裡。端上肉菜、水餃冒著熱氣,湯汁飄著油花。她招呼著老人在飯桌旁坐下,用筷子不停地給老人夾著肉菜。談笑聲,在這張小小的餐桌上,蕩漾著濃郁的人間真情和愛意,溫暖人心。

「衛霞給我們說話,總是輕聲細語,聽著心裡好受。待我們比親閨女還親哩!」回憶起起徐衛霞對自己的好,孤寡老人劉文生動情地說。

面對老人的讚譽,徐衛霞說,誰都要老的時候,尊老愛幼是我們中華民族的傳統美德,只要有一位老人健在,她都會一直堅持幫扶下去。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kdY024BMH2_cNUgBz2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