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三奇生產工藝及其產品再獲權威認定

2020-01-09     中國財訊網

「微生態製劑液-固結合發酵工藝技術」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召開

2019年12月16日,國家科技部火炬中心創新基金審理處處長、研究員、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秘書長周迎,中國中醫科學院西苑醫院副院長劉建勛,中國保健協會保健諮詢服務工作委員會副會長李勤,中國中醫科學院中藥研究所藥物安全評價中心主任、研究員葉祖光;中國中醫科學院研究員、博士生導師雷燕,中國醫藥研究開發中心研究員殷文娟,中國經濟宏觀調控研究會理事長滕道陽,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企業家戰略聯盟辦公室主任齊麗娜一行到吉林天三奇藥業有限公司進行調研考察,並召開「微生態製劑液-固結合發酵工藝技術」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

經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查新和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組織專家進行實地科技成果考評,天三奇生產工藝及其產品再獲權威認定:天三奇「微生態製劑的液-固結合發酵工藝技術」及其產品「在國內外公開文獻中未見相同報道」,「現有技術相比有其先進性。」

吉林天三奇藥業有限公司成立於1997年,初始註冊資金2100萬,資產2.8億,是一家集科研、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科技民營企業,產品定位於高科技微生態製劑。微生態製劑固體發酵液固結合工藝榮獲國家發明專利(專利號:ZL02140481X)。當年,團中央、全國總工會、中國紅十字會、中華慈善總會,吉林省委和吉林市委宣傳部都給天三奇以大力指導、支持與合作,央視教育台時任台長張德祥,央視著名主持人敬一丹、白岩松、李修、陳鐸等連續跟蹤宣傳報道天三奇。隨後,國家政策發生變化,天三奇主打產品由原來的藥健字號變為食字號,企業和全國市場受到很大影響,以致重啟。其間,雖然企業停產,但產品依然存在。在這期間以致隨後,20多年來,李盛學董事長和他的愛心企業堅守健康救助,精準扶貧,歷經千山萬水,遍及30多個省(市),400多個城市和地區,先後捐贈價值3000多萬元產品和物質,使7000多名病貧交加糖尿病、腸胃病和類風濕患者得到救助。先後榮獲 「華夏赤子」、「慈善家」和「感動中國十大創新人物」等稱號。

2018年8月,中國工程院陳冀勝院士工作站正式落戶天三奇,中央委員、吉林省委書記巴音朝魯向陳冀勝院士和李盛學董事長親授牌匾。同年,企業所推行的「中醫微觀化創新與應用」項目被中國中醫科學院中醫藥科技合作中心列為中醫藥養生保健適宜技術和產品。

2019年9月8日,李盛學院士在北京第16屆中國科學家論壇所作的顛覆中醫醫學傳統觀念助力全民大健康的「中醫微觀化創新與應用」學術報告,引起與會領導和專家高度關注。同年9月21日,天三奇「中醫微觀化」被中國科學院老專家技術中心和中關村精準醫學基金會列為精準支持項目。10月20日,在中國社會科學院研究生院、農村教育發展中心等主辦的「新農村健康資源可持續利用院士論壇」大會上,李盛學榮獲「世界生產率(中國)科學成就獎」和「優秀髮明家獎」。11月16日,公司所生產的高科技微生態製劑「長樂膠囊」等主打產品,在第3屆中國品牌強國論壇大會榮獲「中國最受尊敬大健康品牌」,公司被評為「2019中國品牌創新領軍企業」,董事長李盛學榮獲「新中國70年.品牌中國創新領軍人物」。12月16日至18日在海南三亞第7屆中國企業家發展年會上,李盛學榮獲「社會責任企業家」稱號,同時,由李盛學發起的「中國企業家健康保護聯盟」正式啟動並發布宣言。

12月16日下午,中國民營科技促進會在吉林市主持召開由吉林天三奇藥業有限公司完成的「微生態製劑液-固結合發酵工藝技術」項目科技成果評價會,評價機構和專家嚴格按照科技部《科學技術評價辦法》有關規定,按照科技成果評價標準及程序,本著科學、獨立、客觀、公正的原則,對該項科技成果進行了科技成果評價。評價委員會通過聽取項目總結報告,審查相關資料,經質詢和討論形成評價意見,確定本項目是以液—固結合微生態製劑的生產工藝,以液—固結合方法培養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嗜熱鏈球菌的發酵工藝並採用正交實驗法確定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嗜熱鏈球菌在產品中的比例,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和功能。該項目技術獲得國家發明專利,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及創新性,該專利技術達到國內領先水,具有良好的實用價值和發展前景。

健康才能全面小康。守正創新,傳承精華。中醫理論的核心是「氣」,這些年來,李盛學把中醫學和微生態學結合起來潛心研究,創立出一種不同於當今世界所有常規健康理念中醫微觀化理論,從而由此揭開中醫千古之謎「氣」的神秘面紗,並運用其科研產品高效調理糖尿病、頑固性腸胃病等慢病,得到中國中醫科學院認證並列為全國推廣項目。

中醫理論的核心是「氣」。李盛學認為:「氣」是構成和維持人體生命的最基本物質。只有將元氣、陰氣、陽氣、正氣、邪氣、營氣、衛氣、宗氣這八個方面的「氣」弄清楚了都各是什麼物質,才能真正解決陰陽衡問題。陰陽衡,百病不生,百病不治,不治自愈,從而探索出一條全新的健康之路。這一革命性的理論和全世界現有的理論不同之處在於調理衡,而不是治病。只有調理衡,才能百病不生。只要衡,一切疾病都能不治自愈,自然康復。微生態製劑有益菌天三奇主打產品長樂膠囊,實際就是天三奇所生產的一種「正氣」,就是人體的「國防軍」。

2019年11月至12月間,中國科學院文獻情報中心對吉林天三奇藥業有限公司所提出的查新點和檢索詞,針對「天三奇長樂膠囊」項目進行國內外文獻檢索,共查詢了31個相關資料庫及網站,查出可對比文獻10篇,包括該項目課題組發表成果1篇。 以液-固結合工藝生產的微生態製劑為查新點,在30℃溫度下保存24個月,保有活菌數兩歧雙歧桿菌為1.698×108 cfu/g、嗜酸乳桿菌為2.512×108 cfu/g、嗜熱鏈球菌為5.623×108 cfu/g。從檢出的國內文獻看,天三奇所發明的一項微生態製劑的液-固結合發酵工藝,將兩歧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和嗜熱鏈球菌分別依次經原種、1-3級液體培養、固體培養二階段,製備具有調節腸道菌群作用的膠囊,且延長了保存期,兩年活菌數由38.6×108cfu/g降至5.0×108cfu/g。

從檢出的國外文獻看,美國的一項專利提出一種發酵益生菌的製備技術,其中培養基以液體、固體或半固體的形式存在,與天三奇先進行液體培養,後進行固體培養的方法不同;新加坡國立大學評估嗜酸乳桿菌和乾酪乳桿菌在椰子水中的生長、存活及發酵性能,在37℃下發酵2天後達到約108cfu/ml,在4℃26天後保持約107-108;俄羅斯烏伊姆斯克農業大學同樣採用固體發酵方法培養菌種,但其培養的菌種為乳球菌和乳酸桿菌,且其生產產品是軟質凝乳乾酪,與委託方採用兩歧雙歧桿菌、嗜酸乳桿菌、嗜熱鏈球菌生產作用於腸胃疾病的微生態製劑不同。

經對相關文獻進行比較分析,可得出查新結論如下:該查新項目「天三奇長樂膠囊」,提出了「以液-固結合工藝生產的微生態製劑,在30℃溫度下保存24個月,保有活菌數兩歧雙歧桿菌為1.698×108 cfu/g、嗜酸乳桿菌為2.512×108 cfu/g、嗜熱鏈球菌為5.623×108 cfu/g。」的技術點,除天三奇發表成果外,在國內外公開文獻中未見相同報道。(郭道慶)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1YRcim8BMH2_cNUgUHla.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