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一網紅翻車,遭央視怒批:消費善良,是世間最大的惡

2021-05-17     周沖的影像聲色

原標題:又一網紅翻車,遭央視怒批:消費善良,是世間最大的惡

在四川涼山。

小女孩佳佳,身世悽慘。

從沒見過自己的母親。

禍不單行,父親又早早離世。

她成了孤兒。

只能和爺爺奶奶相依為命。

三人住著破爛的土坯房,生活艱難。

她說:「我想上學。」

可是家裡根本沒錢。

正在她們一籌莫展時,「救世主」出現了!

「救世主」是某視頻平台的博主,他帶著錢,帶著希望向佳佳走來。

佳佳聊起自己的家境時,痛哭流涕。

男子不斷安慰她,「妹妹別哭了。」

除了安慰,他還做出實際行動。

先是給些錢,讓佳佳拿去報名上學。

再給些生活費。

還買了很多吃的給佳佳。

「救世主」的出現,仿佛拯救了這個走投無路的家庭。

就在眾人為他豎起大拇指時,善意開始蔓延。

滲入人心,滲入到涼山村民的生活。

由於地理位置較偏,村民種植的蘋果滯銷。

「救世主」想到一個辦法。

通過短視頻,或直播等方式把這些蘋果賣出去。

很多網友看到這一幕,紛紛盡綿薄之力慷慨解囊。

蘋果十分暢銷。

村民臉上出現了久違的笑容。

我們總說世態炎涼,但世間並不缺少真情。

這件事被拍成視頻,放到網上。

視頻中悲情的畫面,不禁令人動容。

然而,視頻背後隱藏的真相,細思極恐。

2020年年底,有網友扒出,那些悲慘視頻,是團隊專門策劃的。

而且有可能存在虐童行為。

接到曝料,當地警方進行調查。

很快,視頻製作團隊多人被抓獲。

這時才知道,一切都是假的。

先是佳佳淒涼的身世。

她根本不是孤兒。

父母離異後,她一直跟父親、繼母和奶奶一起生活。

自2016年起,涼山推行「一村一幼學前免費教育」,不需要花一分錢。

她7歲,已經在幼師點讀了三年。

何來的「上不起學」?

那個破破爛爛的土坯房也不是她家。

當團隊被問及為什麼選擇在土胚房拍攝?

他們表示:

「那間房子早已沒人住,看起來很淒涼,效果會好一點。」

而這還不是最過分的。

視頻是假的,為何佳佳能演得那麼像?

她哭不出來,拍攝者就拚命給她滴眼藥水。

眼藥水效果不好,就使用暴力。

使勁掐,最好掐到放聲大哭。

拍攝者說:

「沒有流眼淚的話,

我們用眼藥水給她滴到眼睛上,

這樣可以引起更多社會關注,

流量就會更高。」

為了流量,就可以無所不用其極?

可能有人會槓,「一個願拍,一個願挨,有什麼好說的。」

事實是,佳佳是受害者。

拍攝者讓她說,「我爸爸死了。」

她不解,明明爸爸活得好好的。

「我們只是劇情需要,你照說就行。」

視頻中他給佳佳的學費和生活費,也只是作戲。

一拍完立刻收回。

年幼的她,以為只是幫個忙拍視頻。

誰能想到,都是套路。

包括幫村民出售的蘋果,其實他只跟村民買了幾千斤蘋果。

直播中卻賣了幾十萬斤蘋果。

經調查,這些蘋果獲利高達29萬元。

視頻策劃人能分到12萬元。

據悉,這個團隊策劃人名叫「韓文」。

生於1992年,陝西人。

2020年,他招聘幾個攝影師,組成團隊。

一同前往涼山做短視頻,發到網上,瞬間吸粉無數。

粉絲有了,就開始帶貨。

其名曰:助農出售。

實則是賣慘營銷,狠狠收割一波同情心。

而這,並不是個例。

之前在網上瘋傳一個很感人的視頻。

5名男子開著一輛麵包車,去到四川布拖縣覺撒鄉博作村。

車一停,一名男子下車大聲喊道:

「老鄉們、小娃兒,

到這兒來,

給你吃糖、火腿腸拿給你吃,

牛奶、鉛筆、啥子都給你。

老母親,

到這兒來,

一件褲子、一件衣服拿給你們穿,

錢也給你。」

說著就把糖果、火腿腸分了起來。

接下來就是發錢環節。

荒涼的土坡前,衣衫襤褸的村民們站成兩排。

一男子表示,「要把3萬元錢發給村裡最貧困的15戶家庭。」

但有個要求,村民必須把錢拿在手上,面對鏡頭手舉高。

村民根據錢的厚度估算,應該有兩千塊。

在窮山僻壤的地方,兩千塊是個天文數字。

村民們個個笑得合不攏嘴,感覺遇到「好心人」。

無一不感嘆,發錢男子粗獷的外表下,藏著善良的靈魂。

可出乎意料的是,男子在直播結束後,把錢收回去了。

收回去了……

男子在臨走前上,第二天還會再來發福利。

只是,村民再也沒見過他的身影。

在他之後,還來過好多人。

無一例外,都是先給顆糖,拍完視頻就收回。

他們都只有一個目的,增加粉絲和觀看量,讓粉絲多刷些禮物。

這已經涉嫌詐騙!

善良不用花錢,就隨意浪費。

真是可恨至極。

這種欺騙行為,後來是怎麼被發現的呢?

他們是被同行互相揭發的。

被曝光的男子大言不慚地說道:

「我雖然做錯事情,

但我敢承認,

其他人現在還在騙。

為什麼你們不去噴他,

非要噴我?

支持我的弟兄們呢?」

這哪是認錯的姿態,甚至還挺驕傲?

你的臉呢?良心呢?

「偽慈善」被揭發後,這些主播的帳號被凍結。

可我們還是低估了人性的底線。

凍結帳號後沒多久,他們馬上註冊新帳號,重新來過。

行騙還在繼續,手法不算新穎,但頗具蠱惑性。

很多人還是為之感動。

在這個時代,人們的善良泛濫成災。

誰之過?

據數據統計:

「截至2020年12月,

我國短視頻用戶8.73億,

占網民整體的88.3%。」

可見,我國網民在短視頻領域占了將近90%。

裡面男女老少都有。

當下流量為王,再好的產品,可能都抵不過一個悲情故事的魅力。

畢竟故事能直戳人心,激發人的同理心。

這是人性的弱點。

有些博主就是利用這個「弱點」,進行賣慘營銷。

毫不費力,還來錢快。

久而久之,就會形成一種扭曲的帶貨風氣。

就拿涼山的假視頻來說,視頻中出現最多的就是:

獨居的老人、輟學的孩子、和破舊的土坯房。

為了流量,為了獲利,用盡手段。

更可氣的是,他們還打著做慈善的名義,虐待孩子?

這算什麼東西?

直播帶貨無罪,但已涉及詐騙、虐待罪。

可能有人會問,這樣的事件並不少見,為何沒人制止?

其實是有的。

2020年末國家廣播電視總局發布通知:

「平台要落實管建同步,

對違規不良內容實現精準預警和及時阻斷。」

但這只能算是要求。

若想制止這類行為,必須要讓造假者付出代價,才能起到威懾作用。

如果同理心和正義感總是被惡意消費,很容易形成「狼來了」的局面。

對「假慈善」買單的受害者來說,損失的是有形的錢財。

可於整個社會來說,損失的將是信任成本。

每一滴被騙的眼淚,都是在抬高信任門檻。

當狼真正來的那一天,一切都晚了。

有句話說: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科技愈發進步,那些身處大山的孩子更容易被看見。

這對他們而言是一種福音。

對於貧困地區而言,「外來」的福音有兩種:

一種是賣產品——它背後的邏輯是市場交易,互惠雙贏。

一種是做慈善——它背後的邏輯是道德消費,單向輸出。

產品,靠質量接受消費者的嚴格檢驗。

慈善,靠真相滿足善良人的道德需求。

發達地區的普通人,大都願意為這兩種需求付費,但對質量與真相都有要求。

他們既希望享受無工業污染、放心、價格低廉的產品;也希望能切切實實地幫助到真正貧困的人。

一旦慈善不真,產品不實,人們下單買產品的手,也會猶豫遲疑。

真正貧困的人,會覺得自己受了愚弄,恐懼甚至厭惡外來「援手」。

少數「賣慘」短視頻炮製者,破壞的正是人們與貧困地區良性互惠的連結。

往嚴重點說,這是破壞國家扶貧事業,加重貧富對立。

所謂「良知」,就是既要善良,更要多知。

任何時候,我們都不應放棄對真相的追問。

不假思索的感動與付出,只會便宜騙子,敗壞人心。

作者:凌一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PYXCeXkBAxbFhpvDBF9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