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為什麼不能丟失憐憫之心?

2021-02-10   俚言

原標題:我們為什麼不能丟失憐憫之心?

孟子曰:惻隱之心,人皆有之。那麼,實際情況又是如何呢?很不幸,實際情況是,人類學會憐憫同類的時間很短,甚至至今,不少人還是一副鐵石心腸而不自知。

溫柔的眼神

強者之間惺惺相惜,沒有什麼可奇怪的。不過,面對弱者的時候,從你的具體的行為舉止,就可以看出點端倪了。更要命的是,一部分人,明明自己就是強者面前的弱者,卻還興致勃勃地圍觀和品味其他弱者的不幸遭遇。

相關的例子有很多,我舉一個100年前的例子吧。在一戰之前,現在的剛果金(薩伊)是比利時的殖民地,叫比屬剛果。在比屬剛果,有一個種族叫姆巴提俾格米人,他們身材矮小,類似於我們常說的侏儒。

在比屬剛果,不同種族、分屬不同部落的黑人被比利時殖民者殘酷奴役。部分歷史學家認為,當時的比利時國王利奧波德二世,是不折不扣的殺人魔王,罪不容誅。

俾格米人奧塔·本加

侏儒(身高1.5米不到)俾格米人奧塔·本加(1883年 - 1916年3月20日),僥倖逃出了殖民者的魔掌。之後不久,奧塔·本加被美國傳教士兼商人兼探險家塞繆爾·菲利普斯·弗納(1873年11月14日至1943年10月9日)買下,價格是兩磅煙草和一卷布。

1904年,在美國密蘇里州聖路易斯,舉行了隆重的世界博覽會,可謂盛況空前。其中一個吸引眼球的項目,就是人類動物園。在這個聞所未聞的人類動物園中,可憐的奧塔·本加是主角。在當地的布朗克斯動物園,奧塔·本加被關在猴子籠內,與一群猴子一起,供人觀賞。

美國傳教士兼商人塞繆爾·菲利普斯·弗納

一時間,動物園內人潮湧涌。大家慷慨解囊,紛紛前來一睹為快。原來,弗納受僱在非洲「採集」非洲人的標本。弗納購買了12個人,其中,就有奧塔·本加。為什麼會發生這樣的事呢?因為,在當時,被征服和被奴役的非洲人,在本質上,不被歸屬於人類的範疇。不僅那些殘暴的殖民者這麼想,就連大批的美國普通群眾,對此也沒有異議。

恃強凌弱到如此的地步,把非洲人視為豬狗一般,會不會令今天的人們,覺得匪夷所思呢?所幸的是,1906年,在非洲裔美國人團體的強烈抗議之下,奧塔·本加被釋放,獲得了自由。被釋放之後,奧塔·本加生活在維吉尼亞州的林奇堡。可是,他的心理創傷一直沒有得到平復。1916年,他借來一把手槍,飲彈自盡了。

奧塔·本加與猴子生活在一起

文明在進步,世界在發展。我相信,類似奧塔·本加的悲劇不會重演。不過,我們人類,吸取了當初的教訓了嗎?那些至今還在為殖民主義大唱讚歌的人們,不妨捫心自問,你們的良心何在呢?

另外,我還發現,在世上還存在著許多麻木的人們。他們就像100年前的美國普通民眾一樣,漠視自己身邊的弱者的呼喊,熱衷於為強者站台,卻自覺地給弱者拆台;為強者編織正當的理由,同時,卻用放大鏡去審視弱者的哪怕一點點合理的訴求。

是傻還是蠢?解決之道很簡單,多一些基本的常識,少一些無謂的猜忌,平等互助、與人為善即可。請不要掉進弱肉強食的陷阱,請不要助紂為虐,因為,我們人類是有溫度的一群,應該懂得將心比心。我們更不能丟失掉那寶貴的憐憫之心。否則,人何以為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