屢次無證賣房 北京一超規建設爛尾樓陷阱重重

2019-11-26     中國房地產報

終年爛尾的冠雅苑

中房報記者 田傲雲 | 北京報道

「房子就在這裡立著,每次路過這個地方我都很難受。」11月14日,43歲的李芳站在冠雅苑16號樓前,心緒難平地對中國房地產報(微信ID:china-crb)記者說道。李芳是購房者之一。

冠雅苑位於北京市昌平區立湯路和定泗路的交叉口,已爛尾多年,但是和大多數因資金鍊斷裂、尚未完工的爛尾樓不一樣的是,冠雅苑的主體工程已經基本完工。正因為如此,家就住在冠雅苑附近的李芳每次經過這裡,都覺得有一塊石頭壓在她心裡。

「好好的一棟大樓就這樣被荒廢,確實有些可惜。」雖是局外人,但不少附近居民仍然感到惋惜。

這個爛尾十多年的項目由北京商建房地產開發公司(以下簡稱「商建公司」)在1996年啟動施工,項目總建築面積約為1.3萬平方米,宣稱是集商業、辦公、住宅為一體的商業綜合樓,後因更改規劃而被叫停。

轉變不是一點都沒有,但這一次更是暗藏玄機。2016年4月,商建公司和專門做盤活不良資產的徐揚達成合作,引進並委託徐揚所在的北京商道互聯資本控股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道互聯」)及其子公司房金美置業發展(北京)有限公司(以下簡稱「房金美」)進行合作推廣並銷售,同時將北京市昌平區北七家鎮冠雅苑16號樓商住和底商項目的名稱,分別重新命名為冠雅苑·朗郡及冠雅苑·名優城。被重新包裝後的冠雅苑項目售樓處緊鄰昌平北七家鎮政府,這無疑給購房者吃了一顆「定心丸」。

事實證明,這顆「定心丸」的效果不大。由於擅自改變層高,這個本是6層板樓的項目,在實際的開發建設時,商建公司加蓋至9層。超建3層而被叫停後,商建公司一直在為項目跑手續,但直到今天,也沒有辦下復工的手續,更沒有取得房屋預售許可證。

儘管如此,這個項目的銷售工作並未停滯。多位受害人告訴記者,他們大多是在2016年6月至2017年3月期間購買的房產,項目開盤後還先後推出「5萬抵10萬」等認購優惠活動,吸引了很多人前來購買。直到2016年12月10日,北京市昌平區住建委責令房金美公司停止銷售,關停售樓處,並在售樓處張貼提示橫幅後,他們才知道,「原來這是違規售房」。

此後,有受害人前往北京市昌平區政府及相關部門反映情況,希望相關部門能積極協調商建公司交付房屋,或者提供其他解決方案,也有受害人向法院起訴商建公司,希望能返還其購房款。2017年9月,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審查表示,經向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了解,商建公司稱:徐揚私刻商建公司公章,偽造商建公司授權委託書,以商建公司和房金美名義對外簽訂房屋買賣合同,銷售昌平區北七家鎮冠雅苑項目,徐揚構成合同詐騙。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對該案已經立案偵查。

這個說法並沒有得到這些受害人的認同,李芳拿出房屋買賣合同說道,「我們是和商建簽的合同,而且這項目都銷售過好幾撥了,之前的購房人發現被騙後,就去法院起訴商建公司,商建公司為了還之前購房人的房款,再去銷售,用後邊銷售的房款來堵前面的窟窿。到2018年年底的時候,我們發現這個項目又開始在微信上進行銷售了。」

在李芳等受害人看來,商建公司早已是慣犯,徐揚不過是被拉出來的「替罪羊」,否則2018年年底,因涉嫌洛克時代大廈合同詐騙罪而早已被逮捕的徐揚,又是如何在看守所中運籌帷幄,遠程賣房?

協議埋雷

商建公司的承諾書

2016年年初,徐揚經人介紹,結識了商建公司的法定代表人許麗明,就盤活冠雅苑項目的相關事宜和許麗明洽談了兩三個月,兩人相談甚歡,許麗明還告訴徐揚,除了冠雅苑項目以外,在北京另有三個項目需要盤活,可以繼續合作。

2016年4月,雙方達成一致意見,並簽署了合作協議。對於項目的歷史遺留問題,商建公司承諾將對超建設部分補交罰款,交完罰款後,8個月內可以辦理完全部房產銷售許可證,項目建設掃尾工程結束後6個月內,可以正常竣工驗收和交付房產、辦理房產證件。

協議還列出了冠雅苑的負債明細表,商建公司承諾和商道互聯簽約日,該項目欠建設銀行不高於5470萬元,建築工程款不高於500萬元,其他不欠任何債務。正是這個明細,給兩個合作夥伴之後的矛盾埋下了導火索。

一位接近徐揚的人士向記者透露,在雙方簽署的協議中的標的物負債明細表中,商建公司欠施工隊建築工程款不超過500萬元,但施工隊並不認可這筆帳,「施工隊說這個工程款欠了大概12年,要算利息,加上利息總共要1800萬元左右。」突然多出來的1000多萬元讓徐揚感到差額太大,雙方之間的矛盾開始顯現,但還沒有到鬧翻的地步。

「他們簽約時約定的是徐揚以9000多萬元來收購這個項目,這包括了項目所有的債權債務等等,但在簽完約大概兩三個月後,商建公司突然反悔,要求加價3000萬元,這是他們最大的一個矛盾。」上述接近徐揚的人士說,「後來徐揚這邊約了商建公司三次,但是都被爽約,最後一次是在2016年年底,徐揚當時已經到了約定地點,但是商建公司的人爽約沒有出現。」

此後,關於多出來的1000多萬元的建築工程款項,以及商建公司要求追加的3000萬元的具體事宜,雙方始終沒有達成一致。按照徐揚的話來說,他根本就見不到許麗明,又從何談起協商。

更讓徐揚感到焦灼的是,這個被他重新包裝的項目沒有等到復工,就再次陷入爛尾境地。2016年9月,北京市昌平區住建委先後兩次對項目進行檢查,並責令房金美停止銷售。同年12月10日,北京市昌平區住建委再次對項目進行檢查,這次檢查後,售樓處被關停,同時在售樓處大門口張貼了風險提示橫幅。

北京市昌平區住建委關停售樓處後,張貼的提醒橫幅。

售樓處被關停後,2016年12月13日,商建公司向北京市高級人民院起訴商道互聯,稱徐揚私刻商建公司公章,偽造商建公司授權委託書,以商建公司和房金美名義對外簽訂房屋買賣合同,銷售昌平區北七家鎮冠雅苑項目。這次起訴最終以商建公司未預交案件受理費而撤回。12月17日,商建公司再次向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經偵犯罪偵察大隊報案,並於同日受理。

至此,雙方合作徹底以失敗告終。

至於徐揚到底有沒有上述指控行為,在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還沒來得及向徐揚本人核實相關情況的時候,2017年5月,徐揚因涉嫌北京洛克時代商鋪合同詐騙案,被北京市公安局朝陽分局逮捕,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曾向北京市公安局申請併案處理,其申請被駁回。目前,仍在等待調查結果。

一個有著十多年歷史的爛尾樓,徐揚為何接手?決定盤活這個項目時,徐揚對這個項目的具體情況是否徹底了解?徐揚又是如何確定這次就能辦理下那張遲到的預售證?這些謎團需要解開。

「當時商建公司說這個項目因為之前一直抵押給建行,他們沒錢還給建行,導致沒法解押項目,所以沒法辦理預售證,只要歸還了建行全部欠款,再把超建設罰款事宜處理好,很快就能把預售證辦理下來。」上述接近徐揚的人士告訴記者,「他也是當著一番事業來做了,也沒有說詐騙,只能說是工作不細心吧。」

冠雅苑項目的再次爛尾,牽動的還有許多夜不能寐的購房者,在2016年至2017年3月期間,陸續有40多人購買了冠雅苑項目的住宅和商鋪,累計銷售金額4000餘萬元。

超規建設

現實並未如冠雅苑沙盤這般靚麗

對於李芳來說,冠雅苑事情的發展顯然出乎她的意料。

根據李芳的回憶,2016年9月份,她外出辦完事回家時,遠遠地就看到商建公司合作的銷售公司房金美在道路兩旁大肆宣傳推廣冠雅苑項目,當時她看了一眼宣傳頁,上面赫然印著橫跨雙區、政策加持等項目優勢。

「當時看這個樓已經是現成的了,手續上只差預售證,覺得還不錯就買了,誰知道會發生這些事?」李芳告訴記者,中介人員向她介紹說,預售證正在辦理,很快就能辦下來,並強調項目主體已經建設完成,就差裝修,大概會在2016年11月16日開工,到2017年8月份就可以交付。

冠雅苑的宣傳打動了李芳,加上地理位置和價格都還不錯,2016年10月份,她以每平方米20762元的單價簽下了《房屋買賣合同》及項目交款確認單,簽完合同不過2個多月,李芳得知,原來這是違規銷售,北京市昌平區住建委已經責令房金美公司停止銷售,並關停售樓處,此後,之前的工作人員人去樓空。「售樓處就在鎮政府旁邊,違規銷售他們不知道麼?」李芳對記者說道。

和李芳一樣,受害人丁立也被「該項目主體已經建設完成」的宣傳所打動,丁立告訴記者,「當時沒有預售證的情況也讓我很擔心,但是冠雅苑的營銷總監嚴岩曾多次公開說,如果沒有鎮政府和相關職能部門的許可,誰敢這樣大張旗鼓地宣傳和銷售?我一想也是,售樓處就在鎮政府旁邊,應該沒問題的。」

「銷售團隊還組織我們一起去冠雅苑項目處看,我們看了之後覺得這個項目地理位置不錯,周邊配套也比較完善,不管是買住宅還是商鋪都很划算。」李芳告訴記者,當時北京「3·26」商住房新政尚未出台,很多人都會購買商住房。

「後來我們才知道,冠雅苑很早之前就因為商建公司超規加建被叫停,在我們之前已經賣過好幾次,不過之前都是商建公司自己銷售。」李芳告訴記者。

有知情人士告訴記者,冠雅苑最初建設的時候打「擦邊球」,按照規劃應該是建設商業配套綜合樓,但商建公司卻將其改建成公寓出售,「下面是底商,上面是住宅,之後又加蓋了三層住宅,自然就過不了規劃的關。」

這位知情人士還告訴記者,冠雅苑項目被叫停後,商建公司一直在為這個項目申報各類驗收,但批文始終沒有下來。他強調稱,一般來說,因超規加建導致工程被叫停,通常開發方會與相關部門進行溝通,補繳相應罰款、做出整改之後,地方政府也會放行。

值得注意的是,一直沒有辦下復工手續,也沒有取得預售許可證的冠雅苑項目,早在2003年就開始銷售。由於證件不全,銷售出去的房屋遲遲無法開工,雖然被購房者屢次催促,但均被商建公司以種種理由推脫,直到被購房者起訴,這才趕忙又開始賣房,用後面的銷售款堵前面的窟窿,如此反覆想拆東牆補西牆,結局也變成了「牆牆不補」。

求解無果

「我們因為購房都投入了大量資金,以首付一半或全款方式,交付了房款,兩年多過去了,現在既不交房,又不退款,找政府、找公安、找法院也沒有結果。」李芳等多位受害人說,他們從2017年2月至今開始不斷向相關部門說明情況,到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報案,要求對房屋銷售是否涉及違法違規進行調查,但時至今日,他們沒有收到立案通知書,也沒有被告知任何的調查情況。

之後,有部分受害人前往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和北京市昌平區人民法院以房屋買賣合同糾紛起訴商建公司,法院認為該案件不屬於經濟糾紛案件,存在經濟犯罪嫌疑,將起訴駁回,同時將相關材料移送至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由於案件關鍵嫌疑人徐揚牽扯北京洛克時代商鋪詐騙案這一刑事案件,按照法律優先原則,冠雅苑項目的案件,只能等待公安部門的下一步偵查。

李芳等受害人認為,早在北京洛克時代商鋪一案爆發前,他們就向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報案,但直到2017年5月份才接到通知說徐揚被抓了,讓他們快來報案,到了公安機關了解情況後,他們曾告訴辦案人員這個項目和徐揚關聯不大,他們是和商建公司簽的合同,房金美只是擔保公司。李芳向記者強調說,即便徐揚的確存在違法違規售樓的情況,那為什麼在他們報案後不僅沒有立案,也沒有去調查房屋銷售是否涉及違法。

這也是讓大多數受害人感到不滿的原因之一。李芳等受害人的說法在商道互聯及相關關聯公司的高管身上得到了驗證,他們表示公安方面一直沒有向他們了解過相關情況。

根據上述公司多位高管所描述的情況,一直到徐揚被逮捕後,北京市公安局昌平分局才前往商道互聯行政部門,了解徐揚是否存在私刻公章、合同詐騙等行為,「商道互聯的辦公室主任拿出當時和商建公司簽的合作協議複印件等相關材料,證明徐揚不存在上述行為,公安人員看了之後就沒有下文了,也沒有找過我們了解情況。」

根據簽署的合作協議,商建公司公章由公司自行保管,但對商道互聯就項目本身的各種蓋章需要隨到隨蓋,留存商建公司備查即可,同時商建公司給商道互聯刻制一枚合同專用章,交給商道互聯保管使用。

更讓這些受害人感到無助的是,與昌平區政府相關部門反映的情況,始終沒有實質性的進展。據部分受害人介紹,兩年來,他們提出了不同的補償要求,有的要求商建公司繼續履行合同,辦理相關手續,繼續進行項目開發建設,有的要求退房,「要麼沒有受理,要麼回覆說正在等待公安調查結果。」他們的維權陷入了困境。

「讓我們不能理解的是,既然2016年9月,地方政府就發現這是違規售房,為什麼沒有及時採取措施,要知道售樓處就開在鎮政府旁邊啊!即便在同年12月將其售樓處查封后,在2017年2月份,這個項目還在宣傳銷售。」李芳等受害人對此十分不理解。「去年下半年,這個項目又開始通過微信售賣,又計劃騙下一撥人。」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wVApm4BMH2_cNUgQxDo.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