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長三角中心城市的溫州,如何在城市群內更好立足?

2019-11-24     樓市IN溫州

01

近日,長三角城市群再次擴容,通過了《關於吸納蚌埠等7個城市加入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的提案》,江浙滬皖41個地級市全部納入長三角這個圈。長三角中心城市也由之前的27個增加至目前的41個。

長三角城市群擴容示意圖。來源:城市戰爭

據「國民經略」統計,這41個城市所組成的長三角,面積僅占國土面積的3.7%,但總GDP高達21.1萬億,人口合計2.25億人,資金總量42.79萬億,分別占全國的23.6%、16.15%和23.45%。

來源:城市戰爭

而在今年6月,國家《長三角區域一體化發展規劃綱要》發布,溫州被列為27個中心區城市範圍,重新加入長三角城市群。此前在2013年,被納入長三角城市經濟協調會,開始融入長三角的步伐。

但2016年,在安徽8座城市擠入長三角城市群後,溫州被排除在外,列入海峽西岸城市群,當時令很多人感到震驚,甚至哀嘆。這一回,溫州再一次回歸長三角。

為什麼溫州會在長三角城市群進進出出?很多人認為,與這幾年溫州的發展勢頭減弱有關。不過在樓Sir看來,更多地取決於地理位置與城市等級。

溫州位於浙江最南端,與長三角平原隔著崇山峻岭,語言、風俗、文化等都與他們有著巨大的差異,城市之間的互動並沒有像上海、浙北、蘇南之間那樣頻繁。

但是2016年,以合肥為首、同樣存在距離的安徽城市,卻能把溫州從長三角擠出去,只可意會不可言傳。

空中看溫州。

根據去年的數據顯示,溫州6006億元的GDP,在長三角城市群中排名第11位,仍處於前四分之一位置;溫州925萬常住人口,在長三角城市群中排名第4位,僅次於上海、蘇州、杭州。

因此,即便這幾年溫州發展勢頭並不明顯,但綜合實力並不像很多人嘴上說得那麼弱,弱到要被踢出長三角城市群的地步,這顯然是危言聳聽,也就是之前樓Sir說的「部分溫州人過分自卑」。

02

既然離真正的長三角那麼遠,溫州為何要積極融入呢?在樓Sir看來,這是城市發展大趨勢,哪怕再遠也要想盡辦法融入,否則就會被邊緣化。

自2015年以來,國內城市發展勢頭良好的城市,絕大多數都是省會、直轄市、副省級城市等位於等級金字塔上方的城市,憑藉自身所占有的全方位優勢,瘋狂開啟「吸血」模式,以做到強者愈強,根本不顧普通地級市的死活。

在這種情況下,僅有長三角、珠三角兩大城市群核心的少量地級市,在被抽血的情況下還能受到輻射與外溢,得到一些發展,例如蘇州、無錫、南通、佛山、東莞都算是「大樹底下好乘涼」。

而溫州,既只是個普通的地級市,又遠離兩大城市群核心,幾乎沒什麼外力作用,一切都要自力更生。在自力更生的城市中,溫州做到了頂部,這一點樓Sir要為溫州點贊。

然而,人們只看結果、不看過程,沒有誰在乎你逆境下的努力,只會選擇表面的光鮮。

夾在城市群之間的溫州。

此前,溫州曾號稱長三角與海西兩座城市群交匯,想要左右逢源,實則兩頭不沾。更何況,在樓Sir看來,國內僅有長三角、珠三角兩座真正意義上的城市群,能夠參與國際城市群的競爭,其他的都是偽城市群。

而海西在以福建主導、對岸發展走下坡路、兩岸形勢不明朗的情況下,溫州能得到什麼?顯然是自身實力不足拉溫州湊數而已。

一體化、同城化緊密的長三角核心區域。來源:搜狐

樓Sir認為這幾年,溫州儘管在某些方面有些滯後,但各方面的發展、建設,正在慢慢步入正軌,很多方面都有很大進步,本身未來值得看好。

但是,在都市圈、城市群發展大趨勢下,只怕是溫州再努力也抵不過歷史潮流,這是最無奈、最悲哀的事。

而未來的城市競爭,將逐步升級為城市群之間的競爭。因此,即便有距離,也要儘可能擠進長三角這座世界級城市群,哪怕只是分口湯喝,也比沒有好得多。

關注「樓市溫州」

閱讀更多原創爆文

03

那麼,重新進入長三角的溫州,該如何立足於這座世界級的城市群呢?

打造交通樞紐是關鍵中的關鍵。

一方面,以杭溫高鐵為標誌,做到一小時抵達城市群核心關鍵城市,以時間換空間融入長三角。若將來跨杭州灣建高鐵,建議溫州積極爭取350碼時速的新沿海高鐵,以更快的速度抵達上海。

另一方面,在高鐵建設的同時,溫州不能僅僅作為過路站,而是要集聚多條高鐵,形成輻射多個方向的綜合交通樞紐。

來源:溫州日報 楊冰傑/攝

扮好長三角南大門角色。作為長三角最南端的城市,溫州在加入長三角後,需積極參與與珠三角城市對福建、江西兩省人口、資源、腹地的爭奪,在溫州形成一個兩省、三省匯聚點,作為長三角南部的相對高地與重要節點城市。

公共服務加強一體化。在公共運輸、醫療、養老等方面積極與長三角城市互通,各類標準進一步統一,讓溫州人走到其他城市、其他城市的人走到溫州,都能像在自己城市般暢通。

溫州軌道交通,已可以與杭州、上海等地APP通用。來源:新華網

充分參與城市群內部分工。立足於自身產業,主動與上海、杭州等高能級城市對接,利用高能級城市資金、人才等優勢資源為溫州本土企業服務。同時,積極承接高能級城市的溢出資源,尤其是有利於穩固實體經濟的製造業。

發揮山水優勢打造優質旅遊目的地。相對長三角核心區域的平原,溫州的優質山水風光,應充分利用,在將來縮短城市之間時間距離、公共服務進一步統一後,溫州應面向長三角城市吸引遊客,成為他們的後花園。

正如上海人周末、節假日喜歡前往莫干山,溫州如果能把不輸於莫干山、千島湖等地的山水風光打造好,並能在高鐵一兩個小時抵達、下來後地鐵刷卡通用,他們會願意來溫州旅遊嗎?

當前,溫州要加強世界遺產、國家5A級旅遊景區、優質度假區、大型主題樂園等方面短板的彌補,讓溫州變得更好玩。

風光秀麗的大羅山,若打造得好絲毫不輸國內知名景區。來源:搜狐

篇幅有限,各個點只能簡單帶過。以上觀點只是樓Sir比較贊同而已,而非首創,其實有關部門都在相關渠道發過聲音,也都在做了,只是有些話沒有我講得那麼直白。

如今,各方面正在步入正軌的溫州,要順勢而為,緊靠長三角這座世界級城市群。但是加入之後要更好立足,一方面要發揮比較優勢、提升自身競爭力。

另一方面,要加速與其他城市的互動、互通,不要讓他們覺得溫州很遙遠、很孤立。

更多原創深度爆文,請關注微信公眾號「樓市溫州」,獲取更多精彩內容!

微信公眾號:樓市溫州(id:loushiwenzhou),戳文末擴展連結跳轉原文哦!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vm6nm4BMH2_cNUgP-gS.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