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班大師上線也有好些時日了。
這些天無論我在排位中或是在各大平台的評論中,都看到了不少貶低這個英雄的觀點。
比如說看不出這個英雄的價值,比如說英雄難度高的還不如練就一手刺客來得實在,比如說勝率榜墊底策劃又在干傻事。
諸如此類的觀點不計其數。
但大家要知道,魯班大師這個英雄的設計多少是借鑑了LOL的錘石,而職業選手Madlife藉由錘石開創了輔助位的新時代,將輔助這個位置的對局思路從「連體嬰」中解放,成為了一個媲美打野的遊走型角色。
2015全明星賽上,拳頭對於Madlife的評價
因此,作為後輩的魯班大師勢必成為王者峽谷中新一個Carry型輔助,藉由完善的機制來打破輔助玩家的常規思路。
1.
魯班大師類似錘石,但不等同於錘石。
我看了不少已經掛上國服標誌的魯班大師,他們的出裝思路估計多是借鑑於主播青蛙的CD流錘石,以CD裝為主,將冰心與極影,甚至冷卻鞋掛在最前頭,來獲取高額的冷卻縮減。
CD流錘石的出裝思路,在裝備選擇上以冷卻縮減為主
但在使用的過程中,我發覺冷卻縮減對於魯班大師的意義並沒有想像中那麼大。
- 首先,CD流錘石的強度主要在於高額冷卻的加持下,自身技能組所達成的連續控制。
由Q技能起手拉近敵人接ER形成連續控制,並在控制效果結束時接上第二發Q技能,從而對敵方單體形成一個連續的控制。
主播青蛙的CD錘石,Q技能的鉤子相當於無冷卻
可魯班大師的3技能雖說類比錘石的Q技能,但作為大招卻最低保留35%的冷卻,這意味著魯班大師要想達成一個高額冷卻,需要受到最大等級與裝備的兩項限制,使得魯班大師成型時間太長;且就算共同達成了條件,3技能的最低冷卻也僅僅是7+秒。
除去3技能的暈眩與1技能的擊退,也不過是打出了2~3s的控制;那麼剩餘的4~5s空缺,單憑魯班大師自身是難以打出像CD流錘石那般的持續控制。
因此,就收益來說,魯班大師的上限遠不如CD錘石來得高。
另外,雖說CD流錘石在追求高額冷卻的同時導致身板不如傳統錘石,但他依舊在LOL中盛行一時的關鍵,就在於錘石Q技能的射程較長,使得他不必將自己過份地置於險境。
錘石的Q技能射程與鍾馗的2技能差不多
但魯班大師不行,雖說3技能在效果上與錘石相似,但在射程上差別甚大。
兩相比較,錘石可以站在相對安全的位置打出完整的控制鏈,而魯班大師則需要更多的利用走位去接近敵方,甚至要承受敵方的第一波傷害,才有可能將技能完整的施放。
因此,錘石和魯班大師最大的區別,就在於前者能作為中程作戰的輔助,後者卻只能被限制在近程。
那麼相應的,在作戰方式上的迥然不同,又怎麼效仿CD流的精髓?
2.
魯班大師究竟該怎麼出裝?
關於出裝問題,我參考了許多大神的推薦方案,但在使用過程中都不盡人意。
- 首先,輔助裝的選擇。
這兒我截取了兩份國服魯班大師的出裝。
他們在輔助裝上都選擇了最實用且最受歡迎的極影系來作為魯班大師的第一個輔助裝,藉由極影所提供的冷卻縮減光環來提升團隊的戰鬥力。
但正如上文所述,魯班大師對於冷卻的需求,不單單局限於裝備,還依賴等級的成長;且就算達成了最高收益,也很難打出一個理想的連續控制。(這兒的理想控制是指一波團戰打滿兩套控制鏈)
那麼,極影對於魯班大師個人而言,僅僅提供一份血量加成,而剩餘的屬性卻難以實現價值。
因此,我認為輔助裝不應該選擇極影,而是選擇近衛系更為契合。
近衛系所提供的雙抗光環,直接抬高魯班大師的坦度
魯班大師他不像鬼谷子那般靈活,也沒有牛魔張飛那樣厚實的身板;自身的技能組中,唯獨被動的四層護盾能提高坦度,但在前中期卻顯得微乎其微,更難以做到自保。
可偏偏魯班大師又需要近程作戰,這意味著他需要時刻面臨敵方的傷害集火;那如何在這一波集火中生存,才是他首要考慮的問題。
如果一個輔助連自保都做不到,又憑什麼去追求更高的上限?
- 其次,鞋子的選擇。
疾跑鞋對於一切主打先手的輔助來說,都是一個性價比極高的「神器」;尤其在前中期的節奏運營上,高移速意味著更頻繁的支援。
因此,對於這些推薦出裝中選擇疾跑鞋的思路,我並沒有太大的意見。
但我們要考慮一點,魯班大師近程作戰在承受敵方傷害的同時,也需要承受相當一部分的控制技能。
假若團戰中行動不斷遭到限制,無論是保護還是控制,都很難得心應手的將他實現。
因此,我們可以仿照國服鬼谷子的出裝思路,在疾跑鞋的基礎上加上一個韌性鞋,從而保證就算承受敵方集火,依舊能儘量實現自身價值。
國服鬼谷子出裝
(這樣的雙鞋流出裝在高分段的輔助位上很是常見,疾跑加快支援節奏,韌性保障英雄下限)
到此,我們已經決定了三個裝備格的位置
- 最後,防具的選擇。
關於這點,其實並沒有太多的選擇。
冰心與魔女都是當前版本中性價比最高的抗性裝,雖說冷卻縮減對於魯班大師的收益並沒有想像中那麼高,但在保證了生存後所追求的適當冷卻,依舊是一個很不錯的戰力加持;
而霸者重裝提供了充足的血量加成,對於魯班大師的被動加成都有著極大的幫助,且續航能力更能錦上添花的幫助魯班大師加快對局節奏。
霸者重裝提供的血量加成是防禦裝最高,能最大限度提高被動護盾
至於這三件防具的出裝順序,我個人觀點是霸者重裝優先,抗性裝視戰況來分先後。
由於輔助裝放棄了極影選擇了近衛,在雙抗上有一個基本保障,那麼此時抬高與技能收益直接掛鉤的血量,能獲取更高的坦度收益。
- 另外,拋開這些唯一值得商權的,就是第二個輔助裝的加入。
改版後的奔狼紋章,在中後期的團戰價值遠高於其他輔助裝,無論是戰略轉移或是先手開團,都很可能成為左右戰局的一個關鍵點。
且隨著KPL上奔狼紋章的盛行,路人局中也有不少玩家效仿;在敵方擁有這般強勢的戰略級武器時,只有同樣具備才能與之抗衡。
奔狼可以在短時間內實現戰略轉移
因此,該如何安插奔狼紋章就是一個問題。
這兒我推薦大家於8分鐘時將風靈紋章合成,此時的風靈紋章隨著團隊等級的提高,開始初顯他的價值;
對局8分鐘,敵我雙方等級平均達到10級,加速收益才相對可觀
而後期將疾跑鞋替換成最後一個抗性裝,將坦度更全面的完善。(疾跑鞋後期對於魯班大師的價值不如前中期高,前中期用於運營支援,後期則都圍繞著C位抱團)
因此,就上文的出裝思路進行整理,推導出一個相對平滑的出裝思路。
魯班大師的出裝思路
3.
別過份看重「國服最強」這麼個稱號。
對於現如今的遊戲環境,我多多少少有些不滿。
我在打巔峰賽的過程中,遭遇了太多太多莫名其妙的「國服最強」,其實力與這個稱號並不匹配。
就拿現如今在榜的幾個國服魯班大師來說,並沒有幾個真正憑藉硬實力打到高分段。
更多的還是趁著英雄剛上線又正趕上月末更新國服榜,因此開個小號藉由多排車隊在排位賽中強行帶躺,並再在巔峰賽1400分段上下廝殺幾把,這樣獲取的「國服最強」真的太廉價。
某國服魯班大師的歷史戰績,排位全多排,巔峰賽就1400分
而這樣的「國服最強」所給予的推薦出裝,又有幾分可信度我著實難以想像。
當然,我也不是全盤否定他們的實力,只是想說他們的實力並沒有真正達到一個令人敬佩的地步,在對局思路與操作技巧上也不見得會比普通玩家好上多少。(像某些掛著國服稱號的主播,除了噱頭一點含金量也沒有)
諸如此類的操作還有演員掉分,代練刷分等等,這些都是抓了評分規則的空子才拿到的虛名,也側面的體現了現如今評分規則的不完善。
拋開這些遙遠的話題,對於多數普通玩家來說,抄一份出裝期望在對局中有更好表現是常規操作;但我還是建議大家別抄這些所謂的國服最強,要抄也抄一個職業選手的推薦出裝,就算不能理解其中出裝的用意,至少也抄了一個正確答案。
推薦出裝別選所謂的大神方案,找職業選手的更有道理
就像在學校里抄作業,一個是擅長「作弊手段」的年段第一,另一個是實打實的公認「學霸」,你抄誰的呢?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mzq824BMH2_cNUgh4JP.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