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股市:天天談主力,你真的明白什麼是主力資金嗎?

2020-01-18     狼行華爾街

主力,也稱主力資金,是股票市場中的主導力量,其一舉一動不僅影響著個股的起伏,甚至決定著大盤的漲跌起落。「主力」是一個和「散戶」相對的概念,凡是有一定炒股經驗的投資者都會不約而同地認定這樣一個事實,即無論對於股價的中長期走勢,還是對於股價的短期走勢來說,主力在其中的作用是占主導地位的。

主力的類型

股票市場中充斥著各種資金,每一種資金都與眾不同、實力不凡,主力資金的類型也是多種多樣的,它們在入主個股、控盤個股的過程中,往往有著截然不同的風格。有的主力雖然實力較強,但由於本著價值投資理念來操作,因而不會過多關注股價短期波動,這類主力更注重參與個股,而非炒作個股;有的主力則興風作浪,不顧個股的業績情況,大肆進行炒作。下面我們就來了解一下滬深A股市場中的主力資金類型有哪些,並簡單介紹一下它們的控盤風格。

1.公募基金

公募基金就是股民、基民們常說的「基金」。 基金是一種間接的證券投資方式,它是由基金管理公司通過發行基金單位,集中投資者的資金,由基金託管人(即具有資格的銀行)託管,由基金管理人管理和運用資金,從事股票、債券等金融類的投資。在股市中,我們常說的基金重倉股就是指這一隻股票由某一隻基金或是某幾隻基金重倉持有。

公募基金的資金實力極其強大,並且它們比較重視價值投資,為了可以更好地應對基民的申購與贖回操作,保證其資金的流通性,公募基金所入主的個股多於大盤藍籌型的個股,而且限於監管層的要求,基金要單獨開設交易帳戶,並不會刻意炒作個股,那些基金重倉的個股也往往由多隻基金共同入主。個股的走勢更多地取決於多隻基金的合力效果。

公募型股票基金的主要特點體現在其買賣行為是圍繞著基金購買者的申購與贖回,當基金購買者申購多時則加大持股力度,反之則進行減倉以應付基民的贖回。持股方式是大部分時間被動持股不動(少數會在開盤收盤時推波助瀾)。在行情好時可能會部分地追逐市場熱點,在行情不佳的情況下可能會對一些重倉股維護股價,並也會對一些基本面有利好消息的股票抱團取暖。基於此,在行情走勢相對穩健的時候,基金重倉股的表現與大市相近,但是在行情大起大落時,由於基民的申購力度加大,或是贖回力度加大,基金重倉的表現會快於大市,基金此時有推波助瀾的作用。

2.券商

有一些實力強大的券商在提供服務的同時也進行證券投資,其資金募集方式與基金類似,多是面向公眾,並以「券商理財產品」的方式進行資金募集,由專業人士運作,其所選個股多是一些業績較為優秀、行業發展前景較好的個股。券商在股市中的行為特點也與基金基本相似,即多是被動持股,並不以控盤者的角色出現。

3.QFII

QFII是英文Qualified Foreign Institutional Investors的縮寫,即「合格境外機構投資者」。QFII制度使得國際資金可以加入A股市場中,但QFII資金並不熟悉國內股市的炒作風格,且國外資本介入國內股市的原因多是看好中國經濟的發展,多是長線布局於行業龍頭股,故QFII可以稱做是真正的價值投資者。

雖然資金雄厚,但並不主導個股行情,若QFII進入或退出一隻個股,大眾投資者更應該關心的是這隻股票的基本面問題,而不是技術指標。如在2006年上半年,QFII連續大幅增倉A股,其持股特點是:持續持有優質品種、所持股票業績穩定增長,這時QFII的介入並非盲目,而是根據技術分析,基於對中國經濟走勢向好及股票相對估值過低的原因,事實證明,2007年是中國經濟高速發展的一年,同時也迎來了史無前例的大牛市。

4.上市公司大股東

隨著股權分置改革的實施,大股東甚至是控股股東的非流通籌碼也開始逐步轉變為可在二級市場中買賣的流通籌碼。這樣,二級市場中股票價格的變動直接與大股東的利益相掛鉤。二級市場的股價變動也是大股東緊密關注的對象。有一些大股東,特別對具有個人控股色彩的個股來說,會有著較強的控制股價走勢的意願,而且這些大股東也不缺乏強大的資金實力做後盾。當然,大股東在控盤個股的過程中,為掩人耳目,不會使用自己的帳戶明目張胆地進行控制,他們會以親朋好友的身份來開設大量的交易帳戶,為控盤個股打開方便之門。一般來說,大股東在控盤個股時,更多的是採用低吸高拋的方式,以此來維護股價,即當個股跌得較多時,會去主動承接,以此來護盤,而當股價漲得較多時,會拋售一定的籌碼,收回本金。這種控盤方式與通常意義上的「吸籌、拉升、洗盤、出貨」這種控盤流程還是有所不同的,這也是值得注意的一點。因而,在分析個股走勢的過程中,若看到個股有大資金在托盤,這並不意味著其隨後就有較強的上漲動力,因為這完全有可能是控股股東的一種護盤行為所致。

5.民間遊資與私募

民間遊資也稱民間資本,它的資金來源比較隱蔽,可能是幾個實力超強的大戶聯合而成的,也可能是具有私募性質的理財產品。在實際分析中,我們往往對民間遊資、私募基金、大戶聯盟具備了較強私募性質的資金並不做過細劃分。

在一些暴漲的題材股、消息股甚至是有隱藏題材的ST類個股身上,如果查看用快捷鍵F10,很難發現公募基金的身影,但是可以肯定的是,這些個股之所以能暴漲,必定是有主力資金在運作。其實,這正是民間遊資的「傑作」。

民間遊資是股市中的活躍因子,它們重題材炒作、重消息運作,而且,在炒作一隻個股的過程中,個股往往並非由單獨的一隻遊資炒作,我們常常可以看到某隻個股在政策面利好消息的刺激下,或是預期重組等利好因素的刺激下而實現短期內的飆升,極端的走勢甚至會出現連續數個漲停板,其實,這正是多路遊資在進行「擊鼓傳花」式的炒作。在實戰中,這類有民間遊資重點炒作的個股,也正是中短線關注的重點品種,它可以為散戶投資者帶來巨大的中短線收益。

但是,有一點是值得散戶投資者注意的,這類民間遊資重點炒作的個股,在啟動之後固然很強勁,但是,一旦市場熱退潮、民間遊資開始紛紛「跑路」時,股價的下跌也往往如其上漲時一樣迅猛,應警惕其高位區的風險。

主力的特點

兵法云:「知己知彼,百戰不殆」,我們是散戶投資者,而股市又是一個博弈場,勝方的贏利往往是建立在敗方的虧損之上的。主力常常作為獲勝的一方,其利潤正是來源於散戶投資者群體的普遍虧損。在了解了主力的特點之後,我們無疑可以更好地與主力進行博弈,提高勝算。下面就來看看主力的特點。

1.資金實力雄厚,控籌力度大

資金的多少決定了主力可以控盤什麼樣的個股,能在多大程度上控制此股的走勢。很明顯,小盤股容不下大資金,小資金入主大盤股也產生不了多大影響。但是無論小盤股還是大盤股,想要實現較大程度的吸籌,進而能在較大程度上控制個股走勢,手中沒有足夠的資金是絕對不行的。

一般意義上的大戶是不會有這麼多資金的,而散戶資金則相對來講更少。主力則不同,實力最弱的主力也會有幾千萬元的操盤資金,而實力較強的主力其資金實力更是動輒上億甚至是幾十億。這樣的話,主力就可以大力度地買入某隻股票的流通籌碼,由於一隻股票的流通籌碼數量是有限的,因而手中掌握了更多的籌碼就意味著其對個股走勢有著更強的影響力,進而可以很好地引導,甚至控制個股走勢。

在實際運作個股的過程中,主力會將操盤資金分成兩部分:一部分用於低位區的吸籌,另一部分則是控制股價波動或拉升個股。這兩部分資金比例是成反比的,用於吸籌的資金越多,控制的股票籌碼也越多,隨後維護股價或拉升股價時所使用的資金就會減少。而建倉資金如果較少,那市場仍有大量的「浮籌」存在,這些浮籌會對主力後期控制股價起到不小的阻礙作用,因而主力拉升與維護股價所用到的資金便會增多。就一般情況來講,中長線的主力在低位區的吸籌會更充分,對個股走勢的影響力也更強,個股的中長期上漲空間也更為驚人。反之,短線主力的吸籌與拉升往往合為一體,主力會更多地藉助於市場的追漲力量來實現對個股的拉升。

2.消息領先於市場,提前一步行動

在股市中久了,就會發現這樣一種「有趣」的現象,即個股在發布明顯的利好消息前(如公布高送轉預案、公布資產注入預案、公告簽訂大訂單等),股價會提前出現異動,而且在正式公布消息前的一兩個交易日內,很可能出現連續的漲停板。對於這種異動的走勢,市場中的散戶投資者自然不知其然,其實,這是主力資金提前獲知了內幕消息,在提前展開吸籌、加倉操作,或者是提前運作個股。

對於散戶投資者來說,其獲取消息的方式無非只有兩種,一種是公開發布的消息,這種方式所獲取的消息雖然準確,但不具有領先優勢,當重大的利好消息 公開發布時,個股往往是直接以無量漲停板的形式呈現出來,短期內根本不給散戶投資者買入的機會;反之,重大的利空消息發布時,個股往往又會以無量的跌停板形態呈現出來,散戶投資者也難以在短期內賣股離場;另一種是道聽途說的小道消息,這種方式所獲取的消息較不可靠,如果盲目依據小道消息進行追漲操作,則很可能出現高位被套的不利局面。

在股票市場中,誰提前獲取了消息,誰就能走在市場的前面。而主力正是藉助於靈通的消息渠道,提前獲取了這一消息,也就走在了市場的前頭。這充分體現出主力的消息優越性,主力提前獲知了上市公司的利好消息,從而提前運作個股,並為後期繼續借利好運作此股打下了基礎。

3.開設大量的交易帳戶,隱匿自身行蹤

很多投資者都會有這樣的想法,既然吸籌力度極大,那麼,依據交易所公布的前十大股東流通名單,是可以發現主力信息的。但情況並非如此,主力並不會利用一個或少數幾個交易帳戶就進行買賣操作,在控盤個股的過程中,主力為了掩人耳目,躲避監督,會開設大量的交易帳戶,這樣的話,就可以將自身的行蹤混跡於成千上萬個散戶、大戶的交易帳戶中,並可以保證自己不出現在上市公司的「前十大流通股東」這一公開信息之中。

4.控盤過程清晰,目標明確

主力介入一隻個股絕不像散戶那樣隨意,散戶可以由著性子追漲殺跌、頻繁換股,但主力一般只專心運作一隻股票,而且主力對於目標股的選擇、控盤過程的安排、人員的調度、時機的選擇等有著較為明顯的方案。主力的控盤過程可長可短,這與主力的風格、資金實力、控盤目標等有關,但無論是中長線控盤,還是短線控盤,主力的整個控盤流程都是較為清晰的,從而形成了一條清晰的行動路線,這條行動路線有幾個較為鮮明的環節:吸籌(也稱為建倉)、拉升、洗盤、出貨(也稱為派發)。

5.深諳市場思維,操盤手法多變

上市公司的業績總是差強人意,國內股票市場的炒作風氣更濃,對於絕大多數個股來說,由於沒有業績持續增長作為支撐,它們的股價走勢也難逃趨勢輪循的命運。換個角度來看,低位區布局者是聰明的,高位區賣出者是明智的。股價的「高」與「低」往往是顯而易見的,但即便如此,大多數散戶仍然難以獲利,這是因為他們受到主力操盤手法的迷惑。

散戶在買賣中往往易受情緒影響,看到一隻個股在近幾日內出現了強勢上漲後,就有追漲買入的衝動,看到一隻個股在近幾日內出現了大幅下跌,就會出現恐慌心理,進而殺跌出局。主力深諳散戶投資者的這種心理傾向,在實盤操作中,為了誘使散戶做出錯誤的決策,在盤中會使出一些不同的買賣手法。例如,在主力的吸籌階段,為了讓散戶產生恐慌,進而拋售籌碼,主力會不計短線得失,通過拋售手中的籌碼來故意打壓股價,這樣,當隨後個股反彈上漲時,散戶就會有較強的「逢高」出局的願望,主力正好藉此建倉;散戶雖然賣在了階段性的高點,但卻失去了再度低位入場的機會,從中長線的角度來看,個股後期的上漲空間仍然巨大。但是,散戶往往迷失於眼前的價格走勢,看不到長遠的發展,主力成功地利用了散戶的這種「短視」缺陷,實現了大力的吸籌。反之,在主力出貨階段,為了讓散戶不顧高位區的風險,產生追漲願望,主力往往會在一兩日內製造出強勢放量漲停板的假象,在個股當前大漲的視覺刺激下,散戶往往失去理性的思考空間,落入主力布下的誘多圈套。

更多操盤技巧,盡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idn566),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不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Eqrum8BbDmBVZuP1ytJ.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