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的智慧:你以為的頓悟,其實是別人的基本功

2019-12-31     狼行華爾街

我身邊有非常多優秀的朋友,都是在他們各自領域的翹楚。我常常死皮賴臉地去向他們求教,聊的過程中,他有時說出一句可能他自己都認為平淡無奇的話,但是我突然之間有種醍醐灌頂的通透感,驚呼:原來如此!

他的「平淡無奇」,和我的「醍醐灌頂」,是種鮮明的對比。這在他看來再平常不過的東西,其實是他的基本功。而我就算醍醐灌頂了,估計也做不到。

有次和朋友一起吃午飯,吃完後一人拿了一個飯後水果,是橙子。他突然來了興致,隨手拿起我們的幾個橙子,拋向空中。三個橙子就像雜技一樣,在他的兩隻手中拋起落下。我很羨慕,就問,來來來,教教我,這是怎麼做到的?

他說,這其實很簡單啊。你記住,永遠有一個橙子在空中,兩個在手上。一但空中那個到了頂點開始往下落,你就把左手的拋向天空,然後右手呢,就把橙子交給左手,準備接住正在落下的那個橙子就可以了。

他說得如此「平淡無奇」,而我突然之間「醍醐灌頂」,啊,原來就這麼簡單啊,關鍵,就是判斷空中那個橙子開始下落的那個時間點!

但是這件事過去至少已經有10年的時間了。我到今天,依然不會拋橙子。

拋橙子的技巧,是少林寺掃地僧手上的秘籍,可是真能拋起來,就是站樁、馬步、打銅人陣。20年苦修,一天不能省。

我還有一些朋友,有時會突然驚喜若狂地告訴我,他想明白了一個道理,發明了一套理論。

我說是啥,他興致勃勃地講給我聽。很多從來沒有聽說過的新概念。我問他這個概念是你發明的嗎?能不能解釋一下,是什麼意思?於是,他又開始用更多新的概念,再去解釋剛才那個概念。

他發明了一整套,和今天的學術體系完全不交叉的理論。

聽完後,我問他,你有沒有讀過一本書,叫做《組織行為學》?去找來看看吧。他真去找來看了,看完後,垂頭喪氣。他發明的這套理論,其實在《組織行為學》中早有表述了,用嚴密得多的語言體系,精妙得多的邏輯框架,並有很多別人實踐的經驗和教訓,這些經驗教訓,甚至不少發生在他出生之前。

他頓悟出來的東西,其實是別人的基本功。

為什麼會這樣?為什麼?楊絳先生有一句話深得我心:你的問題,主要是讀書不多,而想得太多。

只琢磨,不學習,就會成為知識界的「民科」,不斷重新發明輪子,形狀不同,大小不一,勉強能跑,但終究承載不了貨櫃卡車,成不了大事。

好好學習。企業家們,創業者們 …… 管理學原理,組織行為學,宏觀經濟學,微觀經濟學,統計學,會計學,公司財務,人力資源管理,戰略管理,市場營銷,貨幣銀行學,項目管理 …… 打下紮實的「管理科學」的基礎,再談「管理藝術」。英語裡有一句話:Black belt is a beginner。黑帶(空手道的最高級別)也僅僅是一個初學者。先練到黑帶,才有資格說:武術,是門藝術。

所以,所謂的頓悟,是學遍古今之後的豁然開朗,是苦練十載之後的無招勝有招。頓悟就是騎車,摔了無數次之後,最後突然控制住平衡的那一刻。

基本功,是頓悟不出來的。

於交易,何嘗不是如此呢?頓悟不會是一次飯畢覺醒後的突然覺悟同樣是:「學遍古今之後的豁然開朗,是走過彎路直路後才踏上的征途是苦練十載之後的無招勝有招。頓悟就是騎車,摔了無數次之後,最後突然控制住平衡的那一刻。

交易是一個需要不斷學習和積累的過程。一個20年的資深交易員和一個2個月的新手交易員絕對不同。然而,這並不意味著交易經歷越長,交易者的水平就越高。根本原因是許多交易者用錯誤的思維方式交易股票,儘管他們有多年的交易經驗。他們不知道如何觀察、思考和總結,只是根據自己的感覺做出交易決定。然而,這不是真正的股票投機,而是一種變相的賭博!

股票交易的核心是機率思維。簡而言之,就是積極參與高機率事件,同時努力防止低機率事件。任何的交易者開倉時,他都認為他的開倉方向對市場的發展來說將是一個很高的機率事件。缺乏機率思維的交易者有兩個典型的表現:倉位過重和無止損,因為他們沒考慮到低機率事件。因此,不管一個交易者以前在股票市場賺了多少錢,只要他缺乏這種機率思維,市場就可以在黑天鵝事件把他一次性擊潰,永遠不可能再翻身。

如果我們知道在交易中要時刻保持機率思維,下一個問題是如何發現高機率事件和如何防止低機率事件。在尋找一些高機率事件時,一些交易者採用技術分析,一些交易者採用基本面分析,一些交易者採用基本面和技術共振方法。長期以來,這兩派往往互不相容,相互攻擊。事實上,任何方法都不是好的或壞的,任何一方的判斷結果也不是100%準確的,而只是一個機率。當防範低機率事件時,大多數交易者都有同樣的想法,那就是資金的管理。然而,比它更重要的是自我管理,因為大多數主觀交易者的一致性很差。

參與高機率事件實際上分為兩個過程。首先,我們需要找出什麼是高機率事件,其次,什麼時候參加高機率事件。本質上,前者測試交易者選擇品種的能力,而後者測試交易者選擇時間的能力。眾所周知,股票品種具有同時上漲和下跌的特性。在這種情況下,為什麼在上漲時,我們有時會選擇生產更多的鐵礦石而不是螺紋鋼?這是因為,根據基本面分析,我們認為鐵礦石比螺紋鋼有更大的升值空間。既然我們根據基本面分析來判斷個股在後期會上漲,我們為什麼不選擇進入呢?這是因為基本面分析的作用在於品種的選擇,而准入時機的選擇,需要技術方面給我們一個明顯的准入信號。

許多交易者混淆了基本面分析和技術分析的角色,因此操作相當混亂。事實上,基本面分析的主要功能是品種選擇和方向判斷,而技術分析的主要功能是進入和退出時機的選擇。許多技術分析師不認同基本面的分析師。一些人認為基本面分析是事後才想到的,而另一些人認為散戶投資者無法理解基本面。事實上,基本面分析是用演繹的方法來判斷市場趨勢,而技術分析是用歸納的方法來判斷市場趨勢。前者基於嚴格的邏輯推理,而後者基於歷史會重演的假設。然而,交易不是一門科學,所以基本面分析並不總是有效的。同時,歷史不會簡單地重演,所以技術分析也同樣並不總是有效的。因此,兩種分析方法的判斷結果都只是一個機率。

聰明的交易者總是持有機率思維。他們通過基本面分析發現高機率事件,並利用技術分析給出的明顯信號,去參與高機率事件。同時,為了防止黑天鵝事件,他們知道如何做好資金管理工作。為了表示他們對機率思維的尊重,當他們發現他們認為是高機率事件時,他們並不急於進入,而是耐心等待,等待技術分析給出他們強有力的進入信號。


9張思維導圖告訴你中國股市的本質

1、股市導圖總綱

2、k線基礎

3、均線基礎

4、切線基礎

5、指標分析

6、統計分析

7、選股方法

8、板塊輪動

9、股市中的各色騙局

(注意:導圖看不清晰的可以找我要高清圖片,這裡會被壓縮了)


下面具體來談談如何建立合適自己的交易系統

因為我是趨勢交易者,因此我的講述會更偏重技術分析方面。

評估自己,確定交易風格

股票市場是一個寬容度很高的市場,任何人,只要他願意,一定能找到適合自己的交易方式。建立交易系統,首先要做的是根據自身條件,選擇交易風格。

選擇投資方向

如果你對圖形敏感,善於推理邏輯,可以考慮趨勢交易;如果你是一位財經達人,能通過市場信息發現別人還沒有發現的機會,你可以選擇價值投資者。

選擇交易方式

如果你是反應敏銳的人,可以考慮選擇短線交易;如果你是大局觀很強的人,則可以考慮長線交易。

小結:作為投資者,要學會界定自己的能力圈,明確自己在投資領域的比較優勢,集中精力於自己可以理解、可以把握的市場機會,這樣前提下構建的交易系統,才會更適合你。

根據現有的理論,架構交易框架。

交易框架要解決的是:買什麼,如何買,怎麼處理

1、買什麼:選擇交易標的

如果是價值投資,你要考慮的是:對自己了解的行業進行選股,還是根據市場波動的周期選時,或者根據估值的高低決定買賣。

技術分析的理論有波浪理論,江恩理論,均線理論等,一般運用技術分析選股,大原則是:形態,位置,品種。

2、怎麼買:確定買點

比如逢低買入還是突破追高,比如左側定投還是右側逐步加倉,這些買的方法應該契合我們自身的性格和投資角色。

3、買入後的處理:持有或退出

止損:買入後發現與買入條件不符合時,要及時止損。

止盈:當股票盈利達到預先設定條件時退出持倉。

小結:搭建交易框架,就是根據現有的理論和經驗,制定一套如何選擇投資標的,如何確定買點及買入後如何應對的流程。

檢驗和完善交易系統。

交易框架在剛開始形成的階段都是有短板的,我們要在現實中進行試驗和磨合,讓它逐步契合自己。方法如下:

1、先短線,後長線。

短線交易試錯成本比較低、時間短,容易驗證結果;還能大量重複訓練,適合鍛鍊交易的紀律性。長線選股和交易因為驗證時間長,很難短時間得到正反饋,等到結果是錯誤的時候,白白浪費時間。

2、先模擬,後實盤。

很多新手都喜歡一上來就大資金操作,這和士兵沒經過訓練,就上戰場一樣,很容易「出師未捷身先死」。建議先運用學到的知識和交易模型進行模擬交易,等到有一定盤感和成功率後,再實盤交易。

3、先勝率,後頻率。

練習的頻率不要太高,應該追求出手的成功率,優秀的獵手,總是潛伏在獵物常出沒的地方,等待獵物的出現,伺機而動,以求一擊即中。

4、逐步在實踐中摸索,提高成功機率

在練習和實戰中,要不斷修正各種條件,盤前作計劃,盤後寫總結,總結經驗,逐步提高成功率。我們的交易框架要能夠大機率賺錢,也是就是能夠大賺小賠或者多賺少賠,只有這樣的交易系統才是成功的。

小結:通過刻意、重複的訓練,形成自己固定的交易風格,內化為自己的本能,是高手們能夠穩定獲利的原因。

最後,一個好的交易系統,還需要配合好的思維和心態,做到知行合一

一個好的交易系統的評判,在於它的完整性和客觀性,能否保證了交易系統結果的可重複性。

每個人的能力是有限的,你需要盯住的僅僅是你最拿手、最敏感的機會。我們跟不上市場每一個細小的變化,我們可以採用一個最笨的辦法,把自己簡單化處理,等著當市場適合我的交易模式的時候,或者適合我的機會出現的時候,我再出手,這就是建立交易模型的初衷。

很多投機者在交易中都在期盼著自己能夠掌握大道至簡的交易理念,進行高水平的交易。然而,他們中的很多人通常連最基礎的交易技能都還沒有掌握,就開始採用一些過於粗淺的技術分析方法,企圖以這種形式上的簡單粗淺來取代交易中的大道至簡。

一個投機者在沒有完全了解投機的規則和方法之前,追求大道至簡是不明智的,也根本不可能。在你還沒有掌握充足的知識、缺乏實際操作的各種經驗之前,你所謂的「簡」只是一些粗淺的表象,缺乏真正至簡時的那種超然。

現實當中,採用粗陋的方法和技巧,必然無法準確地應對市場中各種不同的變化。當然,這並不是說簡單的方法無效,而是在說,簡單的方法能夠產生的效果是有限的。更重要的是,我相信任何一個成熟的、且能夠穩定獲利的投機者,都絕不會僅僅依賴一兩種簡單信號模式和方法來應對市場中所有的機會和風險。

換言之,如果你還沒有掌握投機交易的「大道」,你所謂的「簡」是不現實的。請問一下你自己:「我是什麼樣的投機者?我依賴什麼在交易?我的規則是什麼?我所依賴的『簡』的根本是什麼,我的理論基礎是什麼?我的投資哲學是什麼?」

如果你能夠清楚明白地回答上面這些問題,那麼你的「簡」可能就是真的「簡」,但我相信你很難清楚明白地回答上來,因為你那些所謂的形式上的「簡」根本就不是大道至簡,而是輕薄粗淺,換言之,你根本就還沒有入門。

因為無數現實告訴我們,在投機市場中,所謂的道,就是一種正確的思想和觀念,一種正確的方法和理念,也是投機者的理論基礎和哲學思想,而大道至簡是指投機者已經掌握了投機獲利的最根本的核心理念。你要先有一種可行的且行之有效的交易思想(理論基礎),之後才能夠在實踐中將這種思想逐漸升華、完善並成為自己的交易哲學(體系、範式),只有這樣你才會有自己的哲學思想,並因為有了這種可行的哲學思想做基礎,你才能夠用自己的思想哲學和理論觀點來解釋目前市場的變化,順應市場的走勢,將交易技能升華到至簡的境界,既依賴技術分析,又不依賴技術分析,並最終完全脫離技術指標,僅僅依賴心中的格林尼治線,就能夠正確地評估風險與贏利的機率,準確應對市場的各種變化。這可不是一根均線所能達到的效果。

所以,投機者必須要分清楚什麼是粗淺,什麼是至簡。沒有深入研究的「簡」是粗淺,不要連最基本的交易常識都還沒掌握,就開始學人家講境界、講風格。投機者必須知道,不斷演習那些不成熟的粗陋的工具,只能降低你的技藝水準,削弱你的抗風險能力。開破車並不能提高你的技能,只能增加你的風險係數。投機市場本就混雜,是不是方法都有人相信,很多人都會因為信奉了虛假的「道」,而離真正的「道」越來越遠了。所以,投機者切不可為了思想上的虛榮而去做一些與真理背道而馳的事情。我知道,很多投機者在研究一些較為複雜的操作模式時,通常會特別在意別人的看法,他們總擔心有人會對其較為複雜的系統不屑一顧,或輕蔑地一笑,諷刺自己把簡單的事情搞複雜了。

你必須知道,只有符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是簡是繁並不重要,關鍵是實用。等你能夠把自己的系統爛記於心、應用自如的時候,你自然就會因熟而生巧最終達到至簡的境界,根本就無須刻意而為。大道至簡是因熟而至,而不是刻意的自我抬高。

記住,不要在粗淺的形式中墮落,而應該從自我的技能境界上提高!真正的方法是不可能輕易得到的,它需要你自己努力地尋找。

更多操盤技巧,盡在筆者的微信公眾號:翁伯然(idn566),探討交易系統、分享盈利模式,追擊熱點龍頭,乾貨不斷!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MiG7qW8B8wMrh2Liywi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