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檔「三無」綜藝,為何能獲得9.2高分?

2021-01-25     新劇觀察

原標題:這檔「三無」綜藝,為何能獲得9.2高分?

作者 / 靈樨

《戲劇新生活》獲得超過9分的高評價,是令人意外的。

戲劇本就是一個小眾題材,節目邀請的嘉賓或許在戲劇界是大佬,但對於普通人來說就是路人,修睿竟然成為了所有嘉賓里的「流量擔當」。

看著這樣一群陌生中年男人搞事情,竟然會獲得如此高的評價,這是很難得的。雖然是愛奇藝自製的綜藝,但愛奇藝並沒有給予太多的資金支持,連贊助都沒有,還是發起人黃磊談下了自己代言的羊奶品牌,勉強讓節目體面了一些。

就是這樣一檔無大牌明星、無資金支持、無緋聞噱頭的綜藝節目,播出之後獲得了口碑與熱度的雙豐收,這引起了劇sir的好奇。在看完了長達3個多小時的正片以後,劇sir驚奇地發現,無論這部綜藝的節奏有多麼緩慢,劇sir都沒有採用倍速或拉快進度條的觀看方式,而是仔細品味著鏡頭內的每一個細節。

這部綜藝為什麼會有如此神奇的魔力呢?

戲劇能掙錢嗎?

「戲劇能不能掙錢?」

這是節目一開始,黃磊拋給各位戲劇人的問題。

一番激烈的「圓桌會議」之後,各位戲劇人統一了答案——能!

雖然答案是肯定的,但其實所有的戲劇人都抱著一個懷疑、遲疑的態度。

在討論的過程中,每個戲劇人的看法各有不同,主演了幾千場《兩條狗的生活意見》的劉曉曄表示他能夠用戲劇賺錢,這麼多年都是靠戲劇活下來的,但可能很多人都不知道,他的本職工作並非是話劇演員,而是在舞蹈學院任教。

趙曉蘇則表示不能,他不僅是一位話劇演員,也是一位影視演員,曾經拍攝過《我愛男保姆》、《平凡的榮耀》等影視劇。

疫情影響下,許多話劇都停擺了,復工之後看戲的人也寥寥無幾。不得不說,話劇演員是很辛苦的,一場戲下來價格很少,但前期的排練卻需要很長時間,而且每一場戲都要一口氣演下來,對專業性的要求是很高的。怪不得許多話劇演員現在都轉型做影視演員,付出少回報多,這也話劇行業愈發不景氣的一個原因。

稍微年輕一些的丁一滕抱著樂觀的態度,認為可以掙錢,但他還沒有賺到。

理性一些的吳彼則拋出了一個靈魂拷問:「掙錢的概念是什麼?掙多少叫掙到錢的?是掙大錢還是活著?」

每個人對這個問題的理解都不一樣,吳彼則進一步算了一筆帳。

吳彼認為掙到錢是要與前期的付出相匹配的,但這一點似乎這些成功的戲劇人們也沒有做到。

雖然前期唱衰,但最後戲劇人們還是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他們最終的答案是「能掙錢」。為了驗證他們的答案,他們第一期嘗試用兩天時間排練了一個短劇《養雞場的故事》,最終的效果是他們成功拿到了贊助。這對於所有戲劇人來說都是一個好的開始。

從另一個角度來說,他們在黃磊的帶領下,通過網絡綜藝的方式讓更多人看到戲劇,這對於戲劇行業的發展來說也是頗有意義的。

為什麼請這些戲劇人?

其實著名的話劇演員也有很多,比如濮存昕、宋丹丹、秦海璐等,但這些人是沒有代表性的,節目邀請的劉曉曄、趙曉蘇、修睿、丁一滕、劉添祺等人在話劇界頗有成就,但卻沒有那麼知名。

一是因為經費的問題,這些嘉賓很可能是免費來參加錄製的,是真正希望向全世界推廣中國話劇的戲劇人。二是因為黃磊的面子,他們大多和黃磊有過親密的合作,並且許多嘉賓都用「沖您來的」作為參加節目的理由,可見黃磊在他們心目中是有很高地位的。黃磊作為發起人,這些嘉賓一定是黃磊能夠把控的。

另外,既然是一檔專注於戲劇的節目,而且不是比賽性質的淘汰制,而是要讓觀眾們看到戲劇人的專注、執著以及專業性,因此這些戲劇人在專業上是非常過硬的。

當他們決定要排練《養雞場的故事》時,劉曉曄張口就來了一段布爾加科夫的《不祥的蛋》,「雞是什麼,雞是一種有肉冠的家禽,頭頂上有一片肉冠……」彰顯了老戲劇家的專業素養。

劉曉邑是道具能手,在節目中也展現了他做道具的過程。劉曉邑並不是在劇團專門負責道具的,他實際上只是演員和導演,但由於小劇場戲劇有時候需要自給自足,也培養了他們自己做道具的能力和習慣。

修睿雖然從來沒有演過話劇,但是憑藉表演的真誠以及虛心學習的態度,竟然擔任起了《養雞場的故事》的「女一號」。

在排練的過程中,每個戲劇人都發揮了所長,他們也利用了不同戲劇人的優勢,共同完成了這個作品。老戲劇人沒有倚老賣老,而是尊重年輕人的想法,既然推舉了劉添祺作為導演,那就完全按照劉添祺的想法進行。

在排練驗收失敗後,他們及時調整了方案,讓劉添祺與丁一滕搭檔完成導演的工作。最終演出時,台詞功底強的劉曉曄擔任旁白,修睿幾乎沒有什麼台詞,後來演員們輪番扮演修睿的角色,有一絲實驗戲劇的效果。

小眾文化的出圈之道

娛樂向的快綜藝一直以來都是影視市場中不可或缺的,但隨著受眾的文化水平日益提高,「垂直細分」品類的綜藝也憑藉差異化和獨特性獨當一面。

戲劇雖然是小眾文化,但是做好了也仍然能夠好評。

《中國有嘻哈》、《聲臨其境》、《樂隊的夏天》、《這就是鐵甲》等小眾綜藝都各自深耕其自身的領域,但在播出後都成為了震撼全國的爆款。《戲劇新生活》也深諳此道,一方面通過「垂直」吸引垂類受眾,另一方面又加入了一些娛樂化的元素拓寬圈層。

黃磊作為發起人,他起到了一個領軍的核心作用,後來何炅的加入也會節目帶來了一些流量。重要的是,他在與戲劇人討論的時候會輸出一些戲劇的專業知識,比如格洛托夫斯基、布魯克、謝克納、尤金尼奧·巴爾巴等知名戲劇家,以及環境戲劇、質樸戲劇等著名的戲劇理論,對於戲劇專業的學生來說是大有裨益的。在這方面,就吸引到了節目的垂類受眾群體。

同時,加入了真人秀的部分,讓受眾們了解到戲劇表演的台前幕後,也滿足了普通受眾的獵奇心理。由於節目組沒有資金,需要這些戲劇人排練戲劇掙錢,他們的戲劇只有被賴聲川認可了才有機會在養雞場演出,從而獲得贊助,這就引發了一個懸念。而後黃磊偷偷告訴觀眾,自己就是幕後「養雞場」的老闆時,又引發了一波笑點。

節目還不經意間輸出了許多人性的東西,這些來自不同劇團的戲劇人都有自己的戲劇觀,但合在一起之後需要聽從一個人的安排。年輕的劉添祺在第一期節目中被推為了導演,經驗不足的他需要帶領這些比他有經驗的前輩,他的狀態、心理都成為了節目的看點。

經過幾次的修改和排練,這些戲劇人仍然不忘初心地完善他們的作品,對於普通觀眾來說,看到的是他們對於夢想的堅持。他們希望通過節目讓更多普通人愛上戲劇、了解戲劇,這是這些戲劇人在網際網路時代下「智慧的反擊」。

文章來源: https://twgreatdaily.com/zh-cn/O8D5OHcBuNNrjOWzBWZb.html